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2022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高职混合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ZYB613);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行动研究课题 “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高职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研究”(KT22119);中华职业教育社2023规划委托课题“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JS2023YB33)。
" "作者简介:陈俊祥(1982—),男,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教育”新型教学模式普及应用,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融合传统面授教学和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职业院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这是落实教育部新一轮教学改革要求,推进教育数字化的举措。构建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要素包括: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数据收集、整合、分析与评估;反馈与改进机制;持续改进与监督;信息技术提升与培训。优化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高职院校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厘清混合式教学质量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思路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成效的有力抓手;组织混合式教学的培训与指导是保障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保障良好的技术设备和网络环境支持是高职院校革新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40" " " " " "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4) 05-0037-04
我国对教育信息化、数字化高度重视,国发〔2019〕4 号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的出台,使得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产教融合,重视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教职成〔2020〕7号文件关于“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10月发布的《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课堂革命”“三教改革”。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在线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资源”“在线批改作业”等,已经成为众多高职院校的标配。[1]
混合式教学( blended learning) 是面授与在线学习的有机融合。面授的口头交际与在线书面交际融合在一起,把两种学习方式的优势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学习体验,与语境和预期的教育目的相一致。[2]在高职院校中,混合式教学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对于教师而言,在个人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教师教学设计和管理能力、教师的协作和沟通能力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等方面产生了正向作用。对于学生而言,混合式教学提升了他们的学习体验,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了他们的个性化学习路径,培养了他们的相互协作与互动能力。借助混合式教学,高职院校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并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目前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在于通过评价教学过程和结果,学校可以收集和分析线上学习平台的数据,例如学生参与度、讨论质量、作业评价等,从中获取有关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反馈等有价值的内容,帮助学校评估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优劣,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为教师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课程创新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改进,提供更具吸引力和适应性的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虽然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一是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制定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是评价体系的基础。然而,在混合式教学中,评估指标可能因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而变得更加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学习成果、学生参与度、教师表现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和调整。二是缺乏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可能涉及多种形式,如在线作业、项目报告、小组活动等。然而,目前缺乏合理且有效的数据收集与评估方法,难以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表现形式实现快速、准确地整体评估,这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成果未得到准确衡量,从而影响到评价教学质量的有效性。三是教师培训和指导不足的问题。混合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相关的技术和教学能力,熟悉教育技术工具,掌握在线教学方法和策略。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可能没有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指导来帮助教师适应混合式教学环境,并掌握有效的评价手段和工具。四是技术设备和网络环境的限制问题。混合式教学离不开技术设备和平台的支持,包括网络、教学软件和硬件等,但有些地区的学校可能面临设备老旧、网络不稳定、教学软件资源更新滞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混合式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质量评价的有效实施。正确应对这些问题需要高职院校与相关部门、教师和技术人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和策略。同时,也需要关注国内外先进经验,借鉴成功的案例,不断优化和完善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二、构建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要素
高职院校构建全面、科学的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全面掌握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校管理决策过程中,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一)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设定明确的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是构建有效的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一步,主要考虑教学目标与标准,确定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二)数据收集、整合、分析与评估
在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中,数据收集与分析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机制,收集包括学生行为数据、学习成果数据、教学活动数据等多维度数据。同时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数据,如学生问卷调查、督学专家对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课堂评价数据、课堂录像评估等,以获得全面、准确的教学数据。对收集到的教学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学习情况中潜在的模式、趋势和问题,形成具有可视化效果的报告,呈现数据分析结果和评估结论,为决策制定提供依据。常用方法有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
(三)反馈与改进机制
建立质量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校管理部门、教师和学生,建立管理部门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管理部门与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渠道,支持他们对评估结果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和改进意愿。
(四)持续改进与监督
持续改进是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定期审查和评估评价系统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技术和方法,以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演变,探索更有效的评估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水平。
(五)信息技术提升与培训
不断开发适应性强的评价工具和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个性化警示机制、个性化智能推荐和建议等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源支持和培训,使他们能够适应混合式教学环境并有效地利用教学工具和平台。
三、优化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方法与策略
(一)优化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高职院校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重要举措
高职院校必须明确指标体系架构,结合标准适时补充具体的指标描述和评估内容,以满足实际教学持续改进质量的需求,如表2所示:
(二)厘清混合式教学质量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思路是高职院校提升教学成效的有力抓手
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是通过优化数据收集和整合方式,并选择综合分析和评估方法来提升教师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动态过程,如表3所示:
(三)组织混合式教学的培训与指导是保障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高职院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是帮助其提升教学能力和适应新型教学环境的保障。混合式教学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熟悉新的教育技术和工具,设计有效的在线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体验,也能促进教师持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新趋势,如表4所示:
(四)保障良好的技术设备和网络环境支持是高职院校革新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随着数字化教育的普及,依赖于技术设备和互联网连接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现实,搞好教学网络资源生态环境建设也是必然趋势,这是一项长期而繁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现实发展需要,还要兼顾长远发展需求。在硬件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设备配置标准,加强后期设备管理维护与更新。在软件建设方面,重视建设也不能忽略应用管理的需求,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购买科学性、系统性、交互性、兼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教学资源软件和平台资源,鼓励教师自建教学平台和资源,学校配套技术支持和服务。
四、对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模式的转变,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混合式教学的普及和不断创新、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能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质量保障,并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
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越来越完善和精细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评价体系将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估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学习成果。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科的特点,评价指标和标准也会得到更好的量化和个性化设计。这样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
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促进教学研究与创新。评价体系可以为教师和学校提供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用于分析和研究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有效性。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和研究者可以进行教学改进和教育研究,推动教育模式不断创新。同时,评价体系也会促使教师积极探索适应混合式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和工具,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
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通过评价体系,学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确定个人的学习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评价体系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持续反思和改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这样,学生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学习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将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借助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教师也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这种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循环机制将推动高职院校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还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相结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智能化评价工具和系统将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这将进一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为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的评估和改进提供更加便捷和精细的支持。
总之,通过构建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和学校的竞争力。同时,质量评价体系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地融入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科技手段,与时俱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玉清.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调查研究——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 科研教育, 2023(06):39-40.
[2]Garrison D.R.&Vaughan N. D. Blend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Framework,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M].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8.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