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开展现状研究

2024-09-11 00:00:00钟梓豪阳海青朱瑜欣陈安鹏左治国
运动精品 2024年6期
关键词:体育社团双减小学

摘要文章以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对8所小学的体育社团开展项目、师资、机制、场地、时长等情况,研究发现: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分析活动以常见项目为主,地方特色项目开展较少;不同学校社团之间开展次数和时长存在较大差异;场地器材不能完全满足社团开展需求,资金来源单一;社团管理部门和制度相对模糊,评价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但缺乏奖励机制;社团指导教师偏年轻化,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减负取得成效,但仍有学生因教师和家长的限制未能参与课后体育社团服务。提出建议:发扬地方民族特色,丰富体育项目;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锻炼时间,保障学生对场地器材的需要;优化机制,健全社团管理制度和师生评价制度,增设奖励机制;加强供给,优先补充小学体育师资力量;加强宣传,深化思想,促进多主体参与,发展家校社共育。

关键词:“双减”政策;易地扶贫搬迁点;体育社团;小学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1],同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2]。近年来,随着我国关于教育减负的文件不断出台,教育界的降压减负踏入了新的阶段,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逐渐被重视[3]。“十三五”期间,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现教育配套全覆盖,累计扶贫搬迁188万人,是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任务最重的省份,也是中央明确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路径之一,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标志性工程,是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专项扶贫工程[4],而贵州省南部的黔南州州府都匀市作为扶贫搬迁的重点区域,已经建立了班庄安置点、金恒星安置点等9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在统筹共享安置点周边原有教育资源基础上加强安置点配套学校规划和建设,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教育设施全覆盖,解决随迁学生的受教育问题刻不容缓[5],而目前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的开展情况还未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充分重视,深入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小学体育社团,了解社团开展现状,既可以丰富有关“双减”政策的相关理论,为更好地推广实施“双减”政策提供实践借鉴,也可以立足实际,促进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对墨阳中心小学、都匀市实验小学、奉合中心小学、邦水中心小学、都匀市第六小学、坝固民族小学、都匀市第九小学和都匀市第十二小学的体育社团进行调查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和数字图书馆等途径获取有关“双减政策”和“易地扶贫搬迁点”等内容的最新发展动态,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详细的理论数据支撑。

1.2.2""实地考察法

根据研究需要,前往学校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的真实开展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1.2.3""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网络问卷发放,调查对象为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教师或体育社团指导教师,共计回收问卷47份。发放问卷前测试问卷平均答题时间为2min,故填写所用时间小于2min的问卷被视为缺乏深度,进行剔除。因此得到有效问卷41份,问卷有效率为87.23%。

1.2.4""访谈法

根据本研究的需要制定了访谈提纲,采用线下面谈、线上电话等方式对墨阳中心小学、都匀市实验小学等学校的体育教研组组长和体育社团指导教师进行访谈,得到了各学校体育社团开展的具体情况。

1.2.5""数据统计法

对所得的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项目开展情况

由表1知,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开展项目众多,常见的如篮球等项目,调查的8所学校均有开展,其中,都匀市第九小学的体育社团开展项目最多、最丰富,为9项,还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社团。邦水中心小学体育社团项目开展的最少,仅开展了足球和篮球社团。奉合中心小学、坝固民族小学也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社团。

2.2 "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时间开展情况

根据调研数据得,邦水中心小学、都匀市第六小学的社团每周开展1次,都匀市实验小学、坝固民族小学、都匀市第九小学、都匀市第十二小学的社团每周开展2次,墨阳中心小学、奉合中心小学的社团则开展3次及以上。在社团单次开展时长上,墨阳中心小学、奉合中心小学、都匀市第六小学、都匀市第十二小学每次开展40min,都匀市实验小学、邦水中心小学、坝固民族小学、都匀市第九小学每次的开展时间均为60min及以上。

2.3 "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场地器材满足情况

经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多数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能基本满足体育社团的开展,其中,只有都匀市第六小学的场地器材能完全满足社团开展需要。都匀市实验小学、邦水中心小学和都匀市第十二小学的场地器材则不满足社团开展。如:都匀市第十二小学在开展篮球社团时球场面积不足,仅有一个标准篮球场,而其他社团的场地则相对充足。

2.4 "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资金来源及满足情况

都匀市多数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社团的资金来源分为学校拨款和学生缴费两种渠道,主要来源为学校拨款,除都匀市实验小学、第六小学是学生缴费外,其余均为学校拨款。在调查过程中,有87.5%的学校的老师认为资金能基本满足体育社团的开展,12.5%的老师则认为资金不满足体育社团的开展。

2.5""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管理制度与评价及奖励情况

表2显示,各学校均建立有管理部门及制度,但部分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日常监督和专项管理机制,导致了部分管理部门只是走形式,存在“空壳”的现象。

根据调研数据得,全部学校均有对社团学生进行评价,内容以技能、体质、出勤和比赛为主。但只有都匀市实验小学和都匀市第九小学实行教师奖励制度,仅占比25%。

2.6""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师资情况分析

表3显示,体育社团指导教师多为本科学历,占比70.7%,硕士研究生较少。教师的教学年限分布较为平均,大部分教师的职称为中小学一级和二级教师,高级教师较少,部分教师为三级教师或未定职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社团以常见项目为主,地方特色项目开展较少

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体育社团开展项目众多,但集中在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等常见项目上,缺乏地方特色项目。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球类运动和田径运动作为传统体育项目,一直以来就备受学校、学生、家长们的喜爱;二是在调研过中发现,各个小学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场地器材以及专业师资比较充足,能满足基本学习需求;三是学校层面缺乏创新能力,导致社团的开展趋于固化、陷入循环,缺乏地方民族特色。

