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价值、困境与策略研究

2024-10-25 00:00:00梁慧勇
师道·教研 2024年9期

在“大思政”背景下,学界不乏研究者对红色文化融入各类学校课程的路径进行了研究探讨,但却似乎对小学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思政类课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一类课程,如“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关注较少。本研究以当前时代背景为依据,探讨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旨在为“大思政”格局下小学思政课程的新发展提供参考。

一、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面临的困境

(一)教师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小学思政类课程的教师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对红色文化的价值意蕴和精神内涵认识不够,对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方法路径挖掘不到位。究其缘由,大致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如同现在的学生一样,成长年代距离红色文化的形成年代较为久远,且经济水平提升、信息技术的爆发同样对许多教师产生了影响,导致他们难以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已出台了诸多政策文件推广红色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的结合,但都是宏观层面的指导性政策,缺乏强制效力,各级学校宣传也无法实时跟进,使得政策的理想目标与现实实际情况的差距较大。同时,各级相关部门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培训工作不到位也是教师对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重视程度不足的原因所在。

(二)红色文化开发不够

红色文化呈现出零碎化、多样化、分散化等特征。丰富多样、分布广泛的红色文化为其与小学思政课程融合提供了体量巨大的文化资源库。但由于许多教师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不深、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对红色文化的开发不够,难以发挥红色文化多样化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内容选择局限于特定地域范围(如只围绕井冈山精神选择文化内容),资源找寻受限于单一渠道(如只是通过互联网搜索来找寻资源),仅选择显性文化资源而忽略大量隐性文化资源(如只选择故事性较强的事迹,忽视了物质文化或其他内容)等等。

(三)融合路径选择不当

目前虽然已经有部分小学思政课程教师开始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但育人效果不佳。首先,照本宣科情况严重,普遍以生硬插入为主,思政课程内容与红色文化内容显得格格不入。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红色文化包含了各类红色故事、名人事迹等,故事性较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师对红色文化的选择与加工不到位使得课堂上的红色元素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体系尚不完善,以片段化、零散化的课堂融入为主,没有形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全覆盖的融合体系。

二、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教师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

首先,要提高小学思政课程教师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各级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学校等应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宣传工作。其次,制定出台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如举办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教学竞赛,立项红色文化相关课题,征集优秀教学案例、教学典型等。第三,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学习培训,提高其开展融合创新方法的能力,强化教师专业素养,并定期举办经验分享交流会,讨论最新成果与方法,加速红色文化与小学思政课程的融合创新。

(二)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以学校、教育局等为单位,组织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团队”,创建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在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对各类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归纳收集,如视频资源、物质资源、故事资源、精神资源等,并将诸多红色文化资源提炼出“教育点”,以关键词的形式制作成列表,方便后来者根据课堂教学需求查找使用相应资源。并且,应重视能够应用于实践教学的红色资源,就近选取名人故居、革命基地、烈士陵园等地点设置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并将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的育人价值做好归类。同时,收集整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教学典型、优秀案例,作为平台资源,鼓励教师自主创新、上传自己设计的教学案例,审核通过后予以相应奖励,以此加速红色文化共建共享资源平台的建设。

(三)构建“纵向联通+横向拓宽”的教学体系

首先,每个年级、学期的教学大纲、教案、授课计划等需要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编订,红色文化资源的选择与小学思政课程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契合,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相契合,制定合理有效的红色文化育人效果的评价机制。其次,打造纵向联通的教学体系,将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进行衔接。使红色文化与小学思政课程的融合具有连贯性、衔接性、体系性等,最大限度发挥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最后,拓宽红色文化的横向育人范围,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教学体系。如利用线上学习资源在课余时间鼓励小学生自主阅读红色故事、观看红色电影,创编以红色题材为基础的课间游戏、体育热身游戏等,让学生在娱乐休闲中根植红色基因。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对青少年思想发展、小学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无论是理论研究工作中还是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将更多关注给予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理论创新与教学实践之中,以便为青少年红色基因的延续、“大思政”格局下小学思政课程的发展以及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贡献力量。

【注:本文系2023年广州市“百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题”“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思政课程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74)、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体智能理论的跳绳体育特色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317585)、广州市教育规划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4110305)阶段性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钱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