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课程资源对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探析

2024-02-24 00:26:49管开封
师道·教研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中学生法治

管开封

我们课题组梳理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现110多次。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概念构建知识网络,围绕主干知识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多路径的活化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资源,以此来达成和提升初中生的文化认同的课程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价值定位。

一、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中华优秀内容的分析

1.教材中外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着的非常多的中华优秀内容,许多传统风俗、道德价值观念、审美品质、传统故事、文化习俗等,都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传统道德与美德,其作为优秀中华优秀的根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外显的内容,是供学生进行学习、体会、感悟的重要素材。

2.教材中内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内容非常多,比重较大,为学生展示了各类忧国忧民或保家卫国的案例,向中学生传达爱国、爱家的情怀。其次,社会关爱在教材中的表现形式较多,如理解他人、关心社会、时事热点等等,引导中学生树立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农民的尊重、对自然的保护等品质以及培育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体主义精神等。最后,人格修养也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体现在对中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的培育上,通过展示各类奋发向上、不懈奋斗、诚实守信、积极处世等的案例来进行引导教育,见贤思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路径

1.活化利用课程资源。首先,重视教材内容,对其引领意义和教育价值进行挖掘,有效呈现出来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其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还必须要结合教材中隐含的优秀中华优秀进行开发利用,挖掘人文内涵与教育思想,组织各类合适的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创设真实情境,启发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悟。例如,七上教材资源涉及“慎独”的内涵和要求,教材通过讲述“杨震慎独”的古代故事,引导学生欣赏、认同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止于至善”的人生境界。

2.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我国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哲理、为人处世的经验等,尤其是我国的古代文化,关于道德的诗词、服饰、器具文化等数不胜数。而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时至今日仍旧能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指明方向,成为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对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融合,将各类经典故事、历史文化现象、中华优秀元素等引入到课堂中来。例如,在教学“崇尚法治精神”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以及古代代表“法”的神兽獬豸,向学生传递关于獬豸的故事,讲解法学祖师张汤等的故事。或者在教学“社会生活讲道德”的时候,引导学生分享或者情景剧演绎与诚实守信、以礼待人等的故事,如程门立雪、一诺千金等。

3.打造体验式的校内外融课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体验式的角度来展开教学设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并选择一些可行的、具备实操性的中华优秀内容来进行设计,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化的实践研究和体验,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感触融入其中,或进行分析思考,或进行探究分享、互动体验,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效果,保证学习收获。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来进行设计,组织体验活动,如孝亲尊长、诚實守信、文明有礼等,以此来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进行体验感悟。甚至,教师还可以将一些非遗技艺等本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来,也可以组织学生校外学习海珠本土文化,理解本土文化的脉络,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感知其中所包含的育人理念和丰富内涵,增进学生对本土乡情认同,自觉体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注: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活化课程资源对提升区域初中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策略研究——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为例”( 课题立项编号:GDJY-2021-A-b122)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中华中学生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中学生(2015年34期)2015-03-01 03: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