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新课标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也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合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微视频的引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度理解,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潜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缺乏趣味性。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无聊、倦怠、乏味等负面情绪。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多是讲授式或一问一答式的引入,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教”是前提,是手段,而“不教”是目的。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本真课堂正是践行这一理念的有效手段。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需要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让” 出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发展,逐渐形成“学是为了会学”的意识。而当前的数学课堂,很多教师表现出对学生的“不放心”,对教学重、难点内容讲解过于繁琐,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三)学生对概念和结论缺乏深度理解。数学学习,少不了概念的学习。数学课上若不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没有化抽象为直观,很多学生对数学的抽象概念理解较为困难。此外,对于数学结论的得出与理解,也是如此。当然,很多学生所学概念与结论与实际应用脱节,也会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和应用,没有达到学以致用。
二、微视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情景导入,为深度学习奠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融入与现代社会环境结合度高的热点视频、优秀电影、动态动画等微视频的播放,这样使得学生能从中得到快乐体验,记忆深刻而全面。在学习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这一课时,我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中仪仗方队的现场视频来导入新课。视频中战士们铮铮铁骨的形象、震慑人心的步伐,整齐划一的方阵震撼了学生们的心。这样的情景不仅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爱国的种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同时也唤起学生对方阵的直观认识,燃起计算方阵人数的学习热情。
(二)重点强化,突破教学重难点。数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结论和公式,微视频可以通过生动的图像和动画将转化过程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直观的感受结论、公式和推导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理解这些知识点,增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在学习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圆的面积公式推到过程,教师借助微视频,展示圆不断切成多个相等的小扇形,再平分成两部分拼接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把圆的面积转化成近似长方形。突破圆的面积转化过程,让学生根据已学的图形面积公式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总结提炼,促进理解与实践。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年、月、日》一课中,通过视频动画介绍地球绕太阳周期为一年,月球绕地球转一圈为一个月,地球自转一圈为一天,使学生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和小月。这样,学生通过微视频,很好地理解二月的特殊之处以及平年闰年的换算方法。同时,课上还可以利用微视频展示拳头记忆法,让学生直观体验数大月、小月的方法。
(四)数学文化拓展,升华情感价值观。例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从结绳计数说起》这节课,看似简单,却蕴藏着深厚的数学文化。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数学史,并从计数方法和计数符号两个层面了解数量度量方法的发展过程,体会十进位值的重大价值。从远古时期人类智慧,感受计数的演变,感受数和计数方法经历了很多的发展历程,从具体到抽象,从繁到简。本节课可以整合多个微视频素材,通过介绍古埃及象形数字符号、玛雅数字和中国算筹数码的计数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阿拉伯数字的优越性。微视频介绍中国算筹,让学生们感受十进位值制的思想和重大价值,感受中国算筹数码先进的位值制思想,激发民族自豪感。最后引入印度——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了解自然数的特征以及拓展了解生活中其它的进位制。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