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缓解策略

2024-10-25 00:00:00符永姣
师道·教研 2024年9期

幼儿园是孩子步入社会集体生活的第一步,他们需要在陌生的环境中接触新的人群,这从未经历的一切会导致他们变得不安和焦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新入园幼儿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们能否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从而喜欢上幼儿园。

一、家庭应做好幼儿入园准备

1.家长应调整自身的情绪,防止焦虑情绪影响到幼儿。家长将孩子送入园时应适当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将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上后,果断离园,不可停留观看或因孩子哭闹而主动上前拥抱、安抚。家长应充分相信教师的专业精神,鼓励幼儿以轻松的心态进入幼儿园。

2.家长应激发幼儿的入园愿望。家长应提前帮助孩子认识老师和幼儿园,让他们对幼儿园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比如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到幼儿园周围多转转,也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查看幼儿园公众号视频、图片等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园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让幼儿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期待,有想要上幼儿园的愿望。

3.家长应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要提前了解幼儿园活动内容和作息时间,尽快将孩子的生物钟调整到与幼儿园作息时间相一致,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教师会以音乐、儿歌等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家长可以借鉴。

4.家长应配合幼儿园实施梯度入园制度。通过实施梯度入园制度,以幼儿园和家庭环境交叉的方式学习与生活,从而有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在开学第一周,幼儿进行了午餐后放学;第二周,幼儿在幼儿园进行午睡,吃了午点之后放学;第三周,恢复幼儿园小班级正常接送时间。

二、鼓励幼儿独立自主,加快对幼儿园的适应

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在入园前,家长需要提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穿脱衣服和鞋袜、独立吃饭、上厕所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幼儿减少分离焦虑。同时,家长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需要以儿歌或图示的形式为幼儿创设互动性的环境,不断重复示范动作要领,鼓励幼儿的行为,让幼儿从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2.教师应提供幼儿帮助他人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对于教师而言,新入园的幼儿正处于从依赖向自理过渡的阶段,1教师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各种常规,让幼儿在常规中逐渐掌握动作要领。除了为幼儿创设图示环境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帮助其他小朋友,为他人服务。比如设立“管理员”或“值日生”的工作,让幼儿感受到被他人需要的快乐和自豪,并在集体生活中找到爱和归属感,从而使幼儿慢慢地喜欢上幼儿园。

三、教师积极应对家长和幼儿的分离焦虑问题

1.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有效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教师应多阅读幼儿教育相关书籍,分析幼儿分离焦虑背后的原因和行为,掌握减少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如教师可根据幼儿爱游戏的特点,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迅速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从而增加幼儿与老师、同伴之间的互动,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消除紧张情绪。

2.解决家长自身的分离焦虑情绪。例如,我们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新生家访工作和创设温馨、轻松的新生家长会。

3.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在分离焦虑的儿童面前,教师应遵循专业标准,对孩子要有爱心,如蹲下身子与他们交谈,拥抱、爱抚、赞美他们,用微笑迎接每一个孩子,从而减少幼儿对新环境的恐惧,增加亲近感,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信赖和依恋。同时,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而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投入到有趣的教学活动中,缓解幼儿紧张的情绪。

4.创设适应的班级环境,帮助幼儿缓解焦虑。(1)班级环境氛围的创设。教师以幼儿喜欢的动物图案或者动画片人物形象等,为幼儿营造充满童趣的互动环境,促使幼儿在新环境中找到熟悉感。(2)班级环境墙面的创设。例如,教师可以提醒家长准备一张全家福,用于设计“宝宝的一角”,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看到照片,感觉到家人的陪伴,从而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安全感。(3)班级环境区域的创设。例如,悄悄屋和娃娃家。

四、园所支持,共促幼儿成长

第一,科学合理的控制班额。小班人数尽量控制在25~30人以内,过多的人数会影响教师对幼儿的关注,增加幼儿的焦虑。第二,试园活动。家长与幼儿来园进行短暂的亲子互动,初步体验幼儿园集体生活的乐趣。第三,幼儿园定期组织开放日活动。例如,在家长助教活动中,警察家长向小朋友讲解如何更好保护自己;医生家长向小朋友讲讲如何保护自己的眼睛、牙齿、口腔等。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