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基于小学低年段学生阅读素养的课后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2024-07-25 00:00:00郭燕梅吴惠锋
师道·教研 2024年7期
关键词:年段绘本课外阅读

阅读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素养。2022年版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构建以阅读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小学低年段课后服务系统,确保了学生有更多阅读时间,有效解决了“缺乏阅读时间”的难题。

一、以兴趣为导向推荐文本

文本选择是课外阅读开展的开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低年段要把握阅读的质量,故离不开推荐书目的指导,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兴趣。部编版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栏目创设了不同主题的阅读情境,根据这些主题,推荐了不同体裁的阅读书目。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笔者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段的学习目标,制定相对应的阅读推荐书单,并根据这些书单指导低年段学生在课后托管时间进行阅读。

二、以教学为目的安排课程

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后服务的作用,学校可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指向学生阅读素养培育的课程,涵盖“阅读方法指导课”“拓展延伸课”“展示交流课”三种课型,从而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首先,阅读方法指导课主要是在前半个学期开展,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比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模式呈现。“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书目大多与所在单元的主题、语文要素紧密关联。教师在课后服务中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指导时,应搭建阅读支架,以单元课文为载体,辅之以相关阅读策略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同时,以课外阅读反作用于课内阅读,形成“课内—课外—课内”的良性循环模式。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常常会因文本篇幅长、人物数量多、故事情节复杂等原因,难以建构清晰的人物、情节关系网,找出其中的联系,最终导致难以将书读“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形象化、直观化思维认知阶段,教师若能在其阅读整本书时辅以图示,学生的感知体验便能更为丰富,从而实现高效阅读,提升阅读能力。如《小鲤鱼跳龙门》讲述了在一个风景优美的乡村溪流中,群居着一群讨人喜爱的小鲤鱼。这些鱼儿在聆听鲤鱼奶奶关于鲤跃龙门的传说之后,便开始探索通往龙门的征程。虽然龙门位置险峻,但在相互支持与鼓励下,它们联袂挑战,终于跃过龙门,实现了鲤跃龙门的愿望。笔者指导学生运用流程图的方式,系统整理《小鲤鱼跃龙门》的历程,让故事线索清晰展现出来,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其次,拓展延伸课主要是在大致阅读完整本书的基础上开展。如笔者在二年级学生学完阅读单元,掌握预测的阅读技巧后,推荐学生阅读绘本《幸运的内德》。在学生将绘本前面的内容读完后,笔者就鼓励班上的学生利用自己刚学到的预测方法,续编后面的故事。为了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创作思路,笔者先引导学生,同桌两人合作续编绘本后面的故事内容,学生续编后对其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对绘本的故事内容进行个性化解读,发散自己的思维,想象内德从降落伞掉落下来的“安全”地点以及后面所遇到的事情,使得学生续编的绘本故事情节更加合理、内容更加连贯。接着播放续编作品的示范微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学以致用,同桌两人各一本四页书,分工合作,一人画幸运部分,一人画倒霉部分,以图画激发学生的思想语言,帮助学生理顺自己的创作思路,进行合理续编绘本故事。然后笔者利用希沃授课助手媒介,实时拍摄记录学生的作品,投屏展示,全班分享交流,并对学生的作品细节和整体情况进行评价。最后,笔者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完善自己作品的封面和封底,甚至给自己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标好价格。这是对学生创作的充分肯定,也可以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艺术创作的种子,逐步实现“走进来是读者,走出去是作者”的目标,在学生逐步掌握绘本阅读方法的同时,将课堂引向课外。

最后,展示交流课则是不定期开展。在展示交流课中,学生可以自由分享阅读的成果,这是一个分享快乐和享受阅读的过程。一方面,将部分学生的优秀阅读成果展示给全班看,肯定这些学生的阅读成果及其价值,以此来满足这些同学的成就感,同时也能够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组织学生相互交流阅读心得体会: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来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既可以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加深自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小狗的小房子》展示交流课中,笔者首先通过“广州智慧阅读”APP向学生展示阅读情况,表扬认真完成的同学,以此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然后向其他同学展示个别学生精彩的读书瞬间和优秀的阅读成果,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的作用,号召全班同学加入阅读的行列当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通过《小狗的小房子》的展示交流课,学生不仅能有效地阅读一本好书,而且还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一比哪个小组的阅读作业完成得更好、感受和体会说得更好、成果汇报更有新意,评比出“最佳阅读小组”和“阅读之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让他们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进而形成一股人人都阅读的良好氛围。

三、以过程为抓手进行评价

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如何了解?通常我们会以一次课外阅读测试题来看。然而,我们在尊重共性的同时也要尊重个性和差异,关注过程性材料的积累与运用。如笔者所在学校,还会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以“乐学”为目的的“阅读嘉年华”的活动。考虑到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特点,学校会制作各式各样的精美道具和色彩鲜艳的闯关展板,并利用多种装饰丰富活动现场,为学生带来新奇体验。会场设有“阅读乐园”“阅读天地”“阅读大舞台”三个项目,并设置不同的关卡,考查学生在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效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学生在“阅读乐园”中,只要跟工作人员说出自己最喜爱的三本书的名字和主要人物或者主要内容,以及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即可闯关。“阅读天地”会陈列各式健康的书籍,学生可以根据封面和目录,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读完,学生还可以在“阅读大舞台”中,向身边的同伴或者老师分享读书的乐趣,如书中的主人翁或者某个故事情节等。

低年段学生在每个关卡不同素质的表现情况,可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获得不同数量的星星,最后参与语文阅读小达人的评比。这种在游戏中进行的评价,将原来的书面检测形式调整为“游戏闯关”的活动方式,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创新。这种多种形式的阅读测评方式,关注学生在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总之,“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阅读素养的课后服务体系建设,为学生开展深层次阅读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通过在课后服务中组织开展阅读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有力举措,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的平台和时间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22年度科研课题“双减”政策背景下基于小学低年段学生阅读素养的课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22zcyj11)的成果】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年段绘本课外阅读
绘本
绘本
绘本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4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