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

2024-10-25 00:00:00魏秀玲
师道·教研 2024年9期

初中阶段是打造坚实英语基础的关键时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将从实际出发来探讨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如何切实提升初中生的英语水平,着重介绍一系列实用、高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明晰设定学习目标,全面提升英语素养,衷心希望这些建议可为初中生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助力学生在英语学习征途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强化全面发展目标

初中英语教师应积极构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一体系应综合考量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旨在帮助学生识别并强化个人英语课程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的自我进步与成长。以“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教学单元为例,教师的评价工作应超越对学生基础词汇和句型应用的考核,进一步关注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此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分享和探讨个人假期旅行体验,既增强语言表达技巧,又拓展国际文化视野。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当重视学生的文化感悟力及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深度,评估学生是否能精准描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貌,以及在交流中是否展现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接纳。教师还应对学生在搜集和分享旅行见闻中所表现出的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考能力给予评价。通过实施全面深入的评价体系,能够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更能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自主学习,增进对世界各地文化的认知,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初中英语教师需致力于构建多元化、全方位评价体系,其核心在于拓展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性,除沿用传统书面测评方式,还应积极采纳口语测评、多媒体测评等多种手段,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英语能力。通过组织读书会、演讲会等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有效地考察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借助语音识别等现代技术手段,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语言素养,使评价更加科学、精准。评价主体上,也应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传统模式,适时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特别是小组互评,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学生协作学习、共同进步。以“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这一教学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自主建立自评和互评机制,这种评价方式既真实反映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实现评价的多元化与深入化,完全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三、实现个性化的评价

每位学生在英语核心素养上的独特性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时,必须强化人本思想,依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实施个性化评价,确保评价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以“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教学单元为例,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次、分梯度的评价标准,对于学优生,教师可设定更高层次的核心素养目标,通过鼓励深度阅读、跨学科阅读、主题式阅读,以及项目式阅读等多种阅读形式,促进学生高级语言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对于学困生,教师则需更加细致地划分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对每个小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在评价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耐心和关怀,通过采用一对一的帮扶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自信,让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四、发展性动态性评价

初中英语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时,应当秉持发展的眼光,注重学生的持续进步,并基于发展性、动态化的评价策略,不断修正和完善评价要点,避免孤立、静止地看待学生,英语教师应持续关注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成长轨迹和优势体现,定期收集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而非仅依赖于某一次可能已过时或片面的评价。

讲授“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一单元时,英语教师应摸清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评价指标,以发展和成就学生为核心目标。评价过程中,教师不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长处与优点,以充分体现评价的目的和价值。当教师发现某位学生在思维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有所进步时,应及时给予正面评价,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和学习热情。当发现某位学生在语言能力方面有所下降时,英语教师也应通过评价给予必要的提醒和指导,鼓励学生在今后的英语学习中加强听说读写练习,促进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