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盐:守护健康的隐形战役

2024-11-06 00:00:00霍强龙
家庭医学 2024年20期
关键词:食盐摄入量公众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健康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然而,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习惯——盐的摄入,却悄然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明确指出.减少盐的消耗是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最具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之一,建议成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本文旨在结合当前健康形势,探讨日常减盐的重要性、方法及其背后的科学依据,帮助公众树立科学的减盐观念,共同守护健康。

减盐: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减盐行动作为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gt;的要求,健康成年人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不高于5克。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高达9.3克,远超国际推荐标准,其中相当一部分食盐来源于日常购买的加工食品、餐馆就餐和外卖食品。

过量摄入食盐(即高钠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而高血压又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数相关的膳食因素,高钠摄入位居首位。因此,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对降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减盐的科学依据与健康益处

高血压又称“无声的杀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多种严重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每日减少1克食盐的摄入,可使收缩压降低约2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约1毫米汞柱。这种血压的下降幅度虽然看似微小,但长期坚持下来,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显著效果。

除了降低高血压风险外,减盐还能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健康益处。例如,减少脑卒中、心脏病、胃癌、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病风险;改善肾脏功能,降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增强骨骼健康,降低骨折风险;甚至还可能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减少认知障碍的发生。

日常生活中的减盐策略

家庭烹饪中的减盐技巧 ①使用定量盐勺:掌握每日食盐的精确摄入量,避免过量添加。②替代调味品:尝试用辣椒、大蒜、醋、胡椒等天然食材为食物提味,减少对盐的依赖。③减少酱油和调味品的用量: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鸡精等调味品中也含有较高的盐分,使用时应注意控制量。④多吃新鲜蔬果:蔬果中富含钾元素,有助于促进体内钠的排出,从而辅助降压。

外出就餐的减盐策略 ①主动要求少放盐:在餐馆就餐时,可主动向服务员提出少放盐的要求,或选择低盐菜品。②警惕隐形盐:很多餐馆为了提升菜品口感,会加入大量盐和其他调味品,因此在外就餐时更应提高警惕。③选择健康餐食:尽量选择清淡、少油的菜品,避免重口味和高盐食物。

购物时的减盐技巧 ①仔细阅读营养标签:购买包装食品时,应仔细阅读营养标签,选择钠含量较低的食品。②优选低盐产品:尽可能选购标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③警惕高盐食品:方便面、挂面、坚果、面包、饼干、冰激凌等食品中往往含有较多的隐形盐,购买时应格外注意。

特殊人群的减盐建议

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时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低盐饮食的习惯。根据年龄不同,2~3岁幼儿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2克,4~6岁幼儿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

老年人 老年人往往伴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更应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同时,由于老年人味觉减退,容易追求重口味食物,因此更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引导和监督。

减盐行动的社会支持与推广

减盐行动不仅是个体行为,更是社会共同的责任。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在减盐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

政策引导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如《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为减盐行动提供政策保障。

宣传教育 利用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开展减盐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减盐重要性的认识。例如,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的“健康生活,减盐同行”全民减盐健康行动,就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社区、学校、企业,普及减盐知识,鼓励居民养成低盐饮食的好习惯。

产品创新 食品工业界积极响应减盐号召,推出了一系列低盐或减盐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同时,一些食品包装上也开始明确标注钠含量,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社区参与 各地社区组织纷纷开展减盐主题活动,如“低盐烹饪大赛”“减盐知识讲座”等,通过互动体验、专家讲解等形式,增强居民的减盐意识和能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还促进了邻里间的健康交流。

专业指导 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部门为公众提供专业的减盐指导和咨询服务。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个性化的减盐建议。同时,公共卫生部门也会定期开展减盐宣传周、健康讲座等活动,为公众提供科学、实用的减盐方法和技巧。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减盐行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公众对减盐重要性的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部分人群仍存在“盐多味美”的错误观念;另一方面,高盐食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依然较高,消费者在选择时容易受到诱惑。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加强科普宣传 持续加大减盐的科普宣传力度,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减盐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度。

推动政策落实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高盐食品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力度,鼓励和支持低盐食品的研发和推广。

加强科学研究 加大对减盐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投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减盐方法和策略,为减盐行动提供有力支撑。

促进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减盐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我国减盐行动的深入开展。

展望未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减盐行动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社会、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居民的盐摄入量将得到有效控制,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显著降低,人民的健康水平将不断提升。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食盐摄入量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巧称食盐
新修订的《食盐专营办法》相关表述之探讨
中国盐业(2018年19期)2019-01-14 01:18:00
食盐PK风疹块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48
北京地区居民镉摄入量评估
人一天到底该吃多少
愚人食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