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无人机植保技术” 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4-03-20 06:46:36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植保思政专业

任 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 沙坪坝 401331)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20 年6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2]。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的快速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还需要良好的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需发挥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将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本文在研究理工科专业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无人机植保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了基于专业课程特色的课程思政实施思路和实践路径。

1 “无人机植保技术” 课程内容及现状

1.1 课程内容。“无人机植保技术”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行业应用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我国主要农作物常见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法,植保无人机的结构系统、工作原理、操控应用、维护保养,无人机植保飞防的行业特点和组织形式等内容,课程采用任务化、模块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实际工作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以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知农爱农,吃苦耐苦,掌握主要农作物常见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法,了解无人机植保飞防的行业特点和组织形式,能够独立开展农作物病虫草害识别、无人机植保作业准备、植保无人机操控、植保无人机维护保养等任务,实现课程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衔接。

1.2 课程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大国之一,农业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农作物病草虫害防治水平对农业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人力背负式作业方式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且容易产生药害,已不能适应规模化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的需求。无人机植保施药效率是人工作业的30 倍,药雾穿透性强,可节约农药50%、节水90%,节约植保成本[3];操作人员无须长时间直接接触药剂,大大降低了中毒风险;通过搭载高像素成像单元和红外成像单元,还可对农业病虫害等进行监测。国务院于2018年12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农业航空,规范和促进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4];很多省份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及将植保无人机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等,促进了无人机植保行业的蓬勃发展。无人机植保已成为当前无人机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掌握无人机植保技术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成为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方面。

2 “无人机植保技术” 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思政的意识和素养有待提升。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及其内涵认知不够清晰,仅根据自己的学识经验从字面上去理解,导致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深入;同时,由于专业教师多为理工类专业,工作和学习经历以技术研究为主,其人文素养相对薄弱,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畏难情绪,部分专业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主观能动性不足,部分课程出现课程思政缺位。

2.2 课程思政实施主体胜任能力不足。专业课教师本身思政素养有限,不能充分挖掘课程内容所隐含的思政元素,有些教师即使可以挖掘出思政元素,但其在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点之间的融合比较生硬,甚至略显牵强。在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思政点的引出多以“宣贯式”“命令式”等方式为主,没有体现课程思政的精髓,学生在内心的接受度较低,很难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未真正起到思想育人的效果。

2.3 课程思政目标评价体系缺失。当前大部分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举措主要在于推进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环节的全覆盖,包括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方案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但对于课程思政实施后对于学生思政教育的效果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由于评价机制的缺失,教学主管部门和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无法了解,难以对现行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的科学性进行评价,无法做到持续优化。

3 “无人机植保技术” 课程思政实施思路及实践路径

3.1 “无人机植保技术”课程思政实施思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职员工均应参与其中;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课教师是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专业课是课堂教学的“主渠道”[5]。在深入分析当前“无人机植保技术”课程思政开展现状及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师能力提升、协同机制构建、思政育人开展、评价机制建立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如图1 所示。

图1 “ 无人机植保技术” 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主体,应加大对思政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力度,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路径,提高自身思政教育能力。构建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的机制,思政教师为专业教师提供政治理论指导,专业教师为课程教学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支撑。在课程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应系统挖掘各专业知识点背后所蕴含的思政元素,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类思政元素引入方法,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优化评价机制,采用既能体现差异又能满足标准的考评制度和评价体系,对课程思政的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进而指导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持续优化提升。

3.2 “无人机植保技术”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3.2.1 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理论素养和思政教育能力。专业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主体,专业课堂上课程思政的实施对于学生的思政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课程思政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点在于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专业教师需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塑造,关心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课程思政实施的能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通过自身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学习工作态度、精神风貌等方面在无形中对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产生影响。专业教师还应通过各种形式的课程思政培训或研修,提升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实施能力,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总而言之,专业教师在做好专业教学的同时,还需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将爱国主义、团队精神、工匠精神、奉献精神等素养植入学生心田,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坚定学生服务社会和造福人类的决心。

3.2.2 构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在实施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作为知识背景和专业特长迥异的两个群体,应各自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基于共同的育人目标协同配合。专业教师一般是理工科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但其政治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政治理论知识框架;思政教师多数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专业,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扎实的政治理论水平,但其自然科学素养和技术技能水平相对薄弱。应建立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共同备课的常态化机制,思政教师为专业教师提供理论指导,专业教师为思政教师提供知识支撑;通过两个群体之间充分的沟通、交流和碰撞,提炼出系统合理的思政元素体系,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融入到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过程中。

