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

2024-08-19 00:00:00
摄影世界 2024年8期

劈波斩浪立神针

2023年9月28日上午,在海南莺歌海海域,我国海上首个超高温高压气田──乐东10-1气田导管架安装现场,甲板作业部班长顾海峰(左)和队友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进行拆装作业。海南日报王凯摄

记者手记

为了真实、生动记录我国海上首个超高温高压气田──乐东10-1气田进行新建导管架的安装这一历史进程,我多次随船采访,克服了海上高温、高盐、高湿、晕船、通信不畅等多重困难,与建设者同吃住,共奋战。为了不错失珍贵画面,24小时待命,随时根据施工方案变化抢抓采访时机。特别是拍摄施工人员在海面上进行导管架解缆作业时,我为了找到高角度,爬到20多米高的塔吊上,顶着风雨,一边护着相机,一边用脚撑着栏杆探出身体伺机拍摄。经过大半天的“蹲”守,最终拍到建设者在惊涛骇浪中不畏生死、攻坚克难的精彩瞬间。

躬耕毫厘守轨人

2023年1月9日,在海口站一区,铁路工人在进行轨检车高低二级病害整治作业。海口日报苏弼坤摄

记者手记

2023年1月9日凌晨,我走进海口站,用相机记录这些披星戴月的铁路工人。他们的工作开始于深夜列车停运时,他们俯下身子、趴在铁轨上,修复毫米级的偏差。他们每一个动作都分秒必争,对技术和责任心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他们用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精心守护旅客安全出行,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担当落在脚下,以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诠释一名铁路工人的初心和坚守。

万亩滩涂

2022年3月12日,在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66岁的王式军手捧着所培育的濒危植物红榄李的树苗。南海网吴兴财摄

记者手记

2022年3月,植树节即将来临,我和同事想着策划一篇关于植树节的内容。经过沟通决定拍摄种植红树具有代表性的66岁王式军老人。我们用了3天时间对王式军老人进行跟踪拍摄他日常是如何将一颗颗种子下土、发芽、抽条,长成一株可以在野外存活的红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用30多年的时光,寻找一颗种子,等一朵花开,让当时全国只剩下14棵,曾一度濒临灭绝的珍稀濒危红树植物的红榄李留在了海南的红树林中,育苗成林。如今,他仍在培育红榄李,期望着能将红榄李种到全岛,打造全国第一个红榄李湿地公园。

海南自贸港飞机维修基地业务火热

2024年5月17日,在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里的机库,海航技术旗下大新华飞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的机务维修人员对飞机进行检修。海南日报袁琛摄

记者手记

飞机和汽车一样,需要定期检修。随着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不断释放,飞机维修成本不仅大幅降低,而且会逐步形成颇具规模、技术含量高的飞机维修集群。因此除了春运和暑假的航运密集期外,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飞机维修基地总停满来自世界各地的飞机,接受定检大修、机身喷涂以及部附件维修等服务。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要去飞机维修基地进行拍摄,每次去都需要引领员带着,和其详细沟通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我获准爬到较高的地方,用俯瞰的视角拍摄到了飞机维修基地的画面。

海中寻“碳”

沉入水下。这个装置将置于海草床中,让海草在装置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在不同的时间段对装置中的海水取样,目的是探究海草床沉积物中的物质经由沉积物-水界面释放对水体中碳的贡献。海南日报张茂摄

记者手记

2023年4月,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蓝碳”项目团队来到海南陵水,开展海中寻“碳”之旅。面对宏大叙事的专题拍摄,如何做到“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是我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的摄影命题,而此次的采访拍摄,更是如此。此次,科考团队在黎安潟湖设置了25个点位,大家的重点任务是对不同时期各点位海草床的数据进行监测,同时在陆地上的海草样地取样。我一边向队员们虚心请教,了解相关科学知识,一边观察记录他们的动作、表情,精心沟通,争取每一个精彩瞬间出现时精准按下快门。长时间的坚守,认真的拍摄,“风速监测、采集土壤样本、标记海草生长、数据采集……”这些瞬间被我的镜头一一捕捉,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的“碳”路之旅,也跃然纸上。

乐东龙栖湾海洋牧场起网首批渔获

2022年11月4日,工作人员纪新和(右)和潜水员王鹏,相互配合将更多的鱼从大网中赶入小网,以提高打捞效率。海南日报王程龙摄

记者手记

我和同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海上颠簸,到达距离海岸线7海里的海南乐东龙栖湾“普盛海洋牧场1号”,遇到了“新渔民”纪新和。他为守护这片海洋牧场,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转行成了面朝大海“向渔而歌”的“新渔民”。2022年11月4日,是起网首批渔获的日子,因捕捞技术不熟练,捕鱼人员前几次撒网都没能网住鱼群。满面困惑的纪新和,为提高效率,做出一个危险又大胆的决定,跳入打捞网,挤在鱼群里,用自己的双臂、双腿,甚至自己的脑袋都用上了,将尽可能多的鱼赶入打捞网中,终于捞上了第一网渔获。“普盛海洋牧场1号”是海南省首座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也是一座国家级现代智慧海洋牧场,是海南探索现代渔业新发展之路的典型。

(本期作品由海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