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汐
視障人士出行靠什么?导盲棍?这是个好帮手,可导盲棍不能辨别方向,一步走偏就可能摔跟头。视障人士出行也经常走盲道,然而盲道存在提示不准确、被占用、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导盲犬则价格贵而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最容易被拒绝,许多视障人士都已经习惯了被拒绝的感觉。
想到这些,我就很难过,我要是能发明一个帮助视障人士行走的辅助工具就好了。因此我大量查阅资料,看到了一则新闻,是一个利用声音进行提示红绿灯例子。
目前,专门为视障人士设置的红绿灯提示音装置有两种:第一种是视障人士通过语音提示信号灯发出的蜂鸣音来判断什么时候通行,第二种是直接语音播报“红灯”或“绿灯”。
如果设计一个图像识别的装置,具备在视障人士行走的时候进行距离提醒、方向指引、物品提示等功能,通过语音给他们提醒,这样对于他们的出行就更好了。我一直在寻找解决办法,却一直没有得到好的答案。在一次和爸妈逛超市进行扫码付款的时候,我听到“支付XXX元”,立马想到能不能利用二维码帮助视障人士辅助行走?在咨询老师后,我得到了肯定。
最终,我设计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盲人特殊区域出行智能语音辅助装置,这个装置区别于简单的测距播报和盲道指向性不足,能根据某些特殊区域(商场、医院、车站、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及危险位置)所预设的方位二维码进行图像识别,并提前进行相应语音提醒,具有安全针对性;可用于家庭或者工作环境,对物品进行标签识别,可以极大提高生活便利;学习功能强大、操作简单、识别率高,而且小巧、轻便,能大大改善视障人士的生活质量,真是太有意义了。
这个装置研究和制作的过程,不仅使我对日常生活、周边环境的观察有了新的视角,还培养了我对它们强烈的改造意识;同时,在做事方面,也让我学会了精益求精,不仅要“做”,还要多“想”,尽可能把一切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