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的猫科动物——猞猁

2024-08-07 00:00:00赵亮
科普天地 2024年6期
关键词:猞猁体形爬树

猞猁也叫欧亚猞猁,是猞猁属4个物种中体形最大的,成年后体重为20~30千克,体长为85~130厘米。

猞猁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山西、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在欧洲和北美洲也有分布。猞猁全身覆盖着毛,脸颊、腹部、四肢和脚底等部位的毛尤其厚,再加上相对较大的体形本身就容易保存热量,让它们有了抵御严寒的资本。大部分的猞猁都栖息在高海拔和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它们是猫科动物家族里住得最靠北的居民。

要想在极寒环境下生存,除了穿得暖,还要吃得好,毕竟这样才能及时补充热量。猞猁就恰好具备这样的身体条件。它们两耳上方分别有一撮被称为“耳簇”的毛,向上挺立又微微弯曲,看上去就像两根天线。这两根“天线”能起到扩音的作用,让猞猁听到更微小的声音,从而判断哪里有猎物。

锁定目标后,肢体就开始发挥作用了。猞猁长而有力的四肢不仅可以在雪地上跑跳自如,前短后长的腿还非常适合在最后时刻做出一跃而起的扑击动作。

和西班牙猞猁及加拿大猞猁等主要捕食鼠类、兔类等小型猎物的“亲戚”不同,猞猁有相对更大更强壮的身体,食物以中小型有蹄类动物为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狍子,其次是岩羚羊、麝,以及梅花鹿、野猪等的幼崽。在有蹄类动物减少时,它们也会把目标转向体形较小但数量更多的兔类和啮齿动物。

猞猁的视觉和听觉发达,生性谨慎,行动敏捷,善爬树能游泳。善于运动的天性赋予了猞猁在遇到天敌时迅速逃脱或爬树躲藏的能力,机敏的特点也使猞猁在遇到难以逃脱的情况时,会选择躺在地上装死蒙蔽敌人。

猞猁一般在岩缝石洞或树洞里筑巢。每年的2~4月是它们的繁殖期。猞猁的寿命为12~15年,圈养猞猁的寿命可达24年。

猞猁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森林面积破碎和缩小以及人类偷猎是猞猁濒危的主要原因。

猜你喜欢
猞猁体形爬树
会爬树的鱼——弹涂鱼
猞猁的本领
游戏社会:狼、猞猁和蚁群
现代装饰(2020年8期)2020-08-24 08:23:00
爬树
外一篇:特别的欧洲“猞猁”文化
兵器(2018年8期)2018-07-31 07:33:08
一只猞猁的成年礼
会爬树的鱼
体形:维持好更重要
狗为什么不会爬树
初为人母的着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