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我们一般都要做“转氨酶”这个检查,它是反映肝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被称为肝脏健康的“晴雨表”,可以通过转氨酶水平来粗略判断肝功能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有些人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就乱吃保肝药,这是不可取的。要找到它升高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转氨酶是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心肌、脑、肝、肾等组织中含量较高。人体内的转氨酶主要有谷丙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两种。ALT主要分布在肝脏,AST主要分布在心肌,正常人血清中含量很低。但当肝细胞或心肌细胞受损时,由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LT与AST释放入血,致使血清中转氨酶升高。ALT和AST检测可用于疾病的诊断鉴别以及评估肝损伤的严重程度。
ALT和AST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不同的指导意义。ALT增高是肝细胞损伤的早期指标,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例如各种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药物中毒性肝坏死等。但ALT活性的变化与肝脏的病理改变一致性较差,有些肝损害严重的患者ALT并不升高。肝细胞轻、中度损害时,AST发生较小幅度升高,或虽幅度较大但时间短暂。当多次检查发现AST增高超过ALT,往往是肝病加重的标志,提示肝病慢性化或进展性。AST可作为肝脏严重损伤和肝细胞坏死的指标,但其对肝病的诊断特异性不如ALT。临床上通常会同时测定ALT和AST活性,两者的水平改变及其比值,对肝病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判断肝炎的转归特别有价值。
很多人认为转氨酶是肝功能的代名词,转氨酶升高代表发生了肝损伤,转氨酶下降代表肝损伤减轻,其实不然。
虽然一提到肝功能人们会想到转氨酶,但转氨酶仅仅是肝脏生化检查的指标之一。反映肝功能的实验室检查指标种类很多,转氨酶只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一个指标,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其水平的高低来判断病情的好坏。要精确评估肝功能情况,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理改变、其他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评判。
除了肝细胞损伤,剧烈运动、过度劳累、饮酒、熬夜、油腻饮食、孕期等因素也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从而引起转氨酶增高,但一般增高幅度不会太大。
转氨酶下降也不一定就代表肝损伤减轻。当肝细胞大量坏死时,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下降,会出现胆红素进行性升高;同时血中转氨酶由于已经维持相当长时间的高水平,反而出现转氨酶(主要是ALT)下降的现象,称为酶胆分离。
一般来说,转氨酶偏高的常见病理性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病毒性肝炎 这是引起转氨酶增高最常见的疾病,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
2.肝硬化 尤其是肝硬化失代偿期,转氨酶会高于正常水平。
3.中毒性肝炎 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都能引起转氨酶升高,但停用这些药物后,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4.胆道疾病 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血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
5.心脏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谷丙转氨酶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均升高,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气短、浮肿。
6.其他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肝炎、甲状腺疾病、肌肉疾病等,也会有转氨酶升高的现象。
综上所述,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有许多,不仅仅是肝脏疾病可以引起,也不一定是病毒性肝炎所致;它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但需配合其他检查项目才能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评估预后。因此,请不要再谈“酶”色变了!为了您肝脏的健康,注意控制体重,保持低或中脂饮食,少食含果糖的食物或饮料,坚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