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抗抑郁焦虑的诸多方法中,运动总是被提及,其效果更是被众多科学研究所证实。但不同人群选择哪一种运动最管用呢?近日,《英国医学杂志》发布的一项重磅研究显示,步行、瑜伽、慢跑和力量训练等运动方式,在对抗抑郁方面,效果堪比心理治疗。
结合研究结果,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苏浩针对不同人群,推荐不同运动。
青年女性:瑜伽、力量训练
对职场女性来说,紧张的工作节奏容易造成久坐、慢性疲劳、精神萎靡,长期失眠、加班、熬夜,更加重了抑郁情况。
女性在感到精神压力大时,不妨试试瑜伽,通过肌肉的拉伸和呼吸配合,让自己从紧绷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身心得到充分舒展。
有条件的女性,可以走进健身房学习搏击、哑铃等力量训练,或在家中练习深蹲、跨步、俯卧撑等动作。
也可将运动融入生活,比如工作一小时起来运动5分钟,箭步蹲、俯卧撑、广播体操等都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运动,不仅能使僵硬的肌肉得到放松,缓解腰酸背痛,还能使大脑得到短暂休息、精神饱满振奋。
青年男性:慢跑、力量训练、间歇性训练
对男性来说,独自运动似乎更适合他们。当焦躁不安、沮丧、抑郁时,男青年不妨去户外跑步或骑行,既能缓解紧张情绪,阳光照射还能降低抑郁风险,户外风景的变化也能使心情平复下来。
此外,力量训练能使肌肉更加强壮有力,建立自信心。青年男性至少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及2天以上的全身肌肉强化力量训练。
儿童青少年:体操、球类运动、骑自行车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重要阶段,但失眠、抑郁、焦虑、社交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困扰着不少青少年,运动可以有效帮助他们缓解不良情绪,焕发青春活力。
建议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锻炼,如健美操、骑自行车,提高身体灵活性,促进身体各个方面的成长。同时,还可增加一些竞争性或对抗性的运动,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增强反应能力,可振奋精神,结束后会有一定的疲劳感,更易进入深度睡眠。
老年人群:抗阻运动、舞蹈、气功、太极拳
纾解老年抑郁的运动处方要从身心两方面来考虑,兼具社交性和健身性。
老年人可以走进公园、广场,邀上老朋友跳跳广场舞、练练气功、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都不错;预防跌倒等意外,需要加强力量训练,例如使用哑铃或弹力带进行单臂推举、双臂前推等上肢力量训练;锻炼下肢力量可进行动态半蹲、双脚提踵、双腿臀桥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