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给予吸入激素结合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01-08 09:32:12李凌维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3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哮喘

李凌维

(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2202)

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类型,气流阻塞为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患者主要有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其病症周期长,患者恢复较为缓慢,且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在气道炎症的作用下,患者支气管出现阻塞,最终导致患者呼吸系统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1-2]。在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促使患者肺功能可以迅速恢复,并缓解各种临床症状,需科学选择用药方案。近年来,吸入激素结合噻托溴铵疗法在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逐渐得到广泛运用。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在对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应用吸入激素结合噻托溴铵治疗对于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改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0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中选择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基层版)》[3]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 年修订版)》[4]中关于哮喘- 慢阻肺的诊断标准。(2)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3)认知、交流功能正常,无语言障碍。(4)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1)入院前已经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2)合并肿瘤类病症。(3)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4)存在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疾病。(5)伴有肝肾功能损伤或其他脏器功能障碍。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在入院后立即开展抗感染、吸氧等治疗,并实施止咳、平喘治疗。吸入布地奈德,剂量为100 μg/ 次,早晚各使用一次。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以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单次剂量为18 μg,早上使用一次。两组患者均持续开展8 周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指标对比。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气峰值流速、用力肺活量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用力肺活量进行检测与对比。(2)血气指标对比。针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合指数进行检测,评估患者恢复过程中呼吸功能改善情况。(3)各症状改善用时对比。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呼吸急促、哮喘、胸闷症状的改善用时。(4)哮喘症状评分、慢阻肺症状评分对比。运用哮喘ACT 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哮喘症状进行评分,评分区间在0 ~25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哮喘症状越轻。借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评分量表(CAT) 对患者恢复过程中慢阻肺症状进行评估,评分范围在0 ~40 分,得分与患者慢阻肺症状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与两组有关数据都运用SPSS 20.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治疗前呼气峰值流速、用力肺活量以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用力肺活量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s>)

表2 两组肺功能指标对比(± s>)

组别 例数 呼气峰值流速(L/s) 用力肺活量(L)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74±0.13 2.65±0.11 2.13±0.14 2.96±0.12 59.55±1.58 84.56±2.15对照组 40 1.76±0.09 2.24±0.13 2.15±0.12 2.23±0.11 59.69±1.72 75.05±2.25 t 值 1.524 11.152 1.325 9.485 1.385 15.425 P 值 0.352 0.001 0.435 0.001 0.426 0.001

2.2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

对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合指数进行检测发现,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 s>)

表3 两组血气指标对比(± s>)

组别 例数 血氧分压(mmHg) 二氧化碳分压(mmHg) 氧合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53.45±2.35 72.45±2.35 53.78±2.65 42.78±2.45 228.32±11.45 346.25±8.48对照组 40 53.61±2.42 63.05±2.11 53.91±2.82 47.32±2.72 227.45±10.04 296.05±4.585 t 值 1.252 12.425 1.568 11.052 1.545 12.405 P 值 0.624 0.001 0.415 0.001 0.014 0.001

2.3 各症状改善用时统计

对比两组呼吸急促、哮喘、胸闷症状改善用时,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各症状改善用时统计(d,± s>)

表4 各症状改善用时统计(d,± s>)

组别 例数 呼吸急促改善用时 哮喘改善用时 胸闷改善用时观察组 40 4.15±0.65 3.25±0.34 4.56±0.34对照组 40 6.05±0.41 4.58±0.25 5.68±0.25 t 值 10.052 7.425 10.014 P 值 0.001 0.001 0.001

2.4 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对比

对比两组ACT 评分、CAT 评分,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对比(分,± 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对比(分,± s>)

组别 例数 ACT 评分 CAT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12.54±2.67 20.13±2.75 28.41±2.13 10.42±2.05对照组 40 12.02±2.17 16.65±2.42 28.05±2.42 15.68±1.88 t 值 1.458 12.045 1.325 11.425 P 值 0.352 0.001 0.564 0.001

3 讨论

哮喘属于多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在各个年龄段均有一定的发生率,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哮喘的诱发因素较为复杂,药物、变应原、外界环境等均可能与哮喘存在联系,会导致患者出现喘息、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多数患者在夜间症状加剧。慢阻肺在临床上同样有着极高的发生率,属于不完全可逆气流受阻类疾病,在临床症状方面和哮喘有一定相似性[5]。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对患者呼吸系统功能造成的损伤更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结合临床诊断可知,此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的趋势,随着病症的持续发展,会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6]。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病症特点,且患者通常伴有支气管痉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临床上在对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抗胆碱类药物进行治疗。布地奈德是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此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气道炎症反应[7]。按照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给药,可以促使药物迅速到达病灶部位,达到对气道炎症反应进行控制的目的。此外,可以提升平滑肌细胞中β2肾上腺素受体反应水平,促使炎症因子水平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达到抗炎的目的[8-9]。结合李伟等[10]的研究可知,在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中使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能够迅速降低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抗胆碱类药物同样是临床治疗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常用药,属于支气管扩张剂,可以对M1 胆碱受体进行阻滞,达到对交感神经兴奋性进行抑制的目的[11-12]。同时,可以对钙离子通道进行抑制,对心肌收缩进行改善,促使患者的心率可以迅速恢复正常。噻托溴铵则为临床最为常用的抗胆碱类药物,对三类毒蕈碱有极高的亲和力,可以和M1、M2 受体选择性结合,达到对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进行改善的目的;其药效维持时间长,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13-14]。结合匡敏等[15]的研究可知,在对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选用噻托溴铵,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喘息等症状。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胸闷、喘息症状迅速缓解,且血气指标明显改善,表明噻托溴铵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以及血气指标。此外,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以及症状积分均得到显著改善,证实该联合用药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基础上,促进患者受损肺功能的恢复,有助于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在对哮喘- 慢阻肺重叠综合征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吸入激素结合噻托溴铵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迅速缓解患者的各种症状。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04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3:48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河北医学(2016年5期)2016-12-01 03:58:49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28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健康之家(2009年5期)2009-05-26 06: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