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

2024-01-08 09:32:06张蓓若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3期
关键词:银翘散麻杏石消失

张蓓若

(贵州瓮安县中医医院儿科,贵州 瓮安 550400)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春季和冬季,主要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所致。患儿发病后可出现咳嗽、发热、气促等症状,影响其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1]。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儿的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患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西医常采取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祛痰等治疗,虽然疗效较好,但易出现不良反应[3]。近年来,中医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研究逐步深入,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麻杏石甘汤可清肺平喘、清热解表,对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4]。银翘散可清热解毒、辛凉透表,对外感风热疗效颇佳[5]。本文以7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例,就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本病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7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入院时间2020 年10 月至2023 年10 月。纳入标准:(1)确诊小儿支气管肺炎;(2)病历资料齐全;(3)凝血功能正常;(4)患儿家长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存在严重感染;(3)正在接受其他治疗;(4)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5)存在重要器官功能障碍;(6)病历资料不完整;(7)近期使用过免疫抑制剂;(8)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9)肝、肾功能不全。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5 例,病程3 ~13 d,平均(8.22±1.36)d;年龄1 ~6岁,平均(3.52±0.30)岁。研究组:男19 例、女16 例,病程4 ~13 d,平均(8.30±1.45)d;年龄1 ~6 岁,平均(3.50±0.2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儿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静脉滴注1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贵州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1158;规格:500 mL:4.5 g)+10 ~50 mg/kg 头孢他啶注射液(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 药 准 字H20093737; 规 格:1.0 g),2 次/d;雾化吸入1 mg 布地奈德(Orion Corporation Orion Pharma,Espoo Plant 生产;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607;规格:200 μg/ 吸)、1 mg 特布他林(AstraZeneca AB 生产;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108;规格:2 mL:5 mg)、250 μg 异丙托溴铵(山东京卫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0003;规格:20 mL:5 mg),2 次/d。

1.2.2 研究组 本组患儿采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组方:生石膏15 g、甘草3 g、麻黄3 g、杏仁5 g、桔梗5 g、连翘5 g、鱼腥草6 g、金银花8 g、薄荷6 g、牛蒡子5 g、芦根6 g。随症加减:咳嗽剧烈者加紫菀、百部、款冬花,痰多者加桑白皮、葶苈子、法半夏、川贝母,偏风寒者去生石膏,加紫苏叶,偏热者加黄芩。上述剂量根据患儿的体重酌情增减,水煎2 次,取汁200 mL,1 剂/d,分4 次服用。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 周。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症状体征包括肺部阴影、发热、肺部啰音、气促、咳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包括喉间痰鸣、咳嗽、咽红、鼻塞,重度计6 分、中度计4 分、轻度计2 分、无计0 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估。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肺部X 线检查显示无异常为显效;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症状基本消失,肺部X 线检查显示较治疗前好转为有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将有效和显效纳入总有效率,计算临床总有效率。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予以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6.0 版本软件,% 表示计数资料,±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行χ² 检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的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肺部阴影、发热、肺部啰音、气促、咳嗽消失时间均更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的对比(d,± s>)

表1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的对比(d,± s>)

组别 肺部阴影消失时间 发热消失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气促消失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研究组(n=35) 9.02±1.73 2.38±0.15 4.18±0.23 5.37±0.94 4.13±0.24对照组(n=35) 12.12±1.92 3.46±0.19 6.33±0.85 7.36±1.03 6.82±0.85 t 值 7.0962 26.3942 14.4447 8.4427 18.0181 P 值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0.0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IL-8、TNF-α、IL-6 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IL-8、TNF-α、IL-6 水平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对比(±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对比(± s>)

组别 IL-8(μg/L) TNF-α(mg/L) 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35) 39.58±12.16 24.67±5.16 12.59±3.30 6.61±1.42 168.45±21.50 132.76±20.36对照组(n=35) 39.57±12.59 30.22±5.15 12.75±3.49 8.19±1.06 168.12±21.25 150.32±21.12 t 值 0.0033 4.5038 0.1970 5.1750 0.0645 3.5412 P 值 0.9973 <0.0001 0.8444 <0.0001 0.9487 0.0007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对比