3.2.3 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使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想价值引领相结合[6];对思政元素和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与重构,将思政元素融入无人机植保技术课程的每个章节。①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是课程思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内农业现状的讲解中,通过讲解我国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20%的人口,创造了世界的奇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于全世界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让同学们了解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植保无人机的构造及原理讲解时,通过介绍我国无人机制造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从“跟跑”到“并驾齐驱”再到“弯道超车”的发展历程,以深圳大疆、广州极飞、无锡汉和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族无人机企业在该领域所取的领头羊地位,激发学生对于我国工业发展的信心,塑造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②爱农情怀。结合农业飞防作业概述和飞防经验与案例,引入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通过视频、图片等素材向同学们展示农业农村从传统向现代变革进程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农业机械化的重要领域,植保无人机喷药等将逐步替代传统人力背负作业,将来的农民是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使学生对职业农民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知识和素养。③团队精神。在常见病虫草害识别教学中,通过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首先在线上学习某一虫害的识别,然后在课堂上分配小组任务,把不同类型的昆虫按照特征分类,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齐心协力,既要分工又要协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植保无人机的安全作业和飞防经验与案例教学中,通过分享无人机安全操作及植保飞防任务开展过程中团队成员的分工协作对于安全、高效地完成作业任务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④刻苦钻研。在常见病虫草害识别及化学防治教学中,病虫草害种类繁多,知识琐碎,农药名录多且抽象,学生学到这些章节时未免感觉枯燥乏味。在飞防经验与案例教学中,在平原、丘陵、山地等各种地貌开展无人机植保飞防时需面临的问题复杂而多样,需要学生倾注更多精力,步步为营,持之以恒。通过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分门别类扎扎实实地学,每天学习一部分,不断坚持,日积月累,才会学有所成。⑤生态环保。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农作物产量,需要依靠农药来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而农药使用不当或者过量使用,甚至滥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在教学过程中,列举农药使用不当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方面的污染,播放农药包装随地丢弃的微视频,启发学生重视农药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教育学生在开展化学防治前要充分评估防治措施对环境的影响,采用综合防控措施,尽可能将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⑥安全作业。在常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教学过程中,在互联网上选取农药对施药者危害的视频片段供学生学习分析,课堂上可用案例教学法融入农药使用致人畜中毒、作物药害等安全事故,说明无人机植保作业安全生产的形势非常严峻,施药过程不仅要保护自身的人身安全,同时也要考虑农药对牲畜、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在植保无人机的安全作业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分享由于不规范操作植保无人机而导致的炸机、伤人等案例,教育学生在操作无人机时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确保人员、设备安全。⑦工匠精神。在飞防经验与案例教学中,凸显农药减量增效、精准科学施药的“工匠精神”,当前农业生产中,因农残超标、环境污染、农药施用不精准而造成农药利用率低,防治效果不好等一直都是植保技术的“瓶颈”,如何使用最少的农药并保证粮食高质高产,同时把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是一名无人机植保技术人员应有的技术水平。在植保无人机的构造及原理、维护与保养教学环节中,通过向学生分享技能水平的高低对于施药效果和维修质量的重要影响,启发学生不断提升技术技能水平,追求卓越,把精益求精的理念灌输给学生,给学生树立能工巧匠的标杆,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⑧遵纪守法。国务院第725 号令《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中明确了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职责与管理办法[7],通过向学生分享部分无人机植保飞防企业由于不遵守相关法律规范而产生纠纷的视频素材,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单纯逐利而枉顾消费者利益是严重丧失职业道德的行为,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在开展植保无人机的安全作业及维护保养教学中,向同学们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对植保无人机安全作业、维修的要求,分享由于不准守法规规范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自觉约束自身的行为。

在课程思政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个性化教学、实践化教学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热情,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将思政元素采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直观展示。同时,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灵活运用引经据典式、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形渗透式、互动讨论式等思政元素引入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更适合线下面对面传授与交流,在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同时,应确保线下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眼神与肢体动作的交流,更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受到激励与鼓舞。

3.2.4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和评价机制。课程思政的考核和评价对于检验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指导课程思政实施方法的优化和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积极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品质,其实施的效果在于思想层面,因而其评价和考核方法与传统课程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应根据具体的专业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有针对性地选取指标进行评价,不宜使用过多的量化指标;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讨论、调查问卷等形式,同时注重过程评价而非唯结果论。教学管理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对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有效评价和监督,考评机制应以实施效果为导向,具备完善的基础指标,同时为不同专业课程间的内容差异预留空间。

4 结语

通过推动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和思政育人功能的各项举措实施落地,使学生的价值素养、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全面发展;应结合课程内容和思政要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真正实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更新思政元素和思政内容[8]。专业课教师应发挥在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出具有爱国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植保思政专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广西植保(2021年4期)2022-01-06 07:55:00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