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学深度改革,项目化学习方式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优势更加凸显。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倡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自主开展项目学习和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时不少于10%。笔者以教育学科出版社六年级下册Module 5 Travel abroad为例,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小学英语六年级跨学科微项目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一、探索“五环-十步-两体一网”跨学科微项目作业设计与实施模式
在实践中通过多轮循环设计、实施、反思、不断完善设计流程和实施策略,
我们探索出“五环-十步-两体一网”小学英语跨学科微项目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模式,使该研究模式可复制、可推广,如图1。
如图1所示,小学英语跨学科微项目作业的“五环-十步-两体一网”设计与实施模式的五个环节为:确定目标、设计作业、实施作业、展示成果、建立档案袋,其中建立跨学科微项目作品档案袋作为学生作业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以此来调整并优化跨学科微项目作业设计与实施。
二、设计“素养导向和分解单元大任务”的跨学科微项目作业
(一)以教材为本,以学情为基,确定研究主题
通过研读教材,深入学习“新课标”内容的主题范畴,围绕六年级教材主题,深挖教材的育人价值和主题意义,选择基于真实情景又有探究意义的研究主题。同时,分析学情,结合六年级学生具备的与教材话题相关的知识储备和信息素养,剖析完成该任务的重点和难点。
(二)以“素养为导向”,设计跨学科微项目作业操作指南
跨学科微项目作业操作指南以“新课标”为纲,确定Module 5 Travel abroad跨学科微项目作业目标;以单元大观念为统领,以学情为基,关注核心知识,将单元话题的大任务分解为关注任务不同内容和要点的跨学科微项目作业,明确各作业类型和呈现方式,聚焦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不同方面的核心素养。
(三)融合跨学科知识和素养,制定学习方案
以学习者的视角制定课内外学习有效融合的跨学科微项目学习方案,引导学生运用相关跨学科知识和素养来更好地完成作业。比如Module 5 Travel abroad在英语课堂获取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借助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归纳、整理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和内容。同时,融合了六下道德与法治课《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多彩生活》,了解不同国家的名胜古迹和文化差异。此外,利用信息技术检索能力收集整理资料;利用美术表现能力丰富作业的的内容和形式。
(四)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大任务
张啟冉、郭翔提出跨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思路:教师应该在作业设计前,对单元话题进行深入解读与分析,梳理出以单元为整体的跨学科融合主线。以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下册Module 5 Travel abroad为例,通过解读“新课标”的理念、内容和与本单元相关的二级学段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教材中单元的核心内容,深挖主题意义,根据学情,基于大观念Wonderful traveling, beautiful world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了指向核心素养的“国外热门旅游路线宣传作品”的单元大任务。
(五)分解单元大任务,设计跨学科微项目作业
将大任务“国外热门旅游路线宣传作品”分解设计成三个跨学科微项目作业,即“好玩的国家我来介绍”“趣味旅游路线我来制定”和“国外热门旅游路线征集”,三个跨学科微项目作业关注大任务的三个要点,降低作业难度,为学生创造性完成“国外热门旅游路线宣传作品”提供思路。
四、开发“两体一网”跨学科微项目作业的实施路径
(一)建构“两体一网”学习生态,促进深度学习
基于Travel abroad的真实情境,建构课内、课外学习共同体之间的自助互学网络,建构民主和谐的学习生态。依据优势互补、男女比例等原则建构学习共同体。每个学习共同体选择一个国家,通过共同制定学习计划,明晰个人任务,作品的要素,降低学习难度,缩减作业周期。在真实的学习中促进深度学习。从认知角度来看,该跨学科项目作业指向不同国家深度理解和宣传国家魅力。从自我角度来看有助于自主制定特色旅游路线,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从人际角度,通过平等的协作去学习和解决问题,建构自助互学网络。
(二)以任务为导向,依计划而学习
通过商讨确定热门国家,围绕任务,课外共同合作调查和自主学习结合。根据任务,共同制定学习计划表,明晰个人任务,作品的要素,创设公平的学习机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多元的交流展示机会。
(三)依作业理思路,“步步为营”
通过借助网络和书籍等渠道,收集国家相关信息,分步完成作业,并作业要求梳理作品内容及呈现形式。跨学科微项目作业一“好玩的国家我来介绍”,可以表格或图文介绍首都或著名城市的景点、食物/饮料、礼仪、名人等,展示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跨学科微项目作业二“趣味旅游路线我来制定”可以旅游路线图或思维导图等形式,从多方面制定设计有特色的旅游路线。通过分享交流、分步完成作业,学生们逐渐较为全面地了解该国家。
(四)以评价为导向,修改完善作品
根据作品要求和《跨学科微项目展示个人评价表》《跨学科微项目展示小组评价表》,引导学生完成跨学科微项目作业三“国外热门旅游路线作品征集”。成员互助和教师辅导结合,修改完善多模态作品。
由于,跨学科微项目作业的完成过程是动态的,协作式的,需要教师动态监测和指导,不断引导与帮助学生合理分工,并跟进与改善学生的作业开展的情况。
(五)搭建学习平台,展示评价促成长
通过学习共同体分工介绍心仪国家,特色旅游路线,评价他人作品和表现,让所有学生都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多元的交流展示机会。创设公平、多元的学习和展示机会,让学生在展示与评价中促进个人更好的成长。
五、实施“聚焦素养,过程与结果融合”的跨学科微项目作品档案袋评价
建立作品档案袋作为学生作业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以此来调整并优化跨学科微项目作业设计与实施。设计适用于该跨学科微项目作业的档案袋评价表,如《跨学科微项目展示个人评价表》《跨学科微项目展示小组评价表》《跨学科微项目过程性评价表》,就学习过程和成果展示表现进行多维度、多样化的评价。
(一)整合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
根据跨学科微项目作业内容,用语篇或视频方式整合所学知识完成“国外热门旅游路线宣传作品”,体现了学生良好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感受多样文化,培育文化意识
在过程性评价表中引导学生注意中外餐桌礼仪和文化习俗等差异,感受不同国家的魅力和风土人情,感知文化多样性,培育文化意识。
(三)创造多模态作品,提升思维品质
展示评价表对作品提出了“选材合理、内容完整”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和路线图等形式概况国家和旅游路线,提升了辨析与归纳的能力。同时,“创新板块及精美设计”的评价标准,能激发学生合作创作出凸显国家特色的多模态作品,如海报、PPT、宣传手册、宣传视频等,提升批判和创新等思维品质。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反思和点评,提升反思和评价能力。
(四)构建学习网络,提升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通过过程性评价表的标准,引导学生拓宽学习和交流途径,多途径获取心仪国家的重要信息。为了展示最佳的表现,进行合理的分工和排练,交流、学习,有助于提升成员间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注:本文系广州市天河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英语六年级跨学科微项目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2022X028)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