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的二次开国

2024-10-13 00:00:00张佳玮
领导文萃 2024年18期

许多王朝,总要开国两次。

周武王干掉了纣王,分诸侯定天下。此后,亲贵管叔蔡叔闹事谋反,周公平叛,营造了成周洛邑,即后来的东都洛阳。所以才有著名的“周公恐惧流言日”之说。

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干掉项羽后,称汉皇帝,又当了7年天子。这7年里,他忙忙碌碌:擒臧荼、杀韩信、斩彭越为肉酱,诛英布于九江。卢绾北奔,韩王信被杀。此后汉景帝时,又平了吴楚七国之乱。汉武帝又行推恩令,终于诸侯王都没了。汉朝遂进入全盛期。

朱元璋开国之后,还来得及当31年天子,所以动起手来也厉害。传说徐达被蒸鹅赐死,刘伯温生病后遭遇胡惟庸请的医生而死,廖永忠逾制而死,朱文正违法囚禁而死,傅友德请赏田而死,蓝玉案与胡惟庸案更是连累得血流成河。功臣良将,一时俱尽。

顺治入关坐天下,是1644年。历史也一般把这一年明亡清兴,当成改朝换代。25年后,康熙擒鳌拜,又四年后,平三藩。从此满清再无异姓王,权归天子。

灭掉其他势力一统天下,是一遍;平灭功臣与封疆诸侯,是第二遍。

为什么呢?

曼库尔·奥尔森先生有本名书——《国家兴衰探源》。他的理论是:允许自由地建立各种组织而又长期没有动乱或入侵的国家,其经济增长受到分利集团的阻碍和危害也就更严重——说直白点,事权统一,经济增长快;利益集团多,经济增长便慢。

《巴黎圣母院》里,法王路易十一怒吼:法国有多少绞刑架,就有多少国王,不能这么下去了。他老人家也确实在任内大体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路易十三朝著名的红衣主教黎塞留则巩固了法国的权柄,如此路易十四才能获得如汉武帝或乾隆般“太阳王”的地位。

最微妙的是,许多二次开国平息利益集团,甚至可能不是有意的。

众所周知,武则天从帮助唐高宗理政,到登基,到退位,长达40多年。她主要被后世诟病的,乃是不择手段,干掉关陇贵族和李唐宗室,鼓励告密,大用酷吏,“请君入瓮”。在她而言,也许想的是排除异己,统一事权,但客观上她确实敢用人,且推崇文化人。用人不看门第,文化普及狂热。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都是她看中的才子,都不算豪族。而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都是她提上来用的人,姚崇简直是她留给李隆基的遗产。

且武则天并没误了经济。她劝农薄赋,对农民也算宽容。唐武德元年天下180万户,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前两年219万户,李世民驾崩那年360万户,高宗永徽三年380万户。武则天退位那年615万户。在中古,人口增长是老百姓生活水准的基本体现。

可以说:则天大帝垂帘与在位期间,倒霉的是唐朝宗室、关陇豪族。得意的是寒门学子、普通百姓。当然还有她宠幸的美男子,比如薛敖曹、张易之、张昌宗……

如果武则天没搞定关陇贵族、培养狄仁杰他们的话,很可能到李隆基手里时,天下已经是唐文宗必须面对的局面了。牛李之争也许提早上演。那样的话,唐朝能不能坚持到10世纪,还真是个问题。

因此,赵匡胤那样的“杯酒释兵权”,谈笑间解决权贵兵权问题,为后世传奇。武则天、刘邦与朱元璋这样没殃及百姓,其实也还算好。最怕的是:祸及百姓,兵连祸结,那就糟糕之极了。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