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摘 要:《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 课程在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具体开展和实施中,和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无论是对技术人才在技术职能以及职业素养上的要求,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现阶段对该类人才进行培养时,需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特别应该不断对以往的课程模式进行优化创新,探索全新的课程实施路径,从而更好地帮助技术人才实现理论以及实践上的高效统一。和传统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岗课赛证和整个新能源汽车维护以及故障诊断课程相融通,就可以实现教学质量最佳化,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该类课程的实施路径,从而全面优化课程水平。因此本文研究将主要围绕岗课赛证出发,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探索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此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维护与故障诊断 岗课赛证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1 引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得我国交通行业不断优化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出现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要想加大这类汽车的推广和普及,就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开设专门的课程进行指导教学,通过开展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程,从而真正为该领域培养高质量的综合性人才,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和综合素养,使其可以为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具体进行课程教学阶段,应该联系社会发展形式,不断进行教学上的调整和创新,可以在该类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岗课赛证,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真正实现长久稳定发展,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2 “岗课赛证”融通内涵
当前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群课程教学在具体开展和实施中,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路径,真正将岗课赛证和整个学科建设高度结合起来,从而确保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最佳。通常情况下,岗课赛证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在于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可以将职业岗位、技能竞赛以及对应的创新创业元素相互结合,在此基础上和整个资格证书联系在一起,真正實现不同形式和内容上的深化融合,从而健全课程教学体系,确保整个教学质量达到最佳。通常情况下,岗作为课程学习的标准存在,无论是参与课程设置还是整个课程内容的选择都需要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结合工作岗位的现实需求,以此适应岗位工作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课也就是所谓的课程教学,在当前这一社会环境下,借助和利用对课程本身的优化创新,可以真正向社会以及企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确保这些人才在技能以及综合素养上都可以达到时代要求,从而为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赛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高端展示,它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和系统化的组织,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性质的技能竞赛,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证也就是对整个课程教学效果的检验,在这一阶段,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不同类型执业证书的考核,就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使其达到理想化的标准和效果。岗课赛证融合可以真正让整个教学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和优化,从而为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岗课赛证”融通《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程教学痛点和难点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程在现阶段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课程。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的燃油汽车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和差异,它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在高压环境下通常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而且整个电力电控原理也相对复杂,学习起来比较晦涩难懂,职业院校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尤其当自身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且基础知识没能达到一定的层级和标准时,就会降低学习兴趣。因此在现阶段内进行教学改革需要从实际出发,联系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从教学重点以及难点进行高效引导,从而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真正确保整个课程实施效果达到最佳。新能源汽车的日常维护需要更加体现出针对性和个性化特点,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汽车在进行故障诊断时,和传统的燃油汽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对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保养相关课程进行学习时,要求工作人员具备更多的技术技能,在了解新能源汽车基本构造的基础上,对运行阶段各种常见的问题进行精细化研究,从而生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结合不同的车型及时开展和实施维护以及故障诊断工作,真正将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以此确保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上的高效化流通,从而不断扩大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每一辆新能源汽车使用者在平时使用汽车的习惯上也会有所区分,这意味着现实生活中碰到的故障问题也会在细节层面表现出不同,这就需要技术人员联系生活经验以及学习的相关专业知识,对不同汽车的故障类型进行精细化判断,在此基础上切实做好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维修工作。在对技术技能类人才进行培养时,必须关注和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那么学生就很难获得岗位需要的技能,从而直接影响并限制学生日后的就业。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总是需要为特定的岗位进行服务,因此在具体进行岗位安排和设置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对工作人员的技能素养进行全方位和系统化的考察,在检查人员确保其具备对应的资格证书之后再允许其进入就业市场。但是当前整个新能源汽车维修和保养课程的教学还是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这就使得大多数学生只是单纯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有掌握岗位需要的实践经验,很难适应现阶段工作岗位的客观需求。而且在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中,相应的人才最终都需要服务于具体的工作岗位,因此从岗位设置上看,也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技能进行精细化考核,但是现实情况还是整个课程教学中无法有效的包含到专业岗位职业素养以及技能需求中。因此当前整个学科课程的教学应结合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进行规范设计,将企业典型工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从而实现课程本身和岗课赛证的高效融合,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4 课程改进途径
“岗课赛证”融通背景下,整个课程的体系在具体进行构建时,需要更加的健全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和优化课程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对应的课程体系也要进行改革升级,遵循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实现效果最佳化。在实际进行课程教学工作时教师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不断对整个课程教学路径进行调整和优化,真正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
