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沭宁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江苏 宿迁 223600)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高考化学中的必考内容.根据考查的知识内容,可以将实验题目分为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和实验综合等题目类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题解答能力,教师需要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有效解答实验题目.本文结合具体的题目,分析实验题目解题方法.
在此类实验题目解题中,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对实验现象中隐含的化学知识进行探究,根据题目中的描述,结合解题经验,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利用,有效解决化学实验题目[1].
图1 铜粉实验装置图
表1 铜粉与不同试剂实验表
A.在①的实验现象中,表明了O2参与到化学反应中
B.在溶液颜色中,②的颜色比①的颜色深,可能的原因是H2O2将Cu氧化成Cu2+
C.③的实验现象中,左侧水柱下降可能是因为有NO气体生成造成的
D.④中的颜色变化比③的慢,可能是因为H2O2的分解引起的
分析根据①中的试剂和实验现象分析,参与反应的物质中一定有O2这种强氧化剂,因此,A选项正确;在②的绛蓝色比①的要深,说明[Cu(NH3)4]2+的浓度更大,则H2O2使得铜离子的浓度增加,因此B选项正确;根据铜与硝酸的反应分析,可以得出C选项正确;H2O2如果发生分解,生成的O2会和NO进行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但是,在实际的实验现象中,并没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所以H2O2并没有分解,因此,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是D.
此类问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在此类题目解题时,需要分析实验的目标,了解每一步实验操作的目的,从整体对实验进行分析,理解实验原理之后,结合所学实验知识,有效解决实验问题.
例2如图2所示为实验流程图,根据此流程对二氧化锰矿粉中MnO2的含量进行测定,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2 实验流程图
A.实验中,Na2C2O4能够将MnO2还原成Mn2+
B.在滴定到终点后,溶液的颜色从无色变成浅紫色
D.如果在滴定终点时,在滴定管的尖嘴位置出现气泡,则表明所得的MnO2含量偏小
此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验步骤是否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此类习题考查的知识内容比较零散,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归纳、总结和反思,了解每一个实验操作的目的,透彻理解实验操作[2].
例3在下述实验操作中,可以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对可溶性正盐MR溶液进行测量,得出其pH为7,所以MR溶液是强酸强碱盐
B.在CO2气体中含有SO2气体,可以依次通过装有Na2CO3溶液和浓硫酸溶液的洗气瓶进行去除
C.在Mg(OH)2溶液中含有Ca(OH)2,可以加入足量的MgCl2溶液,在完全反应之后,进行过滤、洗涤,即可去除
D.在检验氯乙烷中氯原子时,可以向加入NaOH水溶液,加热之后加入AgNO3溶液进行检验
分析在此题目中,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需要学生以实验原理理解作为基础,做出准确判断.如果MR溶液是双水解程度相同的弱酸弱碱盐,溶液的pH也是7,所以A选项错误;CO2可以与Na2CO3反应,需要使用饱和的NaHCO3溶液,B选项错误;Ca(OH)2可以和MgCl2反应,生成物是Mg(OH)2,通过过滤、洗涤,可以将Ca(OH)2去除.所以C选项正确;在D选项中,需要使用过量的HNO3进行酸化处理,之后加入AgNO3溶液,因此,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是C.
此类题目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解题的难度比较大.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不断总结,通过讨论分析,掌握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例4硫脲[CS(NH2)2]是一种晶体,呈现白色或者黄色,有苦味,在80 ℃条件下,利用CaCN2与Ca(SH)2进行制取,图3是制取装置图,加热和加持装置略去.
图3 硫脲制取装置图
(1)在装置A中,a的作用是____,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作用是____.
(2)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在装置D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
(4)在制取硫脲时,还可以采用熔融NH4SCN的方式,那么检验硫氰化铵是否完全转化的方式是____.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占据着重要位置,知识内容多且杂,使实验题目比较复杂.在实验题目解答中,需要夯实学生实验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在习题训练中,掌握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