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马倩倩
近年来,南京公交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出行的理念,着力提高公交运营效率和公交出行幸福指数,为南京打造低碳先锋城市的“公交蓝”,尽全力守护着南京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南京公交积极践行“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理念,不断优化运营车辆能源结构,至目前,5800辆运营车辆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占比达95%。为了推动绿色发展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南京公交已建成143 个充电场站、充电桩1900 根,不仅保障了公交车辆的运行,还能为社会车辆提供充电服务。在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南京公交建设了“共享涂装操作间”绿岛工程,实现VOCs 超低排放,为大气污染防治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树立了标杆和典范。
随着地铁线路越开越多,公交+地铁的绿色出行方式成为市民出行首选,南京公交不断完善和优化公交线网布局,通过“补缺地铁”,构建“最后一公里”出行网络,与轨道交通形成相互补充、良好衔接的一体化格局。2023 年以来,南京公交新辟优化“最后一公里”线路50 条,总长度达7941公里,日均载客110 万人次;主城区和郊区连接线路延长首末班服务时间、加密发车班次,增大了线路服务能力;推出“响应式停站”服务线路、“小蓝鲸”微循环线,串联起周边居民区、学校、社区医院、集贸市场等场所,让市民感受到“出了地铁站、公交送到家”的便捷出行体验。南京公交还开通了13 条景区公交线路和10 余条景区接驳线路,以“互联网+交通”新思维开创定制公交“南京模式”,聚焦通勤、商务、高校、旅游需求,首创“社群拼团”众筹定制、“托底支付”商务定制等服务模式,至2023 年8 月,累计开设了359 条定制线路。
2018 年以来,南京公交主动拓展移动支付业务,全面推广支付宝、银联云闪付扫码乘车,目前非现金乘车比例已达97%以上。2019 年起,发布“南京公交在线”APP,基于车辆行驶历史数据,引入到站时间算法模型,让市民“从容等车”。2020 年,启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统筹规划信息化顶层设计,建成集监控、指挥、调度多功能于一体的“南京公交指挥控制中心”,实现对实时客运、机务保障、安全监管等公交各业态数据的移动监测、综合分析与有效利用。2022 年,基于智能网联及车辆协同技术,南京公交联合市大数据集团,成功打造南京首条“智慧公交”线路,实现道路感知、减速避让、障碍物绕行、站点精准停靠,构建全开放的智慧公交全场景创新应用。2023 年,基于5G、AI、物联网、智能算法等新技术,完成调度系统自动化升级,建立起智能化计划编制与自动排发班模型,实现了公交运营管理向标准化、智能化的转变。
近年来,南京公交聚焦“一老一小”出行服务,开展了一系列特殊群体关爱行动,助力儿童友好型和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围绕学校及周边小区接送学需求,推出5 条“求知线”,“求知线”除专门接送学生以外,还为“爷孙配”接送模式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一老一少的结伴乘车为学生父母减少了后顾之忧。南京公交自2018 年起陆续推出8 条“敬老线”,推行适老化无障碍服务,为老年乘客出行安全护航,用心服务“最美夕阳红”,提升公交适老化服务水平。南京公交还积极构建警企联合、衔接有序的守护服务网络,成立乘务巡检支队,亮眼的“志愿红”成了公交出行的平安保护色。南京公交每年开展“温馨公交感动百姓故事”评选活动,深度挖掘公交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感人故事,向社会传递了公交正能量,进一步筑牢了城市公交“安全屏障”。
南京公交持续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主题宣传,组织丰富多样的绿色出行宣传活动。通过公共自行车骑行、公交线网市民座谈、服务进社区等贴近市民的活动,凝聚绿色出行共识,让更多的人成为绿色出行的参与者、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开展“啄木鸟”“做一天公交人”等活动,真心实意听取广大市民的呼声,收集乘客的意见和建议,拉近与他们的距离。96155 服务热线将一件件诉求转化为充满温情的民意“晴雨表”,把热线受理、咨询服务延伸到市民家门口,不仅为公交线网、班次优化提供了精准数据信息,还解决了近百个小区的出行问题,受到了市民和乘客的好评和点赞。南京公交用心用情打造先锋线、拥军线、博爱线、温馨线、和谐线、春风线、民族团结号、橙心橙意等叫得响、口碑好的服务品牌,交“厢”辉映让市民出行舒心又暖心。
公交车轮一路向前,坚守着服务为民、品质向上的信条,绘就出更加美好的绿色品质出行。南京公交将以满足市民乘客美好出行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公交的吸引力和服务能力,让公交绿色出行成为更多市民的首选,为南京的绿色发展贡献城市公交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