3.1.2""不同学校社团之间开展次数和时长存在较大差异

虽然学校能落实“双减”政策规定的课后服务时间用于开展体育社团活动,但部分学校会将课后服务时间的前50min分配于语数英科目的学习或辅导,减少了课后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时间。各学校的社团开展次数和时长也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学校的学生反映社团开展时间过短,不能满足自身需求。

3.1.3 "场地器材不能完全满足社团需求,资金来源单一

多数学校的场地器材设施只能基本满足社团开展,然而,人均场地面积不足、器材更新慢,不同社团开展时还存在场地冲突等现象屡见不鲜[6],且开展社团时所用的场地大多在室外,雨雪天气将限制社团的开展[7]。同时,社团的资金来源单一,多数为学校拨款,且仅够维持社团基本开展,这也是场地器材设施得不到补充的重要原因。

3.1.4 "社团管理部门和制度相对模糊,评价制度逐步完善,缺乏奖励机制

各学校的管理制度较为模糊,管理部门多为摆设,仅靠体育教师对社团进行指导与管理。社团对学生的评价已逐渐完善,但师生奖励机制较为欠缺,导致部分社团的开展如“走形式”般,缺乏积极性。

3.1.5 "社团指导教师偏年轻化,师资力量不足

社团指导教师较为年轻,多数为本科学历,教学年限不长且经验不够丰富,导致指导社团的经验不足。地域的欠发达使当地教师的薪资偏低,师资引进相对困难。教师需同时兼任几个社团的指导工作,还存在教师特长与指导社团项目不匹配的现象,这都表明了易地扶贫搬迁点小学的师资力量不足。

3.1.6 "教育减负取得成效,但仍有学生因教师和家长的限制未能参与课后体育社团服务

“双减”政策发布后,学生通过参与体育社团活动,促进了其思想品德、智力水平、身心健康、美学欣赏、社会实践的发展。但对于部分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往往会限制其参与课后体育服务,使其专心提升学业成绩,又或是安排学生打扫卫生等,减少了学生参与课后体育服务的时间。随着学生升入更高年级,因升学问题,高年级学生参与课后体育服务的时间明显减少。

3.2 "建议

3.2.1""发扬地方民族特色,丰富体育项目,满足体育社团开展需求

开展体育社团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切实满足学生需求的体育社团,做到“先选择后项目”。并结合学校自身能力,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积极提高师资能力以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8]。在增加开展时间的同时,积极举办各类比赛,做到“教会、勤练、常赛”[9],并注重体育社团间的资源分配,使各社团多面开花。同时,应结合学校特点和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开展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体育社团,做到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2.2""统筹规划,扩展经费来源,合理安排锻炼时间,保障学生对场地器材的需要

学校要统筹规划安排,既要向上级教育部门反馈场地器材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争取建设经费,也可以在政策的许可下,引进社会力量,鼓励校友或社会企业捐赠,成立专项基金,扩展经费来源并用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开展[10],也要规划好运动场地,合理安排社团开展时间,积极更新运动器材,将有限的场地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确保社团的正常开展。

3.2.3 "优化机制,健全社团管理制度和师生评价制度,增设奖励机制

健全体育社团管理机制,如以“校长、分管副校长、体育教研组、指导教师”的形式进行分工管理,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改善客体的同时,也可通过对主体给予物质和精神支持的方式,实现体育服务精准化供给[11]。应增加对教师的考核评价,适当给予奖励,将其表现作为评优评奖的参考。并对社团活动中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如分发体育用品、奖状奖牌等以示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2.4""加强供给,优先补充小学体育师资力量

学校应督促教师学习,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并使具备对应项目特长的教师指导同类型的社团活动,从而提升体育社团的开展质量。为了避免社团开展中师资不足的问题,应建立对应的后续储备资源,完善师资队伍,可为高校建立定点实习单位,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12]。亦可以聘请专业教师或教练指导社团活动,进一步提高社团开展的质量和水平。

3.2.5 "加强宣传,深化思想,促进多主体参与、发展家校社共育

进一步宣传体育社团活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转变传统娱乐体育的观念并获得社会力量的支持,构建全社会推进的协同宣传机制,以提高人们对课后体育服务的认同与支持[13],方可进一步促进家校合作,获得家长的投资以扩展社团的经费来源。同时应消除教师和家长要求学生一心专注于学业的限制,打破成绩至上的老旧观念,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体育社团活动,以体育为开端,促成“五育并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7/t20210724_546576.html,2021-07-24.

[2]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6):36-37.

[3]李艳茹,党许诺.“双减”背景下课后体育服务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48(6):51-56.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伟大成就与实践经验[EB/OL].https://www.ndrc.gov.cn/xwdt/xwfb/202106/t20210630_1285081.html,2021-06-30.

[5]俞曼悦.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现教育配套全覆盖[N].中国教育报,2021-01-11(1).

[6]王健,陈元欣.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2):86-89.

[7]彭琴.黔南州城区小学体育社团活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22.

[8]马开剑,王光明,方芳,等.“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生态变革(笔谈)[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14.

[9]专家组.“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11):1-15.

[10]李彦龙,常凤.“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时效与保障[J].体育学研究,2022,36(2):33-40.

[11]韩宏宇,郑家鲲.公共体育服务精准化供给的内涵、困境及实现策略[J].体育学研究,2021,35(3):75-82.

[12]杨曼丽,张吾龙,胡德刚,等.“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J].体育学研究,2022,36(2):21-32.

[13]龙宝新.中小学学业负担的增生机理与根治之道——兼论“双减”政策的限度与增能[J].南京社会科学,2021(10):146-155.

猜你喜欢
体育社团双减小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中职学校体育社团的组织建设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和作用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2:16:27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32:18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