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2022版)》提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段小学生已有了一定的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习作的问题,并进行自主修改,比老师的精细修改更有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是新课标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一大要求。通过不断的智慧课堂实践研究,初步摸索出一套基于智慧课堂下的“三环六步”习作修改课堂模式。“三环”是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时间与地点,“六步”是指课前的“撰写习作”,课中的“分享佳作-评析学法-合作修改-自主修改”四个步骤,以及课后的“展示点评”。在智慧课堂习作修改课上,学生运用平板拍摄、课堂研讨和作品展示互评等功能,积极实行习作修改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教师通过平台的投票、置顶、即时统计功能等掌握全班数据,了解到学生课堂活动情况,针对写作修改的不同阶段开展辅导。下面,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人》习作修改课堂为例进行阐述。
一、课前精简习作指导,完成初稿
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提倡“先学后教”,不让作前指导课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写自己“真实”的作文。因此,在习作指导课时,我们要带领学生简单研读课本上关于“形形色色的人”的习作要求,引导孩子回顾本单元学习到的习作方法,编写习作初稿。而后学生将习作以照片或者文档的形式上传到交互式教学平台“预习”板块,并对好的作文互评点赞。老师在学生提交的作文里寻找亮点和不足处,如好的句段、结构等,为习作修改课堂做好准备。
二、课堂梯级方法指导,修改习作
在课堂中,从“分享佳作-评析学法-合作修改-自主修改”几个方向进行逐层递进地提高修改能力。
1.初作分享,厘清习作思路。通过统计学生“预习”模块的课前点赞数,老师推选出本期习作擂主前三名进行表扬肯定,提高学生的习作自信。接着,老师邀请同学们分享为何点赞这篇作文,鼓励同学们从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组织结构、言语表达”等方面进行点评,让学生把自己发现优秀作文的亮点口语表述出来。然后鼓励优秀擂主分享自己的习作思路,尤其是选材立意方面,给作文困难的学生提供习作思考的方向。至此,老师小结,提示同学们关注习作的“结构”与“选材”的修改方向。
2.任务探究,优秀句段评析。结构是习作的支架,而语言是习作的血肉。“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角度的细致描写,具体表现人物特点”是本次“形形色色的人”习作的一个重要习作要素。所以老师抓住人物描写这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改。首先,老师运用平板推送学生作文里的几个优秀句子或片段(如人物动作的描写句子),开展小组讨论:这些句段好在哪里?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发现人物的“动作描写”这一个习作要素。而后运用抢答功能让学生回答分享自己的看法,老师适时指出本节课需要重点修改的方向——“人物动作细分解”。通过播放微课、双师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如何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人物动作描写。
3.小组合作,进行方法训练。在进行方法的讲解后,教师推送一个文段,标出里面有缺陷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修改。老师继续向学生们推送“人物动作词语资源包”,让学生对文段修改能“跳一跳,够得着”。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片段进行修改,习作能力好的学生能碰撞出新的火花,而习作能力较低的学生则通过认真聆听,去学习习作修改的思维。而后小组长把片段修改任务单拍照上传至“研讨”模块,学生们都能通过平板观看练习,并进行点评点赞。教师在教师端平板置顶修改得好的片段,请小组分享自己的改法,给其他小组指引修改的方向。
4.进阶运用,修改自己习作。小组修改是群体的智慧,自己学会运用才是真正的得法。习作评改可的重头戏便是把修改方法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之中。学生拿出自己的习作,找到其中类似的片段,运用刚刚学习到的习作方法进行修改。学生是习作修改的主人,老师则成为协助者,在一旁对学生的修改活动进行指导、点拨。对于优等生来说,习作的修改可以很快完成,因此,老师可以组织师徒结对,以优扶差,让作文优等生帮助后进生去发现自己作文需要修改的地方,并提示如何选取正确的动词进行补充或修改。老师在一旁对学生的修改活动进行指导、点评,真正让学生成为习作修改课堂的主人。修完完成后,学生平板拍照上传自己修改的文章,老师进行进一步的点评,修改不过关的还可以进行返回重订以及再指导。课堂的最后,老师运用“思维导图”功能对本次习作的评改方法作小结,让学生对于习作修改方法了然于心。
三、课后多元展示点评,互学共创
“教”“学”的环节进行过后,“评”的环节也必不可少。老师出示习作修改评价表,同学们根据本次的习作课堂进行互评与自评。因此,本次习作修改评价表不仅有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还有增值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多元评价,评价内容细分为“情感态度、合作交流、学习实践”;评价对象细分为“自我、小组、教师”,评价方式细分为“量化评价”和“评语”相结合。评语是增值性评价,让学生与自我作比较,发现自己在课堂中的成长。通过这样的多元评价,让学生们全面发展、多元发展。最后,老师可以选取优秀修改案例,进行修改前后的对比,并附上老师的小点评,汇集成文章推送到班级公众号上。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领会到习作修改之妙,也再一次让学生的成果得到展示。接下来,老师还将其他需要重点注意的方法,如人物的神态、外貌、心理等写法,通过资源推送的形式转发给学生,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修改。
在信息化时代,教学云平台给“教学评一致”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教学云平台强大的数据统计、即时反馈、智慧生成等功能,可以使“教”更加有指向性,使“学”更加有趣味性,使“评”更加有靶向性。在习作课堂,老师运用多种交互式教学平台,不断优化习作教学,提高学生写作兴趣。除了提高学生“写”的兴趣,也能利用教学云平台挖掘学生“改”的潜能。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