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专业发展研究

2024-10-29 00:00:00张润民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4年9期
关键词:研究生院专业发展角色定位

[摘 要]高校研究生教务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务管理者在当今时代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围绕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与专业发展展开讨论,文章首先对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以及教务管理者的职责进行简单介绍,然后从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务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的职责特性,从研究生培养主导者、教学管理者、学术研究支持者、职业发展导师等四个方面对其角色定位展开论述,然后通过对当前高校研究生教务工作实际问题的分析,提出创新教务管理者工作模式、加强教务管理者专业素养培养、完善专业发展路径与机制建设、为研究生教务管理者提供专业发展条件保障等四个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专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研究生院;教务管理者;角色定位;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7" " " " " "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4) 09-0054-05

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部门不仅是服务研究生群体的职能部门,更是关系高校教学管理水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管理结构,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研究生院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对其角色定位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规划高校研究生教务的各项工作,而对其专业发展进行研究则是推进高校研究生教务工作改革、升级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务工作存在缺乏明确定位、任务繁重且工作人员热情不高、学校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学校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一、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概说

(一)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

高校研究生教务是指高校研究生院内负责组织、监督、管理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职能部门,教务管理工作涵盖了招生、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位评定等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方面工作。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不仅需要对研究生群体的学习与科研情况进行了解、安排和督促,而且要关注研究生群体的生活和心理情况,确保其能够正常安排学习与科研生活,维持身心健康。

教务管理者是指包括研究生院领导、研究生院教务处各岗位的管理人员、研究生导师等在内,负责组织、管理和协调校内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高校研究生院通过构建多层次、多角色的教务管理系统,以促进研究生院教育质量与效果的提升。教务管理者不仅要组织、管理和协调研究生教育的各项工作,而且要负责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和监督管理。

(二)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的发展历程与新特点

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自研究生院在我国出现时就已经存在,但直到20世纪70、8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研究生教务管理才开始系统性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实行学位制度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发生改变,研究生教务管理内容逐渐由单纯的培养计划制定和课程设计转变为研究生的全程管理[1]。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研究生群体数量急剧增加,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服务、差异化管理等理念逐渐盛行。

当前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化和科学化。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体系日益完善,管理制度不断健全,管理工作愈发精细化和专业化;二是管理工作更加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高校研究生教务工作深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不断通过优化服务内容、提高管理效率来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差异化发展提供支持。三是管理工作逐渐实现信息化。信息化平台、数字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已经极为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务管理效率,也规范了教务管理各项工作的范围、操作,使得学籍管理、课程管理等繁杂工作得到很大程度的简化。但在新技术、新思想、新时代下,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部分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高、信息化程度整体不足、新型管理思想和技术难以有效实施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仍需要高校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和协调。

二、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也不断丰富,研究生教务管理者所承担的角色也愈发多样,以下从研究生培养计划主导者、教学管理者、学术研究支持者、职业发展导师等四个视角进行展开说明。

(一)研究生培养主导者

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承担重要职责,主导了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以及教学开展过程中的各项事务性工作。首先,教务管理者需要对校内教学资源、专业领域发展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其次,教务管理者需要根据研究生培养技术和学术发展方向开展教学环境、科研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2]。再次,教务管理者要引导各专业的导师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学术导师的培训、研讨会等,组建合适的导师队伍,确保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顺利落实。最后,教务管理者还要针对学校研究生培养计划对招生要求进行明确,确保招到与学校教学、科研方向相一致的合适的研究生人才。

(二)教学管理者

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还需要负责研究生教学的协调和管理,扮演教学管理者的角色。首先,教务管理者负责研究生阶段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方案的审核、安排。教务管理者需要根据研究生招生计划、学校教学目标和专业学术导师提交的学期计划对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进行科学安排,以保证研究生教学的质量。其次,教务管理者需要负责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一方面,教务管理者需要提前组织教师团队培训,确保各项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另一方面,教务管理者需要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问题,协助学术导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务管理者有责任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为学术导师教学创新提供技术、设备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积极鼓励导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课程改革,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新方法。最后,教务管理者还需要协调和管理研究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科研环境,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研究。

(三)学术研究支持者

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需要为研究生及其导师提供学术研究支持,协助各项学术活动的完成。首先,教务管理者需要为学术交流和合作活动提供支持,协助导师和学生组织开办或参加各种类型的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其次,教务管理者需要为研究生科研提供各方面的学术支持,比如协助特殊科研材料或设备的引进、开通专业学术线上数据库、丰富学校线上图书馆资源等[3]。另外,教务管理者还要定期组织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教育,维护校内学术规范和科研秩序。最后,教务管理者要为研究生及学术导师的学术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协助导师、学生或专业课题组寻找外部企业等。

