摘 要:甘肃清水县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成为甘肃省优质的苹果生产基地,清水县内苹果种植面积大,苹果生产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但由于县域内地形多样、气候差异显著,不同的苹果种植区域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提出了针对清水县苹果种植区域的差异化管理策略,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提出了不同苹果生产管理措施,以期实现清水县苹果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清水县;苹果;苹果种植区域;差异化管理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陇山山地向陇西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由于清水县地处山地向高原的过渡带,县内地势差异显著,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海拔为2201米,最低海拔为1112米。县域内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1500米以上。清水县深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年平均降水量564.5毫米,年日照时数2 166.5小时,无霜期170天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清水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其成为甘肃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其中,苹果是主要的水果品类之一。清水苹果是当地特产,主要集中在郭川、远门、金集、丰望等乡镇,有花牛苹果、红富士苹果等优质苹果,2022年苹果产量达14.85万吨。但由于县域内地形复杂多样,海拔差异大,各苹果种植区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需要实施区域差异化管理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区域的自然优势,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这对提高苹果种植效益、推动清水县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1 区域划分
苹果种植区域实行差异化管理首先需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条件进行区域划分。如,可根据降水量、温度、光照等气候因素和土壤类型、肥力、酸碱度等土壤条件将清水县苹果种植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因地制宜地制定苹果种植管理策略。如,郭川镇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地貌为山地,年平均降水量为510毫米,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霜冻、大风、病虫害等,属半干旱种植区;远门镇地形复杂、山坡陡峭,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590毫米,降水较多,全年无霜期为240天,属半峁湿润种植区;金集镇地形为黄土中低山梁峁沟壑半干旱浅山区,气候为温带半湿润气候,降水量较多,年降水量达610毫米,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大风、低温、雷击等,属于半湿润种植区;丰望乡地形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为540毫米左右,自然灾害有地震、冰雹、干旱、洪涝等。相关管理人员需根据不同的区域制定不同的种植策略。
2 品种选择
果农应根据各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种植的苹果品种。苹果品种选择应考虑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如,郭川镇可种植红富士、“三红”(红星、红元帅、红冠)、金冠等。在品种搭配时,应合理配置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以延长苹果上市时间,提高市场竞争力。如,郭川镇可在稳定“三红”苹果面积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富士系苹果种植面积,扩大早、中熟新品种面积[1]。
3 园地整理
应根据地理条件实行差异化整地。平整土地需要在秋季清理地膜、石块等杂物,深翻土壤。平地需要挖定植沟,定植沟宽60厘米、深80厘米,挖定植沟时表土应与底土分开放置在定植沟两侧。山地栽植苹果需要采用不同的整地方法。在坡度较大、地形复杂的栽培地和黄土高原地区需要采用鱼鳞坑整地的方式。鱼鳞坑是近似半圆形的定植穴,一般长径80~150厘米,短径60~100厘米,坑深50厘米左右,坑外围需要有30厘米左右的土埂。鱼鳞坑内侧有小蓄水沟,与坑两角的引水沟相通。坑与坑之间应呈“品”字形排列,鱼鳞坑整地效果见图1。
在干旱种植区域,可在山地、丘陵地沟中修筑横向的拦水坝,实施水窖工程,布置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
4 土壤管理
旱地应保墒栽植苹果。果树幼龄园需要在早春顶凌覆盖,在树盘覆盖0.01毫米以上的黑色地膜,以集雨保墒[2]。也可在树下顺树行修整宽80厘米左右的平垄,垄面中间应比外缘略低4厘米左右。对于已经结果的干旱地区的果园,需要起垄覆膜,从树冠投影外向果园行内起垄,靠近主干部分的垄面应高于地表5厘米以上。起垄在树盘两面的垄面各覆盖厚度0.01毫米以上的黑色地膜,地膜幅宽应随着树冠的扩大逐步加宽。地膜外侧应顺行挖集水的施肥沟,沟宽30厘米左右,深30厘米左右,沟内可覆盖秸秆或杂草,用来蓄积雨水。干旱的果园内可行间生草,以减少地面蒸发。当草长至一定高度时可于雨后将草刈割后覆在果园地表,也可于早春时节在果园内覆草,覆草厚度在15厘米以上。当全园覆草时,树干周围20厘米以内不覆草。每间隔1~2年需要加盖草1次,保证园间覆草厚度在20厘米以内,每隔2~3年需要换1次新草。
对于降雨量较大的果树种植区域,为避免田间涝害,需要在雨季来临之前挖好排水沟。排水沟应在果园低洼处,以免对果树造成影响。
5 灾害预防
清水县各苹果种植区域易发生霜冻、冰雹、病虫害等灾害,各地果农应因地制宜预防灾害,保证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5.1 霜冻预防
霜冻会导致苹果树的嫩芽或嫩枝变成黑色;未开放的花蕾受冻时,花瓣会失水干枯;已开放的花朵受冻后,花瓣边缘会褐化、焦枯(图1);幼果受害后会发生畸形、变色甚至脱落。
易发生灾害的地区应在果园内安装大型智能防霜机,每30~40亩果园安装1个。果农需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在霜冻来临前开启防霜机。在霜冻来临前也可利用锯末、麦糠等燃烧产生的烟对果园熏烟。燃料应在果园的上风口处堆放,每亩可放置4~6个烟堆。有灌溉条件的果园可于苹果开花前7天内灌水1~2次。还可在花前和霜冻来临前,对苹果树喷施果树防冻剂,增强果树的抗寒能力。
5.2 冰雹预防
冰雹会直接导致果实受损,出现伤痕或凹陷,影响苹果的外观品质。冰雹还会打落果树叶片,影响树体光合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树势衰弱(图2)。
易发生冰雹的地区需要在雨季来临前在果园建起屋脊式的钢架防雹网,在苹果采收后需要及时撤除防雹网,以免引发雪灾。翌年苹果树开花前需要将防雹网再次拉开。
5.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易发生的种植区域需要及时防治病虫害。果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防治病虫害,特别是郭川镇种植区域,需要重视病虫害的预防。防治苹果病虫害可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措施[3]。农业防治包括及时清园、修枝剪叶、地面覆盖、科学施肥等措施,提高苹果的抗病能力。生物防治包括利用天敌、使用生物菌剂等。物理防治包括使用杀虫灯、糖醋液、粘虫板等措施。化学防治主要采用喷施化学药剂的方式。
6 结 语
实施苹果种植的差异化管理,必须要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结合各区域的苹果生产条件进行苹果种植,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方法、土壤管理和灾害预防等方面。提升苹果产业的整体竞争力,需要保证苹果的产量和质量,因地制宜栽培管理苹果,推动清水县苹果产业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小花.乡村振兴背景下清水县西部苹果产业发展思考[J].南方农业,2021,15(32):181-183.
[2] 杨胜平.甘肃庄浪梯田种植苹果注意事项[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23(3):27-29.
[3] 张晓霞.苹果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分析[J].河北农机,2024(3):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