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墓碑的爱情

2024-07-05 00:00:00我是艾公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齐邦媛张大英雄

齐邦媛先生走了。2024年3月28日凌晨1时,她以100岁的高龄辞别人间。这位生于1924年的老人,在80岁时,完成了长达25万字的自传《巨流河》,记录她所经历的时代风云。

以下的故事,正是根据齐邦媛先生的记录编写而成。生者默默,死者无言。感恩先生的记录,让我们记住了那个风云时代里的英雄与战士、勇气与无畏。致敬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

1938年,20岁的辽宁青年张大飞考入了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张大飞的父亲张凤岐,本是伪满洲国沈阳县警察局局长,由于一直在私底下帮助、保护抗日地下工作者,张凤岐最终被日本人全身浇满油漆活活烧死、在广场公开处决。

背负着国恨家仇,张大飞后来流亡进入关内,他一直梦想着参加抗日、保家卫国,在进入关内后颠沛流离的日子里,张大飞最终跟着许多东北同学一起报名参军。成为中央航校的学生后,1941年,张大飞又被派往美国受训,成为第一批赴美受训的中国空军飞行员;1942年,24岁的张大飞学成归国参加抗战,加入了大名鼎鼎的“飞虎队”(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

这期间,有一个小他六岁的女孩,一直给他写信。这个女孩,就是张大飞的朋友齐振一的妹妹、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的齐邦媛。

在那个年代,能有一位作为飞行员、杀敌报国的笔友,是少女们难以想象的令人振奋的事情。起初,在齐邦媛心中,张大飞是一个大英雄、大哥哥:

“他是所有少女憧憬的那种英雄,是一个远超过普通男子、保卫家国的英雄形象,是我那样的小女生,不敢用私情去‘亵渎’的巨大形象。”

可是,在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心中,齐邦媛开始慢慢地对这位乱世中的飞行员英雄产生了许多眷恋、爱恋和思念。张大飞起初也只是把齐邦媛当妹妹看待,可他逐渐发现,在字里行间,他竟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位乖巧温柔的女孩子,尽管他们一生中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张大飞难以抑制这种情感,1943年,25岁的他,趁着部队换防的空隙,偷偷跑到重庆南开中学,去看望正在读高三、19岁的齐邦媛。后来,齐邦媛回忆起这场他们此生最后的会面:

“一九四三年四月,我们正沉浸在毕业、联考的日子里。有一天近黄昏时,一个初中女孩跑来找到我,说有人在操场上等我。我出去,看到他由梅林走过来,穿着一件很大的军雨衣。他走了一半突然站住,说:‘邦媛,你怎么一年就长这么大,这么好看了呢。’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赞美我,那种心情是忘不了的。他说,部队调防在重庆换机,七点半以前要赶回白市驿机场,只想赶来看我一眼,队友开的吉普车在校门口不熄火地等他。我跟着他往校门走,走了一半,骤雨落下,他拉着我跑到门口范孙楼,在一片屋檐下站住,把我拢进他掩盖全身戎装的大雨衣里,搂着我靠近他的胸膛。隔着军装和皮带,我听见他心跳如鼓声。只有片刻,他松手叫我快回宿舍,说:‘我必须走了。’今生,我未再见他一面。”

齐邦媛哪里会想到,这位她也爱恋着的飞行英雄,今生第一次对她的表白,竟是他们此生的永诀。

1943年下半年,齐邦媛考上了内迁到四川乐山的国立武汉大学。但她对张大飞的思念越来越深,她写信给张大飞,提出想转校到位处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原因是张大飞也驻扎在昆明附近。张大飞是惶恐的,他从心里,也爱着齐邦媛,但他知道,自己在战场上随时可能牺牲殉国,如果接受齐邦媛的爱,结果很可能反而害了她。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儿,于是,张大飞开始在信里表现出想疏远齐邦媛,对此,齐邦媛以为:

“初读时,我看不懂,以为他‘变’了。多年后才全然了解,善良如他,蓦然觉醒,要退回去扮演当年保护者、兄长角色,虽迟了一些,却阻挡了我陷入困境,实际上仍是保护了我。”

1945年,或许是感觉到自己随时有可能牺牲,张大飞将自己多年与齐邦媛的书信整理成了一个大包裹,寄给了齐邦媛的哥哥齐振一,并请他转交给齐邦媛。在给齐振一的信中,张大飞写道:

“振一:你收到此信时,我已经死了。八年前和我一起考上航校的七个人都走了。三天前,最后的好友晚上没有回航,我知道下一个就轮到我了。我祷告,我沉思,内心觉得平静。感谢你这些年来给我的友谊。感谢妈妈(齐振一、齐邦媛的母亲)这些年对我的慈爱关怀,使我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全然的漂泊中,有一个可以思念的家。也请你原谅我对邦媛的感情,既拿不起,也未早日放下。我请地勤的周先生在我死后,把邦媛这些年写的信妥当地寄回给她。……请你委婉劝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

寄出这封信后不久,1945年5月,27岁的张大飞驾驶战机从陕西安康飞往河南信阳,与日军进行决战。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的飞机,他的战机不幸被日军击中,张大飞最终以身殉国。许多年后,齐邦媛回忆起,她在张大飞牺牲一个多月后,看到张大飞的遗书的情景:

“我于(1945年)七月六日,与许多同学搭船回炎热如火炉的重庆,看到书桌上那个深绿色的军邮袋时,即使妈妈也难以分辨,我脸上流的是泪,还是汗。”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最终传来,消息传到重庆时刚好是夜晚,随后,重庆全城立刻爆发了一场胜利大狂欢。就在这热烈庆祝的时刻,起先,齐邦媛也参与了这场胜利大游行,然而,当她经过母校重庆南开中学校门口时,她马上回想起了,当初张大飞到学校看望她、将她紧紧拥在怀里的情景:

“我想到张大飞自操场上向我走来,这一瞬间,我突然感到万声俱灭,再也不能忍受推挤的人群……我一面跑,一面哭,火把早已烧尽熄了。进了家,看到满脸惊讶的妈妈,我说,‘我受不了这样的狂欢!’在昏天黑地的恸哭中,我度过了胜利夜。”

抗战胜利后,齐邦媛远渡台湾。直到1943年那场诀别整整56年后,1999年,75岁的齐邦媛终于回到南京,她特地去拜访了被砸毁后重建的抗日航空烈士公墓。在那里,在3000多位为了抗战殉国的中国空军烈士公墓中,齐邦媛在碑林里,终于找到了张大飞的名字:

“张大飞 上尉 辽宁营口人 一九一八年生 一九四五年殉职”

齐邦媛回忆说:在许多年后,在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恸哭以后,她才终于明白:“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张大飞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她始终不能忘却,那位她爱恋的英雄:“数十年间,我在世界各地,每看到那些小山,总记得,他在山风里的隘口回头看我。”

那一场诀别之后,此生,永不能忘。

摘编自《最爱历史》

猜你喜欢
齐邦媛张大英雄
送别百岁齐邦媛:我的故乡在《巨流河》
英雄犬
环球时报(2022-10-21)2022-10-21 11:21:00
张大林美术作品欣赏
重走英雄路
昆嵛(2017年2期)2017-04-07 11:03:10
张大勤
意林(2016年22期)2016-11-30 19:06:08
绛红英雄谱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5:26:35
初入武大的齐邦媛
读者(2016年21期)2016-10-17 18:16:37
祝福你那可爱的前途光明
读者(2011年5期)2011-07-04 12:07:53
祝福你那可爱的前途光明
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