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珠单抗与GC化疗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

2024-04-22 04:17:10李亚利乔廷廷
临床误诊误治 2024年3期
关键词:贝伐珠单抗疗程

李亚利,乔廷廷,王 雪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常见类型,占比达80%,因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发展至晚期,需接受化疗,但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20%[1-3]。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贝伐珠单抗在肺癌、大肠癌、卵巢癌等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靶向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已成为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案[4]。但贝伐珠单抗药价昂贵,患者经济负担重,联合治疗方案效果及成本获益存在争议。目前,关于贝伐珠单抗治疗NSCLC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分析贝伐珠单抗联合GC化疗方案(顺铂+吉西他滨)治疗晚期NSCLC的效果及药物经济学,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86例晚期NSCLC。纳入标准:符合《现代肿瘤学》[5]中诊断标准,经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确诊为晚期NSCLC;TNM分期为Ⅳ期;首次接受规范抗肿瘤治疗;Karnofsky功能状态量表≥60分;诊疗清单及路径详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类疾病、视听功能障碍等无法正常交流者;存在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者;合并严重感染者;合并免疫缺陷者;同时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造血功能障碍者;治疗期间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而转变治疗方案者;转院、失访者;治疗期间病亡者;未完成既定治疗方案者;自愿放弃治疗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批件号:K202302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期间进行健康知识讲解及心理疏导,并据病情给予抗感染、止吐等处理。1)对照组给予GC化疗方案,第1~3天,予顺铂[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批号:H20073652]25 mg/m2静脉滴注,1/d;第1、8天,予吉西他滨(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H20040958)1 000~1 200 mg/m2静脉滴注;21 d为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2)观察组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GC化疗方案,GC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并于化疗第1天治疗结束后予贝伐珠单抗(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S20190040)7.5 mg/kg静脉滴注,每个化疗疗程给药1次,连续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疗效:依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1.1版[6]评估治疗后的效果,其中完全缓解为治疗3个疗程后原有肿瘤消失,持续时间>1个月,且无新病灶;部分缓解为治疗后原有肿瘤体积减小>50%,且无新病灶;疾病稳定为治疗后肿瘤体积减小25%~50%,且无新病灶;疾病进展为治疗后肿瘤体积减小<25%,甚至增大,或出现新病灶。客观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总例数×100%。

2)生化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个疗程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15 min,半径10 cm,分离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试剂盒购自上海帛科生物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试剂盒购自美国GB公司。

3)毒副反应:参照NCI-CTC毒性分级标准[7]将脱发、胃肠道反应、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肝脏毒性、白细胞减少、神经毒性由轻到重评为Ⅰ~Ⅳ级。

4)治疗总成本及成本-效果分析:收集患者住院期间药费(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费用)、实验室检查费、治疗处置费,三者总费用记为总成本,客观缓解率记为总效果,成本-效果比(C/E)=总成本/总效果。将成本下降15%进行敏感性分析,即2组总费用均降低15%,总效果不变,再次计算C/E,记为△C/△E,随后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肿瘤标志物比较

2组血清CEA、CA125及NSE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个疗程,2组血清CEA、CA125及NSE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2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比较

2.2 血清VEGF、bFGF比较

2组血清VEGF、bFGF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个疗程,2组血清VEGF、bFGF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2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清VEGF、bFGF比较

2.3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疾病进展3例、疾病稳定15例、部分缓解25例,客观缓解率58.14%(25/43),疾病控制率93.02%(40/43);对照组疾病进展12例、疾病稳定17例、部分缓解14例,客观缓解率32.56%(14/43),疾病控制率72.09%(31/43)。观察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2.4 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各项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表4 2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2.5 相关费用比较

观察组总成本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相关费用比较元)

2.6 成本-效果分析

观察组C/E低于对照组。由于药品费用随时变动,通过降低总成本15%的方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其分析结果与上述C/E基本相符。见表6。

表6 2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成本-效果及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3.1 疗效评价

随着对肿瘤微环境认识的深入,抗血管生长逐渐成为抗肿瘤治疗重要组成部分[8]。研究证实,血管新生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且癌细胞增生、转移及微转移病灶发展均与新生血管相关[9-10]。临床发现,VEGF、bFGF水平可反映肿瘤细胞微环境状态[11-12]。

本研究显示,治疗2、4个疗程观察组VEGF、bFGF均低于对照组,这与贝伐珠单抗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组织,起到抗血管生成作用有关。贝伐珠单抗可靶向作用于VEGF,阻断肿瘤微血管生成与迁移,从而抑制病灶生长及转移[13]。

肿瘤标志物是诊断癌症及评估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14]。CA125在正常状态下含量较低,主要存在于肿瘤细胞中,肺癌患者阳性率达44%;NSE主要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可作为NSCLC诊断标志物;CEA在正常状态下水平很低,随着肿瘤细胞增多,其水平呈上升趋势,虽不能作为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但在评估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良好应用价值[15]。冯访梅等[16]研究证实,联合CEA预测晚期NSCLC患者预后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85.19%、78.57%。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2、4个疗程CEA、CA125、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贝伐珠单抗可下调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贝伐珠单抗可提升临床疗效,与王永等[17]研究观点相似。GC化疗方案中顺铂为联合化疗方案常用药物,其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且无交叉耐药性,通过影响嘌呤、嘧啶碱基结构与功能,发挥破坏细胞膜结构、阻断癌细胞DNA复制的作用,可有效杀灭癌细胞;吉西他滨主要通过降低核苷酸还原酶活性,阻断癌细胞DNA合成路径;二者联合可增强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18]。且本研究中贝伐珠单抗能促使肿瘤血管退化丧失功能,阻止新生血管形成,还可使存活肿瘤血管保持正常状态,与GC化疗方案联合可协助药物渗透至肿瘤内部,从而提升抗肿瘤效果[19]。

3.2 药物经济学评价

本研究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成本为45 969.32元,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 346.69元,而C/E为790.67,低于对照组的901.31,提示观察组成本-效果优于对照组。但本研究为了分析联合方案治疗效果,排除有严重并发症患者,可能与临床实际存在差异,而导致结果存在偏倚。为量化潜在影响因素,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成本下调15%进行敏感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E为672.07仍低于对照组766.11,与C/E分析一致,说明此类可能偏倚并不影响最终结论。但有学者研究证实,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乳腺癌患者并未表现出成本-效果优势[20]。提示联合贝伐珠单抗的经济学价值在不同疾病中有所不同。此外,意愿支付阈值是评估治疗方案经济性价值的重要依据,参照2021年我国国民人均GDP(80 976元),以人均GDP的1~3倍为阈值[21]。而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方案总花费为45 969.32元,仍具有优势。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不同地区该治疗方案与居民意愿支付阈值可能存在矛盾,也提示临床需重视经济发展不均导致的治疗方案经济性差异,通过研究证据对各区域药物管理实施精准决策,以在不同地区实现最大经济学价值。

综上可知,贝伐珠单抗联合GC化疗方案用于晚期NSCLC患者疗效良好,可介导肿瘤血管代谢状态,调控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成本-效果较优,药物经济学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贝伐珠单抗疗程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evlimid combined with Ritux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follicular lymphoma: A meta-analysis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19del/T790M/顺式C797S突变肺腺癌1例
培美曲塞联合贝伐珠单抗对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期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治子宫脱垂
中老年健康(2015年8期)2015-05-30 23:28:06
传染性软疣
大家健康(2014年8期)2015-04-30 02:58:50
西妥昔单抗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观察
贝伐珠单抗长期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9个月的病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