(四)职业发展导师

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还承担着引导研究生就业的职责。首先,教务管理者需要定期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学术发展方向[4]。其次,教务管理者需要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支持,通过加强与相关企业、组织的合作与联系,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实践平台和实习机会。最后,教务管理者还要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职业发展轨迹进行跟踪调查和记录,为学校之后的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三、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研究生教务职责多、工作杂、任务重,在实际工作中面临诸多问题急需解决。

(一)部分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模式缺少灵活性

部分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的模式缺少灵活性,一方面,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单调、重复,导致教务管理者极易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5]。同时,高校研究生教务还经常面临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数据的情况,短期内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巨大,也使得教务管理者很难萌发工作激情。另一方面,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被归为行政岗位,教务部门管理的多是协调、组织类的工作,与学生、学术导师等很少有直接接触,难以得到对工作结果的直接反馈,使得部分教务管理者自我效能感不足,工作热情下降。

(二)教务管理者日常工作繁重,少有进修机会

高校研究生教务同样需要教务管理者具备专业的教务处理和教育管理能力,但无论是学校管理人员,还是学生、各学院,甚至教务管理者自己,其中有很大比例的工作人员都对教务管理岗位的专业能力提升、专业性发展缺少重视[6]。同时,随着现代管理技术、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和引入,高校研究生教务工作也在发生变革,教务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变化,大部分情况下,教务管理者只能自己一边工作一边摸索学习相关技术。

另外,教务管理者普遍缺乏培训、进修的机会,一方面是因为高校研究生教务工作繁忙,教务管理者少有空闲参加进修和培训活动[7]。另一方面,由于学校、管理者等的不重视,很少有部门或高校管理层人员来组织教务管理者参加专业培训,高校内和社会教育市场中也普遍缺乏针对教务管理的系统性培训体系和培训机制。

(三)部分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专业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负责组织研究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工作,但教务管理者自身的专业发展路径和发展机制却很少被提及和关注。首先,在部分高校,研究生教务工作本身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教务管理者缺乏明确的晋升渠道和专业发展方向。其次,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教务部门缺乏专业评价体系,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过多、过杂,很多高校只单纯将其归为行政工作,并不会对不同教务管理者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另外,部分高校的研究生教务管理者专业发展缺乏有效的学术支持,教务工作以管理为主,但工作内容却零碎繁重,很难利用管理理论对各项工作进行界定和指导,从而限制了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的专业性发展。

(四)部分高校对研究生教务管理者的专业发展缺乏重视和投入

部分高校缺乏对研究生教务工作专业发展的重视和投入,一方面,由于教务工作与学校核心任务,即教学并不匹配,因此在高校运营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忽视教务工作,教务管理者的工作价值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肯定[8];另一方面,高校研究生教务工作往往以学期或学年为周期,缺乏长期规划和战略布局,这导致高校在进行资源分配时,经常对教务管理者工作环境和发展投入的预估性不足,教务工作边缘化严重,从而使得高校研究生教务的专业发展难以得到有效重视和资源投入。

四、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的专业发展方向与策略

(一)创新研究生教务管理者的工作模式

创新高校研究生教务工作模式,要求教务管理者创新理念、方法,为单调的工作内容增加更多新鲜元素。同时,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需要系统引入数字化技术、信息化平台等现代办公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信息化平台的各类管理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准度,减少重复性工作,解放教务管理者思想空间,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高校研究生教务可以增加与学生和导师的互动环节,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务管理者直接了解学生和导师的真实想法、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教务管理者的工作获得感和自我效能感。

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开展还需要进一步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深入分析学校、专业、社会与学生之间的动态变化和联系,不断构建个性化、差异化的培养方案和服务体系,助推研究生学习和成长。

(二)加强研究生教务管理者专业素养培养

首先,要提高整个高校研究生院对教务管理工作、教务管理者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研究生院领导、研究生教务部门管理人员需要正视教务管理各项工作的专业性要求,并结合日常管理工作经验对教务管理者亟需提升的专业项目进行明确[9]。

其次,要从培训制度、培训机制、培训内容等多个方面对研究生教务管理者的培训工作进行系统完善。第一,高校应结合自身校内培训经验,组织构建研究生教务管理者专业素养培训体系,并结合高校研究生教务工作情况,对培训制度、培训机制等进行设计。培训制度应融入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体系或高校教务管理制度体系之中,与员工绩效管理机制、福利制度等相联系。培训机制可以借鉴其他教师或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机制,或与社会培训机构合作,结合研究生教务管理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第二,高校安排培训内容时,一方面要根据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实际需要,从信息化技术和教务管理专业知识两个方面来分别安排培训内容,切实以提高教务管理者专业能力为中心,比如在培训内容中加入最新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教育管理信息化技术等相关课程;另一方面要根据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周期,选择合适时间和培训周期来设计合适的培训节奏、培训方式,比如线上与线下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等。第三,高校还需强调专业培训的实操性,切实解决教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高高校研究生教务的工作效率。在这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安排培训考核、岗位指导等活动等来帮助教务管理者将培训内容真正转化为工作技能。第四,高校还需要加强教务管理者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建设,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强化教务管理者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以上途径,不断加强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专业素养的培养,推动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完善研究生教务管理者发展机制

