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4-07-22 00:00:00
农村百事通 2024年7期

谷子是北方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一种杂粮作物,品种较多,耐干旱,经济价值较高。随着谷子规模化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害问题逐渐凸显。为了发挥谷子的生产潜力,应综合采用多种防治方法对谷子病虫害进行防控,实现谷子增产增收。

1.谷子锈病

谷子锈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两面产生红褐色夏孢子,触感如铁锈,故名为谷子锈病。谷子锈病会造成叶片干枯,严重时导致绝产。谷子锈病在高温潮湿、种植密度过大的情况下发病较多。

防治方法:7—8月降雨量较多,容易发生谷子锈病。因此,在8月应当注意观察谷子叶片上有无铁锈般红褐色的夏孢子。当病叶率达1%~5%时,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喷雾,间隔7~10天后酌情进行第二次用药。

2.谷子白发病

谷子白发病为一种真菌感染的病害,在谷子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症状。种子萌发时期表现为芽死,出苗至拔节期发病,叶片正面会出现黄色条纹,背面会出现白色霉层,称之为“灰背”。“灰背”病株继续发展,心叶会呈卷筒状直立,形成白尖,后续会枯死直立,田间称为“枪杆”。有些病株能抽出穗,但整穗如扫帚或者刺猬状,称为“刺猬头”。

防治方i9LiX7j15JjUY8HdAKQxA05Xt/3OlJfUJqJ4dsB3tBE=法:田间一旦发现白发病病株,要将其连根拔出并带到田外烧毁,否则白发病病菌会以卵孢子的形式在土壤或种子表面越冬。种子表面的白发病病菌可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杀灭,即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去除秕粒,晾干后播种。也可采用35%甲霜灵拌种剂按种子质量的0.2%~0.3%拌种。

3.谷瘟病

谷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谷子病害,依照侵染的部位可以分为叶瘟病和穗瘟病两种。叶瘟病初期叶片会出现暗褐色小斑点,后期会形成梭形斑,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部分有黄色晕环,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穗瘟病会造成谷穗枯死,小穗变褐、形成死码。

防治方法:如7—8月潮湿多雨,则易导致谷瘟病的发生和蔓延。从苗期开始,应注意植株下部叶片有无典型的梭形斑,初见病斑时,可选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喷雾。如果病情发展较快,间隔5~7天再喷1次药。为了有效防治穗瘟病,可在谷穗抽齐后针对穗部进行一次药剂防治。

4.谷子线虫病

谷子线虫病是谷子的主要病害,是由线虫危害引起的病害。线虫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50%~80%。线虫病主要危害谷子穗部,表现为谷子不能开花,即使开花也不能结实。由于无法灌浆,区别于健康谷穗的低垂、沉重感,感线虫病的谷穗在成熟期会翘起且谷穗很轻。

防治方法:线虫主要随种子传播,线虫在田间可存活3年。要及时将病株连根拔出并带出田外烧毁。要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禁止秸秆还田。带虫种子可在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药剂拌种方法杀死种子表面线虫。播种前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质量的0.3%拌种,避光闷种4小时,晒干后播种。

(河北 巩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