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通胶囊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4-01-08 09:32:12倪鸣宇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3期
关键词:脑心通注射用国药准字

倪鸣宇

(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中心卫生院药剂科,江苏 南通 226100)

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常见、多发疾病,发病急且进展快,1 个月内病死率可达3.3% ~5.2%,对患者生命健康有严重威胁[1-2]。本病以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因血管壁病变,血管痉挛、狭窄、阻塞,可造成脑部血供不足,进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3-4]。对于本病患者,西医多予降低颅内压、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调脂等方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病情。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已经有了较多应用[5-6]。中医认为,本病可归为“中风”范畴,与痰瘀互结、气滞血瘀密切相关,治疗时宜采用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方案[7]。脑心通胶囊为中药制剂,能够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注射用血栓通主要成分为三七提取物,可活络通脉、活血化瘀[8]。为进一步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考虑联用这两种药物治疗。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间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2 例,通过随机对照探讨了脑心通胶囊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间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确诊的脑梗死患者62 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满足脑梗死诊断标准,经CT、MRI 确诊;(2)临床资料完整;(3)新发脑梗死;(4)知情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颅内出血;(2)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3)存在肝肾等脏器严重损害;(4)近期接受过抗凝治疗;(5)依从性极差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1例):男18 例,女13 例;年龄55 ~78(64.35±4.8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 ~17(10.35±2.61)h ;病程2 ~8(5.35±1.15)个月;梗死位置:基底节区22例,顶叶、额叶、颞叶各3 例。观察组(31 例):男19 例,女12 例;年龄56 ~79(65.10±4.9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 ~18(10.22±2.57)h;病程2 ~9(5.42±1.12)个月;梗死位置:基底节区21 例,顶叶、额叶各3 例,颞叶4 例。两组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已申报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均常规采取营养支持、改善血液循环、降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方案治疗,并予甘露醇(东莞市普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5025,250 mL:50 g)125 ~250 mL 静滴脱水,每日1 次,具体用量及时间结合颅内压情况。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223875,100 mg), 首 次 剂 量 为300 mg/d, 之后改为100 mg/d,并长期用药。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233139,10 mg)调脂,每日1 次,每次20 mg。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如下药物治疗:脑心通胶囊(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5001,每粒装0.4 g)口服,每日3 次,每次1.2 g。注射用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5652,每支装100 mg、150 mg、250 mg〕静滴,每日1 次,将0.4 g 血栓通溶于25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中静滴。

两组均治疗4 周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根据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评分)减分率及病残情况评价疗效。临床治愈:减分率90% 以上,病残程度为0 级;显效:减分率45% ~90%,病残1 ~3 级;有效:减分率18% ~44% ;无效:减分率不足18%。总有效率= 临床治愈率+ 显效率+ 有效率。(2)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于治疗前与治疗4 周后采集肘静脉血,以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全血高切、低切粘度以及血浆粘度。(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头晕头痛、胃肠不适、皮疹、肝肾损伤等的总发生率,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值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值明显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s> )

表2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s> )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全血高切粘度 全血低切粘度 血浆粘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1 6.12±0.70 5.43±0.64* 11.78±1.16 10.13±1.08* 1.75±0.28 1.53±0.20*观察组 31 6.04±0.65 5.02±0.50* 12.12±1.20 9.25±0.97* 1.79±0.30 1.31±0.17*t 值 0.466 2.811 1.134 3.375 0.589 4.667 P 值 0.643 0.007 0.261 0.001 0.558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未见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因脑血管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可造成管腔狭窄、阻塞,进而影响局部脑组织血供,最终引发脑组织坏死[9]。脑梗死好发于老年人群,病死率、病残率较高,且即使患者救治成功,也可能再次出现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对于脑梗死患者,西医多采用控制颅内压、抗血小板、调脂等方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部供血,恢复缺血区脑细胞功能。近年来,中医疗法在脑梗死治疗中已经有了较多应用[10]。中医认为,本病可归为“中风”范畴。《医林改错》中指出,元气既虚,不可达于血管,血虚气弱,可致停而瘀。由此可知,脑梗死的病机多为气血亏虚、血瘀气滞、痰瘀互结、经络阻滞,治疗时宜以益气通络、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11]。脑心通胶囊与注射用血栓通均为临床常用中药制剂,均可用于气滞血瘀、脉络瘀阻所致中风的治疗。

脑心通胶囊组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气,气旺血行,有益气行滞、活血化瘀之功,故为君药。丹参通血脉,散郁结,祛瘀生新,调经顺脉,具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功;当归长于活血祛瘀,兼能养血和营,二者合用,可辅助君药祛瘀而不伤正,共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没药、乳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牛膝滋补肝肾、活血通经,共为佐药。桂枝、桑枝、地龙、全蝎、水蛭通经活络,息风止痉,用为佐使。诸药相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12-13]。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含有总皂苷、异黄酮,能清除氧自由基,防止脂质的过氧化,有较好的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地龙、全蝎等能够起到溶解血栓,减少炎性细胞浸润的作用;配合红花、赤芍等,则能改善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粘度,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14-15]。血栓通为三七提取制备而成,主要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苷。三七性温、味甘微苦,能够活血化瘀,兼具定痛之功[16]。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该药物能够增加动脉血流量,可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脑组织耗氧量,也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17]。研究表明,该药物能调节钙离子、钠离子水平,抑制钙离子超载,能有效减轻组织水肿,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过氧化损伤[18]。通过脑心通与血栓通的联合应用,能够起到协同作用,可共同发挥出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联用脑心通、血栓通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P<0.05),可见该方案能提高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低切粘度以及血浆粘度均更低(P<0.05),可见该方案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而与对照组相比,在联合用药干预后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可见该方案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机体炎症损伤的加快恢复。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联合用药治疗不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用药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注射用血栓通治疗的疗效确切,能降低血液粘度,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脑心通注射用国药准字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中老年保健(2019年8期)2019-07-22 07:02:00
更 正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应机制的研究
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禁忌分析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7:49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3年1~2月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公告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0 年第12 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的通知
步长脑心通对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颈动脉中膜厚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世界中医药(2010年1期)2010-11-13 02: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