高校进行研究生教务管理者专业发展机制建设可以从明确发展路径、构建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增加专业研讨机会等方面入手。首先,高校要明确研究生教务管理者的职业发展路径。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研究生教务处根据教务管理工作和教务管理者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对教务管理部门、教务管理岗位的职业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高校需要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研究生教务管理岗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学校的职称评定要求,为教务管理者制定清晰的职业发展路线[10]。其次,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要通过加强与学校管理部门的沟通,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设,通过对教务管理工作的系统归类、分析和界定,选择其中能够反映教务管理者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和任务完成情况的关键指标,综合参考行政岗位和教学岗位的评价办法,构建出完善、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管理人员的薪酬、福利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教务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工作价值感,激发教务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最后,高校还应有意识地增加教务管理者的专业研讨活动。高校可以定期在校内组织教务管理团队交流、小组研讨等,引导教务管理者对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管理技术等进行讨论,分享工作经验和创新成果,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高校还应加强研究生教务工作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为教务管理者的信息交流提供更多便利;另外,高校还可以组织或鼓励教务管理者参加其他高校或社会上的教务管理专业研讨活动,关注教务管理者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高校研究生教务工作的整体效率。

(四)为研究生教务管理者提供专业发展的条件保障

高校应当为研究生教务管理者提供专业发展的条件和保障机制。

首先,高校需要增加对教务管理者的培训和教研的支持投入。一方面加大培训时长、丰富培训内容,为教务管理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培训。另一方面帮助研究生教务处协调教务管理者工作,比如通过内部培训与外部学习穿插的方式组织培训等,为教务管理者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和条件。

其次,高校应投入更多精力和资金协助研究生教务部门搭建专业信息交流平台,为教务管理者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创造条件。比如,在研究生院官网专门构建教务管理模块,方便校内各类教务管理工作的协调开展以及专业信息的实时交流。同时开通高校间的教务管理工作交流渠道,便于推进更大范围内的研究生教务管理者间的专业交流。同时,平衡好内部资源的分配,提高教务管理者评价的公平性,并通过激励机制、福利策略、内部嘉奖等予以体现。另外,高校必须对研究生教务工作给予更多重视,定期针对管理事务、学校制度等向研究生教务管理者征集意见,对教务管理者提出的合理建议予以支持,切实为高校研究生教务专业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最后,高校需要强调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为教务管理者专业素养提高、高校研究生教务专业发展投入更多资金和政策支持。

五、结语

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者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优秀研究生、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使命。当今时代,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高校需要加强对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的关注,深入了解其重要性和复杂性,增加对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的投入,提高教务管理者专业能力和教务管理工作效率,使高校研究生教务工作能切实为优秀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服务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昶.高校改进研究生教务工作的几点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8-9.

[2]王园园.争创“双一流”,切实加强高校研究生教务秘书管理[J].高教学刊,2019(2):162-165.

[3]杨婷.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学园,2018,11(15):184-185.

[4]卫昭慧.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的优化对策探讨[J].高教学刊,2017,(12):124-125.

[5]陈丽娟.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效能优化策略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9):125-126.

[6]马飞.研究生教务员在研究生教学管理中的作用[J].才智,2015(2):208.

[7]章桂贤.高校研究生教务员的角色定位与专业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2014,30(7):36-37.

[8]梁慧.研究生教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201.

[9]徐希宇.高校研究生教务秘书的角色定位与队伍建设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6(19):70-72.

[10]沈彩云.艺术类高校研究生教务管理问题与优化对策探究[J].明日风尚,2019(24):191-193.

(责任编辑:刘洁)

Research on the Role Orient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in Universities

Zhang Runmin

(School of Physics amp;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of today's er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rient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first, the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graduat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Then,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graduat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discusses their role orientation from four aspects: graduate training leader, teaching administrator, academic research supporter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utor.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strategies for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innovating the working mod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strengthen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perfect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th and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nd provid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ditions for graduat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I hope this paper can provide some ideas for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s; Graduate schoo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ors; Role orient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研究生院专业发展角色定位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12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Confucianism introduced by Lin Yu-tang
山西青年(2017年2期)2017-01-30 03:25:41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18:26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57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2:03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新闻传播(2015年5期)2015-07-18 11:10:25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新闻传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
森林防火期内 禁止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