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效果观察

2024-01-08 09:32:12刘卫国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3期
关键词:调脂模组阿托

刘卫国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 271500)

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6%,且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临床防治的重点心血管疾病之一[1]。本病起病缓慢,其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直接关联,若冠状动脉狭窄达50% ~70%,可引起局部心肌缺血缺氧。当机体运动、劳累或情绪波动时,可加剧局部心肌的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2]。临床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质代谢异常、机体微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等密切相关,特别是血脂代谢紊乱会造成血液中多余的脂质沉积在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这是引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因此,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伴有血脂异常。脂质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引发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等,是导致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及破裂的主要因素。临床将调脂、控制炎症、保护心肌细胞等作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向。曲美他嗪能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有助于保护心肌细胞功能,还可降低血管阻力,达到缓解心绞痛的目的[4]。他汀类药物是临床首选的调脂药物,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调节血脂水平,稳定粥样硬化斑块,保护血管及心肌,发挥多重治疗作用,有助于控制冠心病的进展[5]。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两药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2 年1 月至12 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240 例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文献[6]中的诊断标准;(2)经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心电图上可见典型的缺血性ST 段;(3)心绞痛呈稳定型或不稳定型,发作频率>3 次/周;(4)空腹总胆固醇(TC)>5.72 mmol/L,空腹甘油三酯(TG)>1.70 mmol/L,诊断为高脂血症;(5)心功能分级为Ⅰ~Ⅲ级;(6)近1 个月内未服用过影响血脂的药物。排除标准:(1)已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或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2)既往接受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且血糖、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4)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5)存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禁忌;(6)存在精神或认知障碍。随机将患者分为常模组和调脂组,各120 例。调脂组中男62 例,女58 例;年龄38 ~79岁,平均(58.68±10.72)岁;病程1 ~12 年,平均(5.86±1.75)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67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3 例。常模组中男62 例,女58 例;年龄38 ~79 岁,平均(59.31±10.54)岁;病程1 ~13 年,平均(6.23±1.92)年;其中稳定型心绞痛69 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常模组使用常规药物+ 曲美他嗪治疗,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5 ~10 mg/ 次,3 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d),曲美他嗪片于餐前服用,20 mg/ 次,3 次/d,持续用药4 周。调脂组在常模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于晚餐时服用,10 ~20 mg/ 次,1 次/d,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得超过80 mg/d,持续用药4 周。两组治疗期间严格执行低脂、低盐饮食,多食用优质蛋白,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25 ~0.5 mg 应对心绞痛急性发作,必要时5 min 后重复用药1 次。治疗期间若血氨超过上限3 倍或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立即停用阿托伐他汀钙[7]。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及相关症状基本控制,心绞痛发作频率下降≥75%,心电图中缺血性ST 段基本正常,血脂指标中TG 下降>40%,TC 下降>20% ;有效:心绞痛及相关症状明显减轻,心绞痛发作频率下降>50%,缺血性ST 段有所抬高,血脂指标中TG下降>20%,TC 下降10% ~20% ;无效:心绞痛及相关症状控制不佳,心绞痛发作频率降低≤50%,甚至增加,缺血性ST 段无明显改善,血脂指标中TG、TC 水平均无明显下降[8]。将有效和显效纳入总有效,计算总有效率并予以组间比较。

1.4 观察指标

(1)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2)抽取两组的3 mL 清晨空腹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指标,包括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3)抽取两组的3 mL 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指标水平,炎性因子包括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指标包括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其中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cy 采用放射酶试验法测定,IL-6、ET-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Ang Ⅱ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腹痛、便秘、恶心呕吐、乏力、轻微肝酶升高等,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予以组间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 版本软件,均数± 标准差(±s>)、率(%)分别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t检验、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结果显示,调脂组为96.67%,显著高于常模组的75.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每次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调脂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常模组少,心绞痛每次持续时间较常模组短(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指标的比较(± s>)

组别 心绞痛发作次数(次/周) 心绞痛每次持续时间(min/次)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调脂组(n=120) 7.43±1.86 2.28±0.65 8.58±2.46 2.31±0.72常模组(n=120) 7.27±1.92 4.19±0.98 8.79±2.57 4.75±1.26 t 值 0.656 17.792 0.647 18.418 P 值 0.513 <0.001 0.519 <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TC、TG、LDL-C、HDL-C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调脂组的TC、TG、LDL-C 水平均较常模组低,HDL-C 水平较常模组高(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比较(mmol/L,±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的比较(mmol/L,± s>)

