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商洛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贾平凹《自在独行》这本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只有这样,人才可以说,我这一生不虚此行。”
而《西游记》里的崇尚“任性”的孙悟空终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后的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却促使他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任性”和“收敛”,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他们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关系类材料作文题。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关系的双方是什么?二是两者有什么关系。据此,才能抓住主题。
根据材料第三段,我们可以明确得知,本题的关系双方是“任性”与“收敛”。“任性”和“收敛”,其实就是自由与约束。任性追逐所喜爱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是对美好的追求;收敛则是一种约束,是一定的规则、一种意识或一种信仰等。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需要有一定的约束;而绝对的约束,又会阻碍社会的自由创新与发展进步。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既要有创新能力和突破自我的勇气;同时也要适时约束,懂得收敛,才能真正成长。
因此,“任性”和“收敛”的关系看似对立,实际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写作时,要辩证地看待两者关系,使两者达到平衡协调,逻辑严密。
关系类作文需要注意,可以两者兼顾,也可以侧重一方,但不能只写一方。
例文
道是阴阳辩,守界逍遥游
西安交大韩城高级中学" "崔皓森
指导教师:张林
世事千年,天道恒流,阴阳相生。蜉蝣天地间,不过朝暮;鲲鹏展翅时,亦不逾矩。江河奔流,万物须臾,必束于天地之道。大象无形,宇宙有界。冯唐曾言:“做人要学会敬畏,有所为必有所不为。做事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有在敬畏中收敛心性,方能行有所止,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逍遥自由。
悟空的修炼之路很好地诠释了收敛之于任性的相生相克。从任性大闹天宫的美猴王到敛心收性的斗战胜佛,一颗放纵不羁的心在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砺中蜕变为坚毅执着之心,拒绝诱惑不惧艰险。除了紧箍咒的外在约束,更有内心的约束,最终铸就百战百胜的斗战圣佛。
任性不是不管不顾的放纵,而需要有节制地的收敛。
贾平凹说:“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顾一切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诚哉此言,自由去追寻心中所执,是一大幸事。一如王子猷雪夜探访朋友,至家门而不入“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随性;一如嵇康于刑场之上,洋洋洒洒的广陵绝响于天地的不羁;一如梭罗去瓦尔登湖旁建个小屋,追求理想生活的洒脱。但是无限度的任性是有代价的,或孤独或失去自由、失去生命……无尽的欲望,无尽的执念,放任自流,为所欲为,将如自由之水,没有坚固的堤岸,终会泛滥成灾。
收敛并非绝对死板的束缚,而是自由最好的盔甲。
“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中。”自由需要收敛,但并非绝对的束缚。就像给鸟儿戴上脚镣飞翔,鱼儿绑上石块游泳,那么,自由的羽翼将被折断,思想的活力也将被磨灭。但适时的收敛,如同那标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尺子,能使我们获得更为深邃与无限的自由。我们在驾驶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虽然这限制了我们的驾驶自由,但正是这样的收敛,确保了我们的生命安全,也保障了道路上其他行人的自由。
我们接受法律的制约,也享受着它带来的社会安宁与思想自由;我们遵循道德的指引,亦能感受文明的秩序与真善美的慰藉。倘若没有这把尺,自由终将干涸,我们永远不会过上曾子“浴乎沂,风乎舞雩”的美好生活。
无论个人的成长,还是社会的发展,唯有任性与收敛都平衡兼顾,方能行稳致远,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巍峨,百川奔流,万物的自由皆存于收敛,而收敛又产生自由,如此而生生不息。青年一代唯有遵循规则,收敛心性,踵事增华,积累汗水,才能于时代浪潮之上劈波斩浪。
黑白的路
西安交大韩城高级中学" "李恺钰
指导教师:王志新
我是一个小偷。
我们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是以偷为生,并以此为荣。我的师傅是方圆百里赫赫有名的神偷。很荣幸,我能够跟着师傅学艺,所以我时刻不敢松懈,学得无比认真,连师傅也骄傲地宣称,我是他门下最优秀的徒弟。
我们所有人都怀着一种崇拜的心情去学习偷盗,黑仔除外,不屑于精进技艺的他似乎对这门手艺有不一样的想法。因此他被村里人白眼,也免不了被罚,上回黑仔被师傅罚关小黑屋时,我曾偷偷给他送过一次饭。
他蜷缩在角落,看向我的眼神亮晶晶的,“白生,别跟着他们学这些了,这是不好的。你知道吗,咱们不能因为自己有困难,就去害别人,这是不好的……我们都该收敛点。”
黑仔的话戳中了我的心事,我的家境并不好……
“你可以出师了,白生。”后来师傅对我说。
“师傅,我……”我沉默了一下,把头埋得很低,“偷别人的东西,是不是不太好?”
