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膀胱腹内压监测在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4-01-08 09:34:24陈亚燕李葵芬帅意好陈玉秋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3期
关键词:鸣音胃肠功能腹部

陈亚燕,李葵芬,帅意好,陈玉秋

(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 佛山 528211)

腹部手术属于临床普外科常见的手术,常用来治疗肠胃道疾病,但由于麻醉、牵拉、术中暴露等操作,会导致术后患者的肠胃功能处于暂时性麻痹状态,易引发肠胀气、肠壁水肿、炎症等,从而使腹内压增高,导致肠瘘、肠梗阻、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1-2]。因此,对腹部手术患者使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腹内压监测并通过相应措施降低腹内压,对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评价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的主要方法为听肠鸣音、监测腹围等,但会受到麻醉镇痛药、患者意识、年龄等因素的干扰,不能客观地进行评估。经膀胱腹内压监测能对腹内压的变化进行有效监测,具有操作简单、直观性强等优势,不会引起患者损伤和痛苦,且能避免主观因素造成的干扰,客观地对患者的胃肠道恢复情况进行评估[3-4]。基于此,本研究就经膀胱腹内压监测在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1 年7 月至2022 年10 月期间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腹部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手术指征者;(2)首次行腹部手术者;(3)年龄介于18 ~60 岁之间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腹部疾病者;(2)存在严重循环障碍或肝肾功能异常者;(3)依从性差或对本研究所用方法不耐受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14 例;年龄20 ~59 岁;平均(47.32±4.21)岁;手术类型:肠梗阻手术7 例,结肠切除手术21 例,其他腹部手术12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21 ~60 岁;平均(47.41±4.37)岁;手术类型:肠梗阻手术8 例,结肠切除手术22 例,其他腹部手术10 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详细审核并批准实施,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收益均已充分知晓。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的听肠鸣音、腹围监测方法来判断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采用经膀胱腹内压监测的方法来判断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具体包括:(1)准备使用物品。准备橡胶手套一副、垫单一张、温度为37 ~40 ℃的生理盐水25 ~30 mL、尿袋一个、30 mL/50 mL 注射器一个、测量尺一把、消毒物品等。(2)准备测压管。剪去尿袋一端,使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连接管路,排气备用。(3)患者准备。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将腹带或腰带解除,排空膀胱。(4)零点定位。将患者髂前上棘和腋中线的垂直连线交点作为零点。(5)接测压管进行测压。分离尿袋,进行消毒,连接腹内压管路,沿尿管缓慢注射生理盐水,读取压力值(压力单位为cmH2O)。(6)整理使用物品。按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用物。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时间及术后一般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第一次进食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2)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表(GSRS)[5]评分。使用GSRS 评估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2 h、术后24 h 及术后72 h的胃肠功能,总分105 分,得分越高表示胃肠道症状越严重,胃肠功能越差。(3)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的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4)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 及术后48 h 的血清G-17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 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一般情况的比较

两组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第一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一般情况的比较

2.2 两组术后GSRS 评分的比较

术后即刻,两组的GSR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h、24 h 及72 h 的GSRS 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GSRS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2 两组术后GSRS 评分的比较(分,± s>)

注:*与本组术后即刻相比,P <0.05。

组别 术后即刻 术后2 h 术后24 h 术后72 h对照组(n=40) 43.17±3.55 37.06±2.44* 31.24±2.41* 27.35±2.37*观察组(n=40) 43.06±3.66 30.15±2.34* 26.13±2.32* 19.42±2.11*t 值 0.136 12.927 9.661 15.806 P 值 0.892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的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h,± s> )

表3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h,± s> )

组别 首次肠鸣音出现的时间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对照组(n=40) 30.14±3.76 58.27±9.25 92.35±16.62观察组(n=40) 21.35±3.64 37.25±5.72 53.46±12.12 t 值 10.623 12.224 11.957 P 值 <0.001 <0.001 <0.001

2.4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G-17 水平的比较

术前,两组的血清G-17 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48 h 的血清G-17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G-17 水平的比较(pmol/L,± s>)

表4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G-17 水平的比较(pmol/L,± s>)

注:*与本组术前相比,P <0.05。

组别 术前 术后24 h 术后48 h对照组(n=40) 66.83±11.22 75.63±12.49# 80.52±13.58#观察组(n=40) 66.72±11.33 85.23±14.52# 96.34±15.41#t 值 0.044 3.170 4.871 P 值 0.965 0.002 <0.001

3 讨论

腹部手术属于创伤应激源的一种,会引起机体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从而进一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且手术过程中腹腔脏器的暴露、麻醉等均会使患者术后存在一段时间的胃肠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肠腔内聚积大量气体液体、肠道蠕动功能衰弱等,进而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造成术后恢复缓慢,严重者甚至可出现多种并发症[6]。影响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机体恢复的重要因素为腹腔内压力,持续的腹腔内高压会导致切口张力增加、疼痛、腹胀等,甚至可引发呼吸功能受限,因此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腹腔内的压力进行有效监测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段降低腹内压,对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听肠鸣音、腹围监测等方法常常会受到患者自身因素及护理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具备客观性[7-8]。

目前,经膀胱腹内压监测是临床一致认可的膀胱腹内压监测“金标准”,该方法在测量腹内压时将压力传感器与导尿管连接,在监护仪上进行读数即可,不仅操作简单,且结果准确、对患者无创伤[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第一次进食时间、首次肠鸣音出现的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 h、24 h 及72 h 的GSRS 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48 h 的血清G-17 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将经膀胱腹内压监测用于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促进其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这与秦文[10]的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经膀胱腹内压监测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在分离或连接管道及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时造成污染,且为了保障测量结果准确,每次测压前必将膀胱排空,使患者保持平卧,在其平静呼吸时进行测量,避免了咳嗽等因素对腹内压造成的影响,同时每天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腹内压监测数据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如早期进行肢体活动、翻身等,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麻醉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且能影响胃肠道激素的合成,使血清G-17 水平升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胃动力,进而加快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将经膀胱腹内压监测用于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中能缩短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后续仍需多渠道扩充样本量进一步探究经膀胱腹内压监测在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鸣音胃肠功能腹部
肚子总是“咕噜噜”叫是怎么回事
家庭医药(2023年12期)2023-12-18 02:16:19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基层中医药(2022年8期)2022-11-17 08:43:04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