组别 TC TG HDL-C LD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调脂组(n=120) 5.84±0.72 3.02±0.47 2.68±0.46 1.46±0.30 0.91±0.16 1.39±0.17 4.15±0.68 1.74±0.37常模组(n=120) 5.90±0.76 3.97±0.53 2.66±0.51 1.95±0.42 0.92±0.18 1.08±0.16 4.11±0.65 2.28±0.42 t 值 0.628 14.691 0.319 10.400 0.455 14.546 0.466 10.568 P 值 0.531 <0.001 0.750 <0.001 0.650 <0.001 0.642 <0.001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hs-CRP、Hcy、IL-6、ET-1、Ang Ⅱ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调脂组的hs-CRP、Hcy、IL-6、ET-1、Ang Ⅱ水平均较常模组低(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指标的比较(±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指标的比较(± s>)

组别 hs-CRP(mg/L) Hcy(μmol/L) 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调脂组(n=120) 12.42±2.31 2.14±0.67 22.53±2.68 9.61±1.14 239.54±12.97 113.43±10.36常模组(n=120) 12.13±2.25 4.98±1.26 22.36±2.54 12.29±1.76 240.32±13.35 156.67±13.28 t 值 0.985 21.801 0.504 14.000 0.459 28.123 P 值 0.326 <0.001 0.615 <0.001 0.647 <0.001续表组别 ET-1(ng/L) Ang Ⅱ(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调脂组(n=120) 98.72±7.94 60.34±6.18 126.59±24.83 78.95±20.47常模组(n=120) 99.60±8.23 75.21±6.84 125.92±25.21 91.73±21.65 t 值 0.843 17.671 0.207 4.699 P 值 0.400 <0.001 0.836 <0.001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腹痛、便秘、恶心呕吐、乏力、轻微肝酶升高等,其中调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3%,与常模组的5.00%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复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根本病机,而脂质沉积、血小板黏附聚集、炎症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等均可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使粥样硬化斑块增大、性质不稳定,斑块脱落形成栓子,引发心脑血管事件[9]。临床研究显示,血脂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质代谢紊乱使得血液中LDL-C 水平明显升高,引发机体微炎症反应,脂质在血管内皮上沉积并损伤血管内皮结构,促进粥样硬化的进展[10]。针对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临床在积极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功能的同时,应重视调脂降脂治疗。曲美他嗪能提高心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促进葡萄糖氧化,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保护心肌细胞功能,防止酸中毒[11]。同时,还可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平衡心肌血氧供需,改善心肌缺血缺氧[12]。此药有良好的安全性,对血压及心率几乎没有影响,适合患者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他汀类药物,已被临床证实对预防冠心病心血管事件有重要作用。此药能选择性、竞争性抑制HMG-CoA,减少甲羟戊酸的生成,抑制肝脏合成和释放TC,增加TC 的利用,促进TC 的逆向转运,从而降低血清TC 水平[13]。此药可增加肝脏表面的LDL 受体数量,促进LDL-C 的分解代谢,显著降低血清LDL-C 水平[14]。此外,阿托伐他汀钙还可抑制炎性及氧化应激因子的释放,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抗心肌损伤,同时可溶解血凝块,避免血栓形成,达到多重保护心肌的目的[15]。阿托伐他汀钙兼具调脂降脂、保护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等多种作用,可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受益。将其与曲美他嗪联用能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发挥调脂、抗炎、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心功能等作用,可显著缓解心绞痛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本研究中,调脂组在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指标、血脂指标、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指标方面均优于常模组(P<0.05),且两组的不良反应相当(P>0.05)。证实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血脂,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缓解心绞痛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调脂模组阿托
高脂血症的用药选择
光学薄膜技术及在背光模组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制作(2019年12期)2019-07-16 08:45:20
浅谈石墨烯材料在LED路灯模组中的应用及该模组的设计
电子制作(2018年8期)2018-06-26 06:43:10
关于超薄LED背光模组设计探讨
电子测试(2017年11期)2017-12-15 08:57:38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0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49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28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