师傅的表情一下子就变了,变得阴沉、可怖。“你是不是听了黑仔说的话!这种人只会带偏你们!别忘了,你娘还等着你养呢。白生,不要任性!”
我沉默得更彻底了,霎时,多种情绪向我涌来,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黑仔那双亮晶晶的眼睛。
除夕夜,寒风裹挟着雪花洒向地面,仿佛想尽力掩盖整个村子的任性。村民的喧嚣声打破了夜色,“就是黑仔干的!有人看到了……”“我就说,大过年的家里门都不开,偷的东西都藏家里了……”黑仔被村里人绑着送到了师傅家,他把村里几名“好手”的家给摸了,听说偷走不少好东西。打骂声持续了一夜,全村人都听到了黑仔愤怒的喊叫声:“我就是让你们也尝尝被偷的滋味!”那一夜,揍黑仔最狠的,是他爸。
再度去给关在小黑屋的黑仔送饭时,他仿佛听不到我对他的安慰一样,呆呆地缩在那里,眼神黯淡……
黑仔的遭遇让我更加厌恶这个村子。走在回家路上,周围的一切熟悉又陌生。我抬起头,眯着眼,望向天上的太阳,敞亮的一切仿佛在告诉我,不要做一个任性的人。
我想,娘一定会理解我的,她知道,我向来不是任性的孩子。
那次之后,我再没见过黑仔,听同村人说他去大城市闯荡了,走的时候,除了几叠票子,什么都没有拿。我心下疑惑,但终究什么都没有问,能想起来的,只有他那双黯淡的眼睛。
黑仔走后没多久,就给师傅寄来了大把的钱,师傅笑得合不拢嘴,对黑仔连连夸赞。“这孩子,总算不任性了,收敛多了。收敛了好,好啊,白生,你该学学黑仔了。”
无数个问题在我心头萦绕。我不知道在黑仔身上发生了什么,但我自有我的路。世界上有许多条路,而人人都有他自己的那条路。
这次,我任性了一回。来到大城市的我没有选择去做一个小偷,我成了村里人口中黑仔最初的样子,在他们的眼里,我成了一个任性妄为的人。但我到底守住了那条属于我自己的大道。辟小径而行大路,这是我的选择。
也许,我会用我的一双巧手,当一个魔术师,一位裁缝,但总之——
我不会是一个小偷。
青春的两面
西安交大韩城高级中学" "刘家乐
指导教师:史晓婷
青春,充满着活力与希望,以及无限的可能性。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期,我们一方面渴望着彰显个性的“任性”,一方面又苦于圈圈框框所制定的规则。它们交织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构成了我们青春中痛并快乐的时光。但是世界上没有无规则的任性,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尽享“任性”。
任性,是青春中自我意识的思考。我们不愿再局限于他人所言,而丧失自我,这种“任性”使我们不断探索自我,塑造个性。它推动我们勇于挑战权威,打破意识的封锁,去探究更深层次的自我。
史蒂夫·乔布斯,一个名字,一部传奇,一部任性天才的奋斗史。乔布斯的任性,不仅体现在他的个人性格上,更深深地烙印在他对产品的追求和对公司的领导中。他的任性让他在产品设计上不断突破,引领了行业的潮流。然而“任性”并非无底线的放纵,过于任性也让他在领导公司时走向了极端,导致了团队的不稳定和创新力的下滑。正如“任其自由必自取灭亡”一言,过于任性必定会造成祸事。
收敛,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能力,是理智和冲动之间的底线。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应当学会在适当的时机收敛自己的任性,让我们在青春中不必过于张扬,以致无底线的放纵。正如杨修,他因过于自负,不懂得收敛锋芒,频繁卖弄聪明,以致招来了杀身之祸。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讲的正是言行无所顾忌、无所畏惧,最终导致成为小人而非君子。