治疗前,研究组的喉间痰鸣、咳嗽、咽红、鼻塞积分分别为(4.05±1.09)分、(4.15±1.08)分、(2.11±0.60) 分、(4.39±1.22) 分, 与 对 照 组 的(4.02±1.11) 分、(4.11±1.05) 分、(2.12±0.58)分、(4.33±1.28)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1140、0.1571、0.0708、0.2007,P=0.9095、0.8756、0.9437、0.8415)。治疗后,研究组的喉间痰鸣、咳嗽、咽红、鼻塞积分分别为(2.01±0.12)分、(1.78±0.22)分、(0.12±0.05)分、(1.66±0.3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9±0.33)分、(2.28±0.37)分、(0.54±0.12)分、(2.33±0.67) 分(t=6.4023、6.8717、19.1134、5.1788,P均<0.0001)。

2.4 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

研究组中,治疗显效、有效、无效的分别有20例(57.14%)、14 例(40.00%)、1 例(2.86%), 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34/35);对照组中,治疗显效、有效、无效的分别有18 例(51.43%)、10 例(28.57%)、7 例(20.00%),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28/3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²=5.0806,P=0.0241)。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治疗期间,对照组发生恶心2 例、呕吐2 例、皮疹1 例,占比分别为5.71%、5.71%、2.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5/35);研究组中无患儿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0/35)。治疗期间,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²=5.3846,P=0.0203)。

3 讨论

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免疫系统、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全,抵抗力较弱,因此容易受到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的攻击,导致患支气管肺炎的风险增加。支气管肺炎患儿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对患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均会造成负面影响[6]。因此,临床应重视对本病的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对患儿健康的影响。中医认为,小儿支气管肺炎属于“咳逆”“喘证”“肺炎喘嗽”等范畴,主要病机为郁而化热、寒热互阻、寒邪束表等,治疗应以清肺平喘、清热解表、清热解毒等为主要原则[7]。近年来,临床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取得了较好疗效,能够发挥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的作用,同时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疗效佳、安全性高。IL-6 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可刺激巨噬细胞增殖和分化,有促炎作用,可引起炎症反应。IL-8、TNF-α 可激活中性粒细胞,是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的趋化因子,能够破坏细胞,释放活性物质,发挥抗病毒作用。在抗病毒的同时,会通过炎症反应损害机体[9]。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中,麻黄味辛性温,具有宣肺散邪的功效;生石膏味辛性寒,可清肺泄热,二者一寒一温,共奏宣肺平喘之功[10]。此外,方中杏仁可降肺气,与麻黄联用能够提升宣降功效,发挥止咳平喘的作用;鱼腥草归肺经,可清热解毒;连翘、金银花可清热解毒、疏风透表;芦根、桔梗可开宣肺气、清热生津;薄荷、牛蒡子可利咽解毒、疏散风热;甘草属于补气药,可调和药性,并发挥止咳祛痰、补脾益气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宣肺平喘之效。此外,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生石膏具有消炎解热的作用;麻黄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抗菌消炎、止咳化痰;连翘、银杏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杏仁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止咳、护肝;甘草具有抗过敏、平喘、止咳的作用。因此,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取得较好疗效[11]。

综上所述,麻杏石甘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银翘散麻杏石消失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decoctions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related tolllike receptors-mediated inflammations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痰热体质过敏性咳嗽体会
丹栀射郁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乳蛾伴发热验案
银翘散加减治疗儿科疾病验案举隅
银翘散泡浴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证的临床观察
Based on FP-Growth Algorithm to Excavate Medication Rul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for Radiation Esophagitis
消失的童年
小说月刊(2014年5期)2014-04-19 02:36:48
美永不消失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4
银翘散对内毒素血症兔早期IL-1β、IL-10含量及WBC计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