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是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病,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遭到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主要致病因素为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部分有先天遗传因素。该病除了使用中医辨证处方予以治疗外,还可采用一些单验方或外用药治疗。
【单方验方治疗】
1.百合、白及、百部、蛤粉各等份,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每日3次,每次3克,饭后服。适用于咯血、咳痰者。
2.煅花蕊石、蒲黄炭各9克,血余炭6克,天花粉3克。水煎服。适用于咯血痰、出血量不多的轻症者。
3.海蛤壳158克,白芍30克,大黄炭、黄芩、胆南星、薤白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咯血、咳嗽、气急者。
4.生石膏、冬瓜仁各30克,十灰丸(包)18克,金银花、海浮石、黛蛤散(包)、炙紫菀各12克,白茅根(去心)10克,黄芩、桃仁各9克,竹沥油30毫升。水煎服。适用于痰热壅肺证患者。
5.鱼腥草、金银花、冬瓜仁、生薏苡仁各30克,黄芩、象贝、桃仁各10克,桔梗、黄连、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2剂。邪热盛者,将黄连10~15克研末装入胶囊,于1天内分4次吞服。适用于反复咳嗽、吐脓痰者。
6.白及120克,海蛤粉、南天竹、百合、生白术、牡蛎各30克,参三七、蒲黄炭、杏仁、款冬花、川贝母、橘白、橘络、阿胶(烊服)、党参各15克,糯米10克。研末或制成片剂(贝壳类采用浸膏入药),每日10~15克,分2次服。适用于咳吐脓痰、咯血者。
【外用药治疗】
1.硫黄18克,冰片9克,肉桂末3克,加大蒜汁(或生姜汁)调成干糊状,敷于双足涌泉穴。也可用大蒜捣泥外敷双足涌泉穴。适用于热盛咯血者。
2.白茅根30克,大蓟、小蓟、荷叶、大黄各15克,柏叶、茜草根、牡丹皮、棕榈皮、栀子各9克,共烧成灰,加藕汁、莱菔汁各90克调和,外贴膻中穴。每日1次,3日为1个疗程。适用于热盛咯血者。
3.生大黄10克,烘干,研末,醋调成膏,用纱布包裹,敷于神阙穴,再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2~3天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适用于热盛咯血者。
4.鱼腥草、白毛夏枯草、野菊花各500克。加水后2次蒸馏,收集蒸馏液1000毫升,微温摇匀,再加入氯化钠8.5克,然后过滤,分装封口,用超声雾化仪口腔雾化吸入治疗。每次用10毫升,10次为1个疗程。
(摘编自《家庭医学》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王豪 邮编:33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