4.1 基于“岗课赛证”融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中有关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特别应该意识到这一体系的构件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它可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真正促进新能源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高效运转。在整个专业课程的建设阶段,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岗课赛证等不同内容的高效融合都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尊重并且践行课程培养目标。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一些岗位技术要求相关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也要积极组织不同类型的竞赛活动,通过证书等相关内容的健全和完善从而不断深化课程体系。
4.2 建立“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
“岗课赛证”融合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对新能源技术人才进行培养需要结合市场经济对于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使其始终可以服务于新能源汽车维修等工作,从而真正促进新能源汽车在整个社会的长久稳定发展。要想在日后的就业中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相关技术人员需要联系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的技术需要,考取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达到岗位要求的多元化需求。当前在从事新能源换汽车维修课程教学时,也要将岗位能力需求以及证书职业需求统筹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制定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维修保养标准,不断引导和鼓励学生,使其可以在自主学习中逐步提高职业技能。除此之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应用上,也需要切实将各类赛事中的考核内容以及对应的岗位能力需求等联系起来,使其作为对应的教学内容,这样整个课程教学也就更加具备专业性和针对性,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3 创新教学方法,任务引领实施“岗赛创证”融合教学过程
传统的汽车技术人才培养阶段,有关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更加强调在理论知识上的传授,这就导致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难以实现理论以及实践活动的高效融合,这样整个教学质量自然无法达到最佳。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从领域上进行劃分,主要作为应用技能型人才出现,所以在具体从事课程授课时,教师必须关注对该类人才的综合性教育,在强化基础知识理解感悟的同时也要组织更加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汽车技术人才的专业技能,使其可以将知识内化,把理论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真正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培养并提供高质量的维修人才。例如新能源汽车在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时,涉及的内容本身就具比较繁多,对于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在故障上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因为在从事维护工作时必须具有针对性,体现出个性化特点,与此同时更是要结合现实生活中常发生的案例作为指导,引导学生结合汽车维修的现实需求完成相关任务书的制作,对制作要求加以明确。在开展和实施具体的比赛竞赛工作时,也要确保竞赛内容和要求与整个课程内容相一致,通过举办不同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比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在日后的就业中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但是比赛的设置只是单纯依靠学校很难实现,学校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场地以及资金支撑,因此这就需要在当前不断加强校企合作,通过这种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比赛机会,使其可以在竞赛中实现发展。
4.4 创新评价体系,优化考核内容
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很多课程实际上都特别注重和强调细节内容的展现,很多小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那么整个教学质量也就很难达到理想化效果,从而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当前的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化和完善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但是从以往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上看,在对该类人才进行教育工作时,主要强调在结果上的单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践参与度没有给与充足的重视,这就导致教学成果无法达到最佳。在当前岗课赛证逐渐渗透融合的背景下,有关学生的考核方式应该进行完善升级,将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高效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考核评价内容也要从不同的层面着手,不但应该关注学生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水平的学习和掌握,也要兼顾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学生日后就业提供必要的保障。在国家相关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以给与一定的加分奖励,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可以通过比赛等形式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实力,因此在进行教学考核工作时也要确保所有的考核内容和岗位需求相一致,从而实现教学质量最佳化。
5 结语
“岗课赛证”融通能给产业增值,但是要想真正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就要联系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和创新课程实施路径,岗课赛证的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深化课程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岗课 赛证”融通《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课程实施路径 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究,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了新的策略,它们的创新升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能源维护与故障诊断课程的教学实施质量,以此真正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久发展。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第五期重点课题“基于“1+X”的“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校本实践研究- 以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编号:ZCZ45),主持人:晏云威。
参考文献:
[1]刘佳庚,赵美红.职业院校融合岗位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J].电大理工,2020,No.283(02):40-43.
[2]冯帆,张俊红.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类专业“岗课赛证”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12):139-141.
[3]冯津.“岗课赛证”融通引领新能源汽车专业内涵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汽车维修与保养,2021,No.273(10):90-92.
[4]王辉.基于《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的“岗课赛证”融通的困境与改进[J].专用汽车,2022,No.306(11):108-110.
[5]朱余盛,邓荣宴.《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J].时代汽车,2022,No.379(07):100-101.
[6]张靖雯.“1+X”证书制度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岗课赛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山西青年,2022,No.634(21):120-122.
[7]冯津.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通实训环境建设实践探索与思考[J].汽车维修与保养,2023,No.292(0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