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响起的笛声

2024-04-29 00:00:00禾子
雪豆月读·中年级 2024年2期
关键词:骨笛贾湖舞阳县

豆苗儿们,你们好!1987年,河南省文化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贾湖骨笛出土。发布会上,公布了以时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黄翔鹏为首的测音小组的研究结果,以及测音员用一支七孔骨笛吹奏民歌《小白菜》的录音,在场的人都大为震惊。正是这场新闻发布会,让贾湖骨笛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它长什么样

贾湖骨笛出土时器型较为完整,整体呈褐色,因为石化而通体光滑晶莹。它由丹顶鹤的骨头制作而成。骨笛共有七个音孔,音孔直径一致,制作规范,形制固定,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由于骨管粗细不一,易产生音差,所以在音孔旁边还有小孔加以校正。骨笛出土前,很多人认为先秦以前只有五声的调式。而这支骨笛可以吹出标准的七声音阶,所以,贾湖骨笛的发现,对研究我国音乐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贾湖骨笛在出土前曾断为三截,断裂处的笛壁上有小孔用细线缀合。说明它在使用时曾经断裂过,后来经过精心修复又继续使用。在那个时代,制作和维修这样一支骨笛绝非易事,说明主人非常珍爱这支骨笛。专家推测,拥有骨笛者在贾湖氏族中有着特殊的身份或职业,可能是部落首领、祭司等。

它从哪儿来

贾湖骨笛1987年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

距今约9000年至7500年的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中南部的舞阳县,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的重要遗址。从1983年至今,贾湖遗址先后经历了多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骨笛就有40多支。

考古工作者在贾湖遗址发现了比较丰富的动物资源,其中就包括丹顶鹤的骨头。制作骨笛时要锯去骨节的两端,在修整好的骨管上刻画出音孔位置,然后钻孔。考古工作者还在贾湖遗址中发现一些类似钻头的工具,他们试着用这些钻头在鹤骨上手工打钻,但发现难度极大,古代先民能制造出如此精致的骨笛,可见制作者手工技术之精湛。他们到底是如何在薄薄的鹤骨上打出一个一个圆孔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猜你喜欢
骨笛贾湖舞阳县
《贾湖骨笛的“七声”研究与东亚两河的音乐文明》(插图)
中国音乐学(2022年3期)2022-10-27 09:49:36
贾湖骨笛
舞阳县审计局机关党支部 荣获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审计与理财(2021年8期)2021-09-08 15:32:39
舞阳县
贾湖骨笛
知识窗(2018年6期)2018-06-26 07:11:58
舞阳县
贾湖低处
仙鹅骨笛传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44
舞阳县博物馆藏汉画像石 汉代民众身后的理想家园
大众考古(2015年6期)2015-06-26 08:27:14
河南贾湖遗址再现八千年前骨笛
小演奏家(2014年8期)2014-11-03 10: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