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整理/梁鸿宇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中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吹响物流行业绿色转型的“冲锋号”,已有物流园区走上“零碳”之路。日前,基于京东物流碳中和物流园区解决方案,京东西安“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获得由北京绿色交易所和华测认证(CTI)颁发的碳中和认证双证书,这也是国内首个“零碳”物流园区。
为引领更多物流园区担起物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6月17日,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供应链专委会与京东物流、施耐德电气、联合利华等联合发布了《物流园区碳中和指南》,不仅系统阐释了碳中和物流园区的顶层战略设计思路,更基于丰富的业务实践,在行业内率先提出物流园区碳中和的完整解决方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物流能耗持续上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能源消费由2010年的约2.51亿吨标准煤增至2019年的约4.39亿吨标准煤,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也由8.2%增至9%以上,预计“十四五”时期将继续呈快速上升态势。
“智慧物流园区仓内的各种作业依赖于自动化,进行出入库作业的各种机器人、AGV小车、电动叉车、自动分拣机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同时园区内的办公楼也会消耗电能,而园区内穿梭行驶的货运车辆也是‘排碳大户’。”京东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部智能园区产品负责人者文明说。
从微观上看,物流园区涉及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等供应链各环节的业务功能;从宏观上看,物流园区还兼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整合区域资源及提升产业竞争力等社会功能。
《指南》显示,实现物流园区的碳中和,一方面需要从不同排放源入手控制碳排放;另一方面,物流园区需要加大节能减排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同时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提高节能监察信息化水平。
“在京东西安‘亚一’园区,我们用绿电代替了传统的火电,通过仓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应用自主中和部分温室气体排放,剩余排放量在北京绿色交易所的支持和指导下,通过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进行了抵消。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园区设备改造,如用智能开关等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此外,用氢能源车替换了燃油车,而到2030年,我们将把京东物流使用的所有车辆都替换成新能源车。”者文明介绍道。
《指南》提出,物流园区碳中和的解决方案需要战略路径也需要核心技术支撑。在绿色能源方面,围绕物流园区能源结构转型,需具备互联互通的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的绿色能源管理体系;在能效优化方面,可利用数字场站、自动化仓储、5G端边云协同、5GAR运维、智能运输等技术;在资源循环方面,可利用共享托盘、循环包装箱、耗材智能推荐系统等;在数字化全景方面,区块链数据采集与共享、数字化全景展示能够有效助力相关数据监测。
与此同时,在绿色可持续建设中,打破“孤岛式”的单点创新,也需要携手合作伙伴探索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低碳可持续运营。京东集团副总裁王颖表示,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投入绿色可持续发展中,京东物流也将积极协同合作伙伴,充分发挥绿色一体化供应链技术优势与丰富经验,持续打造绿色低碳的供应链生态,共同促进企业、行业、社会的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