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民
(巨野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山东 菏泽 274900)
肺癌在早期阶段一般不具有明显特征,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不具备手术治疗条件,因此多以化疗等手段进行治疗。但患者在接受化疗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化疗药物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机体正常组织与器官的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使患者长期处于身心双重痛苦的折磨当中,给其生存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1]。因此,对肺癌化疗患者实施科学的康复护理十分关键。现阶段,临床多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护理,虽然可获得一定效果,但存在单一性、被动性等问题,无法针对患者的肺功能展开针对性训练,护理效果有待提升。综合肺功能康复护理是针对肺部损伤类疾病制定出完善的康复方案,借助科学的康复训练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心理状态,并提升其生存质量的一种护理方案[2]。本研究就综合肺功能康复护理方案对肺癌化疗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选取2021 年11 月至2022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与《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2)首次接受化疗;(3)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2)有化疗禁忌证;(3)存在营养不良、免疫缺陷或重大器官功能异常;(4)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9 例,女21 例;年龄30 ~78 岁,平均(56.21±3.41)岁。试验组中,男38 例,女22 例;年龄32 ~80 岁,平均(56.37±3.61)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自愿参与并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详细为患者介绍化疗的作用、方法、费用与不良反应等,提升其对疾病和化疗相关知识的认识度,同时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此外,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运动锻炼与常规呼吸训练指导等。连续干预2 个月。
1.2.2 试验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综合肺功能康复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构建综合肺功能康复干预小组。所有组员(包括医生与护理人员)均需要接受培训并在获得合格的考核结果后上岗,以肺癌化疗患者的身心特点为依据制定出专项护理计划。(2)重视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借助多种宣传方式向患者介绍化疗相关知识与肺功能康复护理的作用,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通过开展肺功能训练的方式来缓解化疗不良反应所造成的生理及心理不适感。此外,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对其膳食计划做出合理化安排,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摄入高蛋白、维生素,同时注意多种元素的摄入,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解释戒烟戒酒的重要性,并督促其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3)肺功能训练,内容包括:①呼吸训练。将左手置于腹部,右手置于胸部,深吸气后屏住呼吸3 ~10 s,使腹部隆起,然后张口缓慢呼气,锻炼频率为10 min/ 次、2 次/d;保持双唇呈紧闭状态,用鼻子深吸一口气,然后使嘴巴呈吹口哨样进行呼气,锻炼频率为10 min/ 次、2 次/d。②有氧运动。结合患者的耐受力选择慢走、打太极拳、爬楼梯、慢跑等有氧运动,运动前需进行3 min 左右的准备活动,完成运动后需进行3 min 的伸展运动,运动期间若出现不适须立即停止。连续干预2 个月。
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心理弹性、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肺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日本福田ST-150)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进行检测。(2)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ire,WHOQOLBREF)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表由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 个维度构成,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3)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对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进行评估,该表由坚韧、乐观、自强3 个维度构成,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越佳。(4)护理满意度:以院内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总分100 分,90 ~100 分、70 ~89 分、<70 分分别代表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 非常满意率+ 满意率。(5)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两组化疗期间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包括静脉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染等,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肺功能、生活质量与心理弹性评分的组间差异,采用χ² 检验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组间差异。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的FVC、FEV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FVC、FEV1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VC、FEV1 的比较(L,± 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FVC、FEV1 的比较(L,± s>)
组别 FVC t 值 P 值 FEV1 t 值 P 值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n=60) 2.31±0.81 2.92±0.31 5.448 <0.001 1.47±0.48 1.88±0.47 4.727 <0.001对照组(n=60) 2.35±0.73 2.63±0.78 2.030 0.045 1.46±0.63 1.67±0.35 2.257 0.026 t 值 0.284 2.676 0.098 2.776 P 值 0.777 0.009 0.922 0.001
干预前,两组的WHOQOL-BREF 评分、CDRISC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WHOQOL-BREF 评分、CD-RISC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 评分及CD-RISC 评分的比较(分,± 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 评分及CD-RISC 评分的比较(分,± s>)
组别 WHOQOL-BREF 评分 t 值 P 值 CD-RISC 评分 t 值 P 值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n=60) 68.45±4.78 83.34±5.21 16.312 <0.001 66.45±4.66 81.22±4.78 17.138 <0.001对照组(n=60) 68.56±4.52 76.21±5.67 8.172 <0.001 66.41±5.01 74.22±4.38 9.091 <0.001 t 值 0.130 7.172 0.045 8.363 P 值 0.897 <0.001 0.964 <0.001
试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例(%)]
化疗期间,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腺体的恶性肿瘤,以男性患者居多,已逐渐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化疗是肺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能在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方面发挥出重要价值[4]。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明显,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同时患者的肺功能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导致其生存质量严重下降。综合肺功能康复护理是帮助肺癌化疗患者改善肺功能不全的重要措施,相比常规护理更具针对性与综合性,可借助多种训练方式实现呼吸肌肌力的有效锻炼,进而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其生存质量[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的FVC、FEV1均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综合肺功能康复护理在改善肺功能方面效果确切。原因在于,该护理模式将呼吸训练与有氧运动结合在一起,通过增强呼吸肌耐力的方式来改善肺泡的通气效果,配合有氧运动可促进心肺功能的提升[6]。肺癌的化疗具有长期性,患者容易长期遭受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使其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既希望疾病好转又对药物的不良反应产生惧怕心理,长此以往将造成心理脆弱的表现。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的WHOQOLBREF 评分、CD-RISC 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综合肺功能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原因在于,在开展综合肺功能康复护理时,护理人员可以借助康复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同时利用多种心理疏导措施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其重塑对治疗的信心[7]。本研究中,试验组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综合肺功能康复护理可适当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原因在于,该护理模式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具有客观性、科学性等特点,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多种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患者的注意力,缓解了化疗的痛苦,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8-9]。本研究中,试验组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肺功能康复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原因在于,该护理模式更加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向患者主动讲解化疗产生的不适,并帮助患者积极调整心态,使其心理应激性刺激感受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利于缓解不适。同时,综合肺功能康复护理也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给予患者个体化的干预,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给予肺癌化疗患者综合肺功能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增加心理弹性,提升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减少化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