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家校合作共育,就是家庭、学校以学生为核心,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为共同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以国家教育政策为宏观指导,双向互动,同心协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成长的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活动的合作育人模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传统的家校关系就是家长认为“养子过学堂”,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把孩子按时送到学校,但从来没有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更加不会主动与老师联系,甚至不会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提升孩子的素养。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学校与家庭没有联系起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没有融合起来;另一方面说明家长对新型家校关系缺乏应有的认识。而新型的家校关系是充分搭建起家、校、社沟通的桥梁,增强家长与学校、家长与社会、学校与社会的沟通,通过多向信息让教育形成合力。因此,家校共育,更注重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共同合作。
一、创新家校联系,网络搭建共育桥梁
(一)改革家长会
首先,通过改革家长会来促进家校交流。在过去全校每学期一次家长会的基础上,现在每学期增开两次,更好地了解家长关注孩子的情况,并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为了便于家校沟通,班里组织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班委选择那些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理论、文化知识,支持班工作的家长做班级家委干部,是为了及时反映多数家长的意见与呼声,便于监督班级教育教学工作。例如,我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为了给毕业班的孩子鼓劲加油,开学初,就通过家委会组织召开了一次“感恩交流会”。交流会的形式分三个主题: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体悟读书意义,由此激发孩子们的雄心斗志。效果相当明显,参会的家长一一上台为孩子们点燃学习热情,孩子们也不由自主地一一上台表明拼搏的决心。整个班级主题交流会掀起了高潮!
(二)搭建网络平台,增强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的互动
面对面互动,是家长与老师经常沟通与交流的快捷又直接的一种互动形式。但对于忙于工作和打工在外的家长来说,与家长的互动会变得很被动,因为没有时间和不可能经常回家。因此,进行家校互动变成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手机、信息、微信平台,微信平台具有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信息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信息多维传递的灵活性,信息传播社区化的优势。例如,开学第一天,班委就组织发放《家庭教育状况调查问卷》,引导家长从自己的职业、文化程度、教育观念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充分使家长了解自己的教育资源;组织召开家校联合活动,促使家长建立新型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学校公众号定期发布家长的育人心得,老师进行评价,让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种张力。其次是大力拓展家校共育的信息服务渠道,拓展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服务平台,为家长提供便捷的、个性化的指导服务。通过开展多姿多彩的,能突出学生主体的,具有实效性的“家校共育”开放日活动,搭建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桥梁。运用信息化网络手段,运用微信建立班群,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
二、构建“家校共读”,创设良好阅读氛围
(一)掀起“燃梦读书”打卡活动
为了拓宽孩子的视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启发孩子坚持阅读,我们班委提出了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期内坚持“燃梦读书”课外阅读打卡活动,通过班级微信设立课外阅读打卡群,把书目、阅读时间、阅读数量、阅读感悟记下来,互相监督,互相分享。启发家长督促孩子阅读,打开孩子的心智,领会阅读精神,带领孩子们徜徉于读书的海洋中。读书贵持之以恒。家长要引导孩子坚持阅读,保证阅读时间和质量,努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家长要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有益的课外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向家长推荐了中国四大名著、外国名著等书籍。坚持课外读书打卡以来,家校联合共读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家长参与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班里涌现了更多“书香家庭”和“书香少年”。
(二)开展阅读分享活动
此外,班里平均每周选择一个时间段去学校学生书吧看书,并举行一次“分享悦读时光”主题阅读分享会活动,可以围绕不同的主题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孩子们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分小组汇报,评出等次,进行物质奖励。旨在让孩子们阅读分享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妙,感受创新思维的碰撞,逐步训练学生的口才,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为他们输送精神营养。
(三)设立读书角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积累课外知识,营造浓郁的书香共读氛围,每个班级按照班级特色设立阅读角。教师通过钻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班里家委组织订购了书橱,放在教室里显眼的地方,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看书,班里分小组组织阅读、交流读书体会,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并交流,还可以班与班之间进行读书漂流活动。学校书吧的开放,为学生带来优雅、安静的享受,带来清新怡人的洗涤。家校联合提出倡议:请孩子们放下手中的手机和电脑,安安静静做读书的有心人。邀请梅州日报记者进校园,举行“我是小记者”活动,让学生和记者叔叔面对面交流,点燃文学梦想。
三、举办“父母课堂”,推动建设幸福家庭
家庭教育指导可以引导家长通过丰富的形式参与到家校共育中。如:组织家长参加线上、线下的专题培训,向家长扩大宣传现代家庭教育新理念,鼓励家长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交流沟通教育孩子,不断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努力成为家庭教育终身学习者;建议家长多参与班级活动和学校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各种不同的教育资源服务于班级和学校。如:举办“父母课堂”,鼓励家长走进学校,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老师、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能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例如:一方面开展“书香家庭·幸福成长”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活动,一方面利用“父母课堂”向家长们介绍孩子近期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后半学期要共同努力的方向,由热心家长在教室给学生和家长授课,向家长宣传亲子教育新理念,并与家长开展“让爱更亲近”“积极倾听-共情-共同努力”“如何培养孩子抗挫力”等案例教学。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