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玲
国外1988年提出了智慧课堂的概念,距今35年,在信息化时代下,各国学者对于智慧课堂的理论和实践依然保持高度关注。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了解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资源共享。我国智慧课堂提出是2008年后逐渐增多。以中国知网为例进行资料检索可以发现,2008年至2022年,共检索到297条以“小学英语智慧课堂”为题的文献,表明我国小学英语智慧课堂的探索还是比较缺乏。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所谓“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课堂。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教育行业也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傳统教学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而通过智能系统对教育过程进行管理,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提高学习效率。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实现提质减负,现代化信息技术是最佳辅助手段。课题组对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性的初探。并尝试提出了3P教学模式。
一、设置Prepositional Learning,唤醒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利用智慧手段,开展前置性学习,唤醒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前置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置环节,具有提升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快速适应课堂节奏的有效学习策略,前置性学习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前置性学习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的前置性教学内容设置将唤醒学生的已有学习能力,激发潜能,激活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生质变的效果。但由于课堂学习的主体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前置性学习往往容易被忽略,传统课堂即使注重前置性学习,模式一般是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发布预习学案,教师在上新授课前大多时候不能及时批改学案亦或是不注重效果检查,只能按照预设教学程序进行新授课讲授。创新的智慧课堂很好地解决了不能在课前及时获取学生预习效果的缺点,通过及时的数据反馈,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获取问题的本源,,从而有效地调整教学策略,使课堂更高效。
如教科版三年级上册Unit 9 Is it a cat?对话课,本课时的重难点为理解一般疑问句的构成及用法,教师进行了前置性学习与非前置性学习的对比。教师在A班前置性环节发布了一个一般疑问句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看完微课,观察一般疑问句的构成并完成练习。学生的元认知为陈述句It is ...的构成形式。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积极思考,发现了一般疑问句的构成法,激活了学生潜在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前置性学习的班级题目完成准确率为98.44%,非前置性学习的班级准确率87.49%,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通过有目的的前置性学习,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思维品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教师根据智能反馈,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讲解时间进行及时的减时处理,避免过多地重复讲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内容的深度方面也可以适当提高,设计更加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目标以及内容。
此外,前置性学习的智能手段非常丰富。可以利用平板的录音功能,发布跟读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跟读的次数,达到学前先熟悉单词读音,学时快速掌握单词的效果,在前置性学习中实现按需选择的个性化学习。
二、设置Purposeful Practice,检测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中指出,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体现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英语核心素养包含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是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知识以及各种策略,参与语言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品质指人的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这两个能力的培养都包含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因此,注重培养和检测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及时调整课堂策略非常重要。对于小学英语教育,由于学习者年龄较小的特点,学习主体缺乏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善于及时总结自身学习知识点的薄弱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完全掌握所学知识较为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的障碍、诊断问题解决的效果、获取问题解决的反馈、及时调整问题解决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以教科版三年级下册Unit 10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为例,学生在学习了课文后,经常会混淆there are 以及they are 的用法。通过课堂学习,教师通过智能平板检测发现97.5%的学生都能掌握这两个短语的中文意思。但是,把他们放进句子进行实践运用的时候,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平均只有87.6%左右,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学习理解并不等于可以应用实践,因此,教师根据错误率统计,错误名单反馈等信息,马上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对错误率高的题型进行反复讲解,个性化推送相应练习,帮助还没掌握的学生进行掌握性练习。
三、设置Post-class consolidation,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021年,“双减”政策全面推进,要求课后作业要遵循教育规律,提升作业的精准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英语课后练习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巩固,亦是对英语课堂的小结与延伸。双减后的作业布置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减量不减质,减负又提质。因此,智能作业的补充能够有效地补充传统作业的不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互动性以及参与度。
以教科版四年级上册Unit 5 Let me show you our new school为例,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My school”,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需要掌握与school相关的各种场所类单词、介绍校园位置的相关句型以及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校园的情怀。因此,在本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进行一次校园开心游,用心感受校园的美,并用平板电脑拍摄自己觉得最值得记录的地方并保存到作品库,然后利用老师所提供的语言支架对这个地方进行描述。从而提高学生的爱校情怀。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语言支架,对学校首先进行一个整体的描述,然后描述了自己最喜爱的一个场所,并表达自己对学校的情感,最后寄语自己的母校并录音上传。培养了学生学会感恩,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把这种优秀的道德情感内化成自己的品质与习惯。
智慧课堂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程度提供了参考,为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衡量的标准,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推送依据,为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