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教学立德树人研究

2024-05-24 23:46:38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3期
关键词:树人英语课程立德

张 威

(长春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关键在于立德”[1],为新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思政教育是“立德”的主阵地,而课程思政是当前思政教育的重要形式。国家层面要求“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2],有力推进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交叉融合。英语课程贯穿于各个学段,且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双重属性,蕴藏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从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强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教学立德树人工作,切实发挥好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特征与属性

课程思政是相对于思政课程的概念,指依托课程教学的思政教育,具体而言,便是以发挥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为目标,借助各种方法赋予课程教学思政教育色彩的教育行为。作为新型的思政教育模式,课程思政的特征主要有三点:第一,协同性。课程思政注重其他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协同性是课程思政的基本属性。第二,层次性。课程思政使各类课程均能成为思政教育的工具,而不同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定位与作用有很大的差别,如历史、文学、音乐等人文课程,是课程思政的核心课程,其他课程则是课程思政的外围课程。因此,从课程定位出发开展课程思政,成为保证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条件。第三,长期性。人才培养没有终点,思政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处于不断优化、完善的状态中。课程思政也具有长期性特点。要从课程思政的长期性特点出发,在动态发展中持续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

课程思政的属性主要有三点:首先,课程思政是一种独特的思政教育理念。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专业教育仅注重学生专业能力、专业素养的培养,不重视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则从理念上变革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以二者的协同开展、共同促进为基本理念。其次,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的思政教育方法。课程思政兼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内容,从世界观的角度而言,课程思政认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扶持。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课程思政在不同课程中有通用的、一般性的教育方法,最为典型的便是在课程内容中发掘思政教育元素。最后,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的育人方式。课程思政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归根到底要服务于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教学立德树人的要求

(一)聚焦立德树人宗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教学要聚焦立德树人宗旨,依托英语课程思政,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首先,以英语课程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以往,思政教育主要依附于思政理论课教学。学生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具象思维为主,对思政教育缺乏亲近感,甚至将思政教育等同于“说教”。要通过英语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融入英语课程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如语言训练活动、课外探究活动,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其次,以课程思政凸显英语课程的价值理性。任何课程均有工具理性、价值理性,传统英语教学存在着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问题,弱化了英语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要通过英语课程思政发挥思政教育对英语课程教学的价值引导作用,彰显英语课程的价值理性[3]。

(二)对接英语核心素养

课程思政面向所有课程,要求发挥各门课程在思政教育中的协同作用。不同课程学科属性有别,在课程思政中的定位也有很大的差异。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最能体现课程的本质特征。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教学立德树人要对接英语核心素养。作为语言类课程,语言能力是英语课程最基本的核心素养。课程思政要和语言活动结合起来,将思政教育嵌入听、说、读、写语言活动中。比如围绕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设计对话交流活动,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英语课程兼有工具性、文化性双重属性,文化品格同样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要着眼英语课程的文化属性,一方面,将文化教育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让学生通过语言感悟英语国家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平等意识、文化包容观念,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将中华文化融入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

(三)重构英语教学规划

教学规划是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导向性作用。课程思政的提出,赋予英语课程新的职责,原有的教学规划已不适用。因此,要重构英语教学规划。首先,编制英语教学总体方案。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从课程思政角度出发,编制英语教学总体方案,将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紧密融合起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型教学格局。其次,明确英语教学的阶段性任务。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教学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性任务,难以一蹴而就。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将英语课程思政分为若干个阶段,明确各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并做好不同阶段教学活动的衔接,推动英语课程思政有条不紊地开展。最后,不断优化教学规划。课程思政理念下的英语教学与传统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差别,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具备教学反思意识,能够及时归纳总结英语课程思政的成绩、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规划。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教学立德树人的路径

(一)以思政元素发掘为前提

思政元素为具有思政教育价值的元素,广泛分布于各门课程中,英语课程中思政元素尤为丰富[4]。因此,发掘思政元素成为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教学立德树人的前提。首先,加强教材分析,提炼思政元素。教材是英语教学的主要资源,思政元素内蕴于教材中。应从立德树人角度出发,对英语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将散见于各单元、各语篇的思政元素提炼出来。以“Business Communication”为例,本课围绕商务交流开展,涉及大量商务礼仪内容,可将礼仪作为思政元素。其次,立足分析结果,聚合思政元素。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具有分散性,对课程思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做好思政元素的整理与聚合工作,将属于同一类型的思政元素归纳起来,为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将honest、friendly、modest、tolerant等元素聚合为个人品德。最后,聚焦时代精神,丰富元素内涵。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多围绕单元主题开展,内涵较为单一,育人价值有限。应聚焦时代精神,对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创造性解读,使其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比如,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时代热点嵌入思政元素中。

(二)以课程资源开发为重点

课程思政以最大限度发挥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为目标,然而仅凭教材中有限的思政元素难以充分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高德毅等在“发掘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入说”,即“将思政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5]。根据当前的课程管理体制,英语课程涵盖国家、地方、校本三类,而紧扣学生学情与发展诉求,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是推动英语教学深入开展的内在要求。因此,要将课程资源开发作为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教学立德树人的重点,紧扣英语课程的属性、特点以及思政教育的目标,做好新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工作。举例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概念,也是当前思政教育的热点。英语语篇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为数不少,如“China Daily Global”中的“China’s path to modernization unique”。该文从五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涉及for a huge population、aims at common prosperity for every one、follows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等主题,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意蕴,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三)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关键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而教学方法是影响课程思政质量的重要因素[6]。因此,要将教学方法创新作为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教学立德树人的关键。首先,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推动课程教学从传统的线下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应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在教学导入环节,依托多媒体,向学生展现我国在high-speed rail、Manned Space Flight、lunar probe、quantum communication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也可根据单元主题开发微课资源,将微课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中,供学生课前自学,构建课程思政的翻转课堂模式。其次,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是英语教学中的典型问题,也对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带来了负面影响。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围绕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让学生搜集资料,撰写一篇演讲词,或者围绕时代热点,如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让学生开展情境对话。

(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7]。课程思政的提出,既为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指明了方向,也对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教学立德树人的保障。首先,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方案。课程思政不仅需要英语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也需要英语教师具有思政教育的意识和素质。要组织专家、学者,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内容,推动英语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其次,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方式。与英语教师相比,思政理论课教师有更为深厚的思政教育素养和更丰富的思政教育经验,能够为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指导。应采取一对一结合的方式,发挥好思政理论课教师对英语教师的帮扶作用,同时可组织英语教师对其他学校,特别是课程思政开展水平较高的学校观摩学习。最后,优化师资队伍考核模式。将课程思政纳入英语教师考核中,借助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科学的考核方法,全面、准确地反映英语教师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同时,依托考核结果,健全师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物质、精神的奖励,在师资队伍中形成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时代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环境的日新月异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作出调整与变革,而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变革的先导环节。课程思政既为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路径,也为英语教学融入思政教育创造了条件。对此,要从发掘思政元素、开发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资建设四个方面做好英语教学立德树人工作。

猜你喜欢
树人英语课程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现代中医药(2022年3期)2022-05-30 08:48:00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22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 03:23:10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