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研共同体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经验

2024-10-25 00:00:00周飞艳
师道·教研 2024年9期

幼儿园教师教研共同体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学习和合作模式,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文旨在分享一些幼儿园教师教研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经验,包括共同体的建设过程、参与教师的实际体验和获得的效果。通过具体案例的介绍,以期为其他幼儿园教师提供参考,帮助他们在教研共同体中更好地实现专业成长。

一、幼儿园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过程

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建设过程涵盖了一系列步骤和措施,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共同目标与愿景的确立

共同体的建设始于明确的共同目标和愿景。幼儿园教师们需要共同讨论并明确他们希望通过教研共同体取得的成果与目标,比如提升教学水平、改进教育实践、促进幼儿发展等。

2.组织架构与领导安排

在幼儿园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确定组织架构并安排相应的领导。这些领导可以是幼儿园的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或其他资深教师。他们负责组织和协调共同体的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工作计划与规划制定

共同体建设需要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规划。例如,确定每学期的教研活动主题、评估和反思活动的时间安排、教师参与的方式等。制定规划可以帮助教师和领导明确目标并有效组织教研活动。

4.建立交流与合作机制

在幼儿园教师教研共同体中,建立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机制至关重要。可以定期组织教研会议、研讨会或工作坊,让教师们分享经验、展示教学策略,并互相交流反馈。此外,建立共享资源的平台,允许教师之间分享教案、教学材料和经验。

5.反思评估与专业成长

共同体需要鼓励教师进行反思评估并实现专业成长。通过定期的教学反思、观察他人的教学实践、接受同伴评估和提供建议,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提升专业素养。

二、幼儿园教师教研共同体建设成效

幼儿园教师教研共同体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机制,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1.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教师教研共同体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和研究的平台,教师们可以通过参与教研活动等,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可以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材资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创新

共同体中的教师们可以相互分享和借鉴各自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师们可以通过观摩他人的教学、分享实践经验、接受同行的评估和反馈等方式,不断改进和创新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3.教与学氛围的改善

通过共同参与教研活动和建立合作交流的机制,幼儿园教研共同体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与学氛围。教师们通过互相支持、合作观摩和互助互学,建立了积极的教学互动和合作关系。这种氛围促进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和成长,也影响幼儿园整体的教与学氛围的积极变化。

4.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可以对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改进,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师们通过反思评估和专业成长,不断改进教学实践,并分享优秀的教学经验和资源,进而提高整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通过幼儿园教师教研共同体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它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合理的共同体结构、提供积极有益的学习环境、鼓励教师参与和分享实践经验等方式,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然而,也面对一些挑战,如时间和资源的限制,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合作,克服困难,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注:本论文系广州市天河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教研共同体中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实践研究——以天河区旭日雅苑幼儿园为例”(课题编号:2021Y057)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