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钴氮氯掺杂碳点的比色-开关传感系统用于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检测

2024-09-19 00:00:00杨双刘珏李梦茹车艺牛娜陈立钢
分析化学 2024年8期
关键词:碳点比色法

摘要 元素掺杂是提高纳米酶类酶活性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以CoCl2 和谷氨酸盐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具有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钴氮氯掺杂碳点(Co,N,Cl-CDs),可在弱酸性条件下催化H2O2 产生羟基自由基(∙OH),将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生成蓝色的氧化产物(oxTMB),体系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酸性磷酸酶(ACP)能催化抗坏血酸磷酸酯钠(AAP)水解,产生抗坏血酸(AA), AA 可将蓝色oxTMB还原,体系颜色变浅。基于上述原理,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比色-开关传感系统用于检测ACP 的活性, ACP 浓度在0.5~20 U/L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7 U/L(3σ)。将此传感系统用于实际血清样品中ACP 活性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7.1%~105.7%,相对标准偏差(RSD)lt;5%。本研究基于Co,N,Cl-CDs 开发的传感系统具有检测成本低和过程可视化等特点,为ACP 活性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碳点;纳米酶;多元素掺杂;比色法;酸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ACP)是一种在酸性条件下能催化磷酸酯水解的消化酶,遍布生物体内[1]。通常,人体中的ACP 含量较低,其活性水平的异常与前列腺癌、白血病和戈谢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很大关联[2-3]。目前, ACP 活性的检测方法包括荧光法[4-5]、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法[6]、电化学法[7-8]和比色法[9-11]等。其中,荧光法的操作简单,但选择性较低;SERS 法的分辨率高、检测快速,但稳定性不佳;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和检测范围宽的优点,但选择性与重复性较差。比色法因成本低、操作简便及结果可视等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报道的检测ACP 活性的比色法多基于具有类酶活性的金属纳米材料[12],但这些材料的合成成本较高、制备过程复杂且易被氧化。因此,开发制备简单、成本低和性能稳定的类酶活性材料用于ACP 活性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纳米酶是指具有类酶活性的纳米材料,与天然酶相比,纳米酶稳定性好,易于批量生产和储存,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控活性[13-14]。自2007 年阎锡蕴团队发现Fe3O4 纳米粒子具有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15]以来,对纳米酶的关注度日益增长。具有类酶活性的纳米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及金属化合物、有机金属框架和碳基纳米材料等[16]。碳点(CDs)是一类碳基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并且易于修饰[17],在生物传感、医学检测及药物输送等多个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采用一种或多种元素对CDs 进行掺杂,可通过协同作用或加速电子转移速率等途径赋予CDs 多种类酶催化活性[18-19]。

本研究以CoCl2 和谷氨酸盐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钴氮氯掺杂碳点(Co,N,Cl-CDs)(图1)。在弱酸性条件下, Co,N,Cl-CDs 表现出优异的类POD 活性,可催化H2O2 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生成蓝色的TMB 氧化产物oxTMB,使体系在652 nm 处的吸光度(A652 nm)增大。ACP 可催化抗坏血酸磷酸酯钠(AAP)发生水解反应,释放出具有强还原性的抗坏血酸(AA), AA 可还原蓝色的oxTMB,使体系的A652 nm 降低。基于上述原理,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高效、灵敏的ACP 比色-开关传感系统,用于实际人血清样品中ACP 活性的检测。

猜你喜欢
碳点比色法
光电比色法测定沥青黏附性的计算原理与误差分析
石油沥青(2023年4期)2023-09-21 07:18:12
分子筛限域碳点材料的研究进展
基于双重脱氧核酶的超灵敏比色法检测铜离子
分析化学(2018年12期)2018-01-22 12:31:46
硅硼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其在血红蛋白传感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2017年12期)2017-12-25 12:44:25
异元素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2017年12期)2017-12-25 07:05:04
比色法测定矿物中锑含量的方法创新与研究
安徽地质(2016年4期)2016-02-27 06:18:20
微波消解-抗坏血酸-钥蓝比色法测定油脂中磷含量
胺基修饰荧光碳点的合成及其在Hg(Ⅱ)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超级碳点的水致荧光“纳米炸弹”
中国光学(2015年1期)2015-06-06 18:30:20
比色法测定肉豆蔻八味胶囊中总黄酮含量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