任性与收敛,在我们青春历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我们成长的轨迹。在追求个性的同时,我们要学会收敛自己的冲动;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学会适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展现出青春之路上的“任性”。
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韩非子》中“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也强调了规则对于成事的重要性。青春是一段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旅程,在这趟旅程中,我们应当平衡任性和收敛。任性使我们展现自我,探索未知;收敛使我们更加内敛,不逾矩。让我们在青春的旅途中敢于展现自我,追求“任性”;又懂得收敛自己,尊重规则,这样的旅程才会有更加精彩的故事。
(编辑:关晓星)
以一组大气磅礴的文字起兴,简洁有力,形象阐述“收敛”的普遍性。援引冯唐的话,自然提出中心论点:唯有收敛,方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引入材料,以悟空的成长论证收敛与任性的关系,紧扣论点,凸显主题。
揭示“任性”的实质,指出需要一定的收敛。分论点独立成段,简洁明了。
辩证分析“任性”的意义和危害,强调“收敛”的必要性。一组排比句一气呵成,掷地有声,气势充沛,论证有力。
与上文的分论点形成对仗,句式整齐。
阐述“收敛”对于自由的意义。以“一把尺”为喻,形象阐述约束下的自由。运用对比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深刻,凸显作者丰富的积累与巧妙运用。
总结“任性”与“收敛”的关系,强调两者兼顾的意义。
以形象大气的语言收束全文,联系现实,提出希望,深化主题。由个人到国家,体现了作者的大情怀。
以小偷的自述作为开头,形式新颖,短短一句话便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先声夺人。
全村人包括“我”,都对偷窃持认可的态度,为后文“我”的立场转变做铺垫。
黑仔的话对于白生来说,就像是黑夜中的一举火把,点亮了白生向善的心,为后文白生在偷窃上的“收敛”行为做铺垫。
黑仔的行为和话语如同种在白生心中“善”的种子。种子已经开始破土而出,初露新芽。
对于偷这一行为,黑仔选择“收敛”,村民选择“任性”,两者的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白生在黑仔的影响下,与“偷”这一行为彻底决裂,他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黑仔之后经历了什么,读者不得而知,但是从他黯淡的眼神里,仿佛暗示了白与黑的转变。
白生最终离开了那个“任性”的村子,他成了曾经眼神有光的黑仔。在黑与白之间,白生做出了选择。
黑可为白,白亦可为黑,黑白之转换,是任性与收敛的抉择。对光明的大道,我们应任性向前;对幽暗的小路,我们自当收敛。文章结尾,白生完成了身份的转换,短短一句话,首尾呼应,令人深思。
标题简洁,具有概括性,引人注意。
以“青春”开端,指出青春的两面性,然后笔锋一转,强调青春的任性是需要遵守规则的,是要收敛的。呼应标题,观点明确。
阐明“任性”对于青春的价值,以排比句式层层深入地肯定“任性”的重要意义。
以乔布斯为例,于正反对比中凸显过于“任性”的危害。运用一个事例的正反面,体现作者的善于思考与巧妙构思。
阐述“收敛”的概念,指出收敛对于青春的必要性。事例论证与引用论证结合,说理更显深刻。
指出“任性”与“收敛”缺一不可,突出主题。句式长短交织,语言整饬。
名言警句收束全文,精警有力。最后强调青春要平衡任性和收敛,并提出希望。结构上首尾呼应,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