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今日发生一起重大的蛋糕失窃案,一名不法份子偷偷咬了廖同学的奶油巧克力蛋糕。廖同学请来本市最著名的“三年二班超自然侦探社”帮忙调查。“三年二班超自然侦探社”根据蛋糕窃贼在现场留下的三条重要线索“蛋糕上的牙齿痕迹”“屋子里的奇怪脚印”“掉落现场的鳞片”推断:蛋糕窃贼的真实身份是一头异特龙……
多名同学对这一结果表示抗议,并要求撤销“三年二班超自然侦探社”的班会资助金。
求助
因为一次错误的判断,本社目前遭遇解散危机。现向社会各界人士求助,寻找一种能解决问题、找出盗贼的方法。
三年二班超自然侦探社
中文全称:脱氧核糖核酸
释义:存在于生命有机体细胞中的特有的生物大分子,包含着生命体特有的遗传信息。
结构:双螺旋结构
通俗的大白话:DNA就是每个人的基因链,会遗传,人体内的大部分细胞都能提取DNA。
特性:除了同卵双胞胎之外,世界上不可能出现两个DNA完全一样的人类,检测每个人的DNA信息,就能进行个体识别。
20世纪80年代前,法医一般通过血液、骨头、声波和指纹鉴定罪犯和受害者,但这些鉴定方式很难将鉴定对象与其他所有人区别开来,做出毫无争议的身份鉴定,直到“DNA指纹技术”横空出世。
“DNA指纹技术”并不是检测指纹判断嫌疑人,而是根据DNA的独特性,来识别不同的人,就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指纹那样。发明这项技术的人,是英国遗传学家亚历克·杰弗里斯。
1984年,杰弗里斯在研究遗传疾病时,猜测遗传病人的基因也许有什么特别之处,能隐藏在DNA的某一部分中不断遗传。随后,他在研究中意外发现,在DNA序列的某些区域,存在一些会重复的序列,而每个人重复的次数是不同的,就像是这个人的特殊标志。
能不能从DNA链条中提取并观察这个序列呢?杰弗里斯开始尝试寻找检测的方法。
研究过程不算漫长却非常复杂,但结果却有些意外,杰弗里斯成功提取了序列,却看到了有点类似商品条形码的图谱,不同人的DNA,检测得到的图谱条带深浅宽度各不相同,就像人的指纹一样,于是,杰弗里斯就将这个检测方法命名为“DNA指纹技术”。
“DNA指纹技术”很快就派上了用场。1985年,杰弗里斯等人利用了父母和孩子具有显示相似DNA图谱的现象,解决了一个亲子鉴定争议;1986年,“DNA指纹技术”第一次应用在刑事案件中,帮助警方找到杀害两名少女的凶手。
听说偷吃蛋糕的是大闹天宫的美猴王
我是乙,就是杀死甲的坏蛋,嘿嘿,但是我在犯罪现场留下了我的DNA信息。这可不能怪我,因为人走到哪里,都会留下DNA信息。
我是丙,负责侦破此案的警察。看到犯罪现场后,我的破案方法是:
1.进行犯罪现场DNA采集:罪犯留下的血液、唾液、毛发、骨骼或其他可提取DNA的生物信息;
2.寻找嫌疑人,采集DNA:通过口腔拭子采集每名嫌疑人的唾液、头发,与犯罪现场的DNA进行比对;
3.若两者一样,则称其指纹相配,证明该嫌疑犯就是作案的罪犯,反之则否;
4.当无法获取嫌疑人的DNA样本时,警方可以通过嫌疑人亲属的DNA进行对比,寻找嫌疑人的真实身份。
甲:感谢DNA指纹技术找到杀死我的坏蛋!
丙:瞧,有了DNA,破案就是如此简单!
乙:我错了,呜呜呜呜呜呜,我是罪有应得。
看看下面这些问题,你能答对多少?
1.DNA的全称叫什么?
A.有氧核糖运动" " B.脱氧核糖核酸" " C.脱氧无糖核桃
2.DNA的结构是什么?
A.球型结构" " B.双螺旋结构" " C.单螺旋结构
3.DNA不能用来做什么?
A.亲子鉴定" " B.确认犯罪嫌疑人" " C.偷吃同桌蛋糕
4.孩子与父母的DNA( )。
A.完全相同" " B.完全不同" " C.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5.哪里无法采集到人体的DNA?
A.血液" " " B.头发" " "C.汗液
DNA检测的理论比较复杂,但观察DNA图谱并不算困难,我们来测试一下:
请你根据左侧的DNA指纹图案,比对另外三个DNA指纹图案,找出留下DNA信息的人。
最关键的来喽!三年二班超自然侦探社采集了蛋糕上的唾液DNA信息,但3名嫌疑人都拒绝提供DNA,只好采集了他们父母的DNA信息。现在轮到你出手了,利用刚刚学会的知识,比对DNA指纹图案,找出真正的蛋糕大盗吧!
提示:子女只能继承父母各自DNA的一半!
最终的结果令人震惊,偷吃蛋糕的嫌疑人C,竟然就是廖同学自己!原来,蛋糕盗窃案是廖同学对三年二班超自然侦探社的新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