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联合个体化饮食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4-01-08 09:32:12肖长明陈伟意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个体化有氧收缩压

肖长明,陈伟意

(广州市番禺区妇幼保健院,何贤纪念医院产房产科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1400)

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在妊娠20 周以后出现的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表现,是孕妇所特有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若不及时开展相关干预,随着病情的发展,孕妇可出现昏迷、抽搐、肾功能异常等表现,对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2]。由于妊娠期高血压需要通过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加之妊娠期间孕妇的内分泌不稳定,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其依从性较低[3]。随着临床关于妊娠期高血压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认为运动量不足以及营养不均衡均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4]。有氧运动是一种通过有氧代谢提供运动能量的运动模式,具有改善新陈代谢的作用。本研究将有氧运动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血压管理中,并配合开展个体化饮食管理,然后对该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孕妇血压和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21 年4 月至2023 年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 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依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n=60)及参比组(n=60)。试验组:年龄为25 岁至38 岁,年龄平均值为(30.26±2.57)岁;孕周为20 周至35 周,孕周平均值为(29.51±2.74)周;产次平均值(1.34±0.42)次;BMI 平均值为(26.05±2.81)kg/m2。参比组:年龄为23 岁至38 岁,年龄平均值为(29.75±2.66)岁;孕周为20 周至36 周,孕周平均值为(29.91±2.53)周;产次平均值(1.22±0.39)次;BMI 平均值为(25.76±2.79)kg/m2。两组孕妇的各项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后正式启动,且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准则。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2020 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5];(2)首次发病且为单胎妊娠;(3)孕妇在家属的陪同下加入本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孕妇存在高血压家族史;(2)孕妇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无法进行有氧运动训练;(3)孕妇存在胎盘早剥及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子痫等其他妊娠期并发症;(4)孕妇合并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5)孕妇自愿退出或一般资料缺失。

1.3 方法

参比组实施常规妊娠期高血压干预,包括卧床静养、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基础治疗等,并嘱咐孕妇定时记录每日饮食及运动情况。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氧运动联合个体化饮食的干预,方法是:(1)有氧运动:首先嘱咐孕妇完成健走训练,并对孕妇在此过程中的实际心率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再根据公式计算孕妇的安全运动心率范围,以便后续调整孕妇的运动计划。28 周前以训练大腿肌群、腹部肌群、盆底肌群的张力训练及弹性训练为主,每周3 次,每次50 min。28 周后增加盆底肌的收缩训练,并保持同样的运动频率。在运动的过程中,家属应全程陪同。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运动锻炼,运动强度以孕妇轻微出汗并开始感觉疲惫为宜。(2)个体化饮食:在孕早期,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并实施少食多餐,注意对糖分的摄入。若孕妇出现尿量偏少、无法保证有效进食的情况,可以静脉输注的方式为孕妇补充葡萄糖,并保证每日摄入600 μg 的叶酸。孕中期注重对能量的摄入,保证每日摄入谷类(450 g)、奶制品(300 g)、水果(150 g)、肉和鱼(100 g)、豆制品(70 g)、植物油(15 g)、鸡蛋(1 个)以及适量的糖、盐,烹饪方式的选择以蒸、煮、炒为主,避免摄入过多油炸食物。若孕妇出现水肿等症状应严格控制对钠的摄入。孕晚期应适量增加对奶制品及脂肪酸的摄入,多食用富含钙、铁的食物。

1.4 观察指标

(1)血压水平: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 周后及分娩前1 天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仪(生产厂家: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型号:YE670CR)测量孕妇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测量3 次取平均值。(2)妊娠结局:在分娩结束后统计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包括胎盘早剥、剖宫产、产后出血以及子痫。(3)新生儿结局:在分娩结束后统计两组的新生儿结局,计算早产儿、极低体重儿(体重<1500 g)、巨大儿(体重>4000 g)以及新生儿窒息(1 min Apgar 评分≤7分或5 min Apgar 评分≤7 分)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血压水平的对比

干预前,两组孕妇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周后、分娩前1天,试验组孕妇的收缩压〔(141.05±10.35)mmHg、(133.06±9.97)mmHg〕和舒张压〔(96.25±8.81)mmHg、(86.69±8.04)mmHg〕均低于参比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血压水平的对比(mmHg,± s>)

表1 两组孕妇血压水平的对比(mmHg,± s>)

注:将干预1 周后的数据与干预前相比较,*P <0.05;将分娩前1 天的数据与干预前相比较,#P <0.05。

干预前 干预1 周后 分娩前1 天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试验组 60 151.68±12.54 109.64±10.22 141.05±10.35* 96.25±8.81* 133.06±9.97# 86.69±8.04#参比组 60 152.34±12.87 109.91±11.06 145.26±11.37* 99.68±8.99* 138.84±9.67# 91.05±8.32#t 值 0.285 0.139 2.121 2.111 3.223 2.919 P 值 0.777 0.890 0.036 0.040 0.002 0.004组别 例数

2.2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的对比

两组孕妇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子痫的发生率均低于参比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的对比[例(%)]

2.3 两组新生儿情况的对比

两组极低体重儿及巨大儿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早产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参比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生儿情况的对比[例(%)]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可导致孕妇出现小动脉痉挛,进而可危及其生命。对于胎儿而言会导致胎盘供血不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发生血管内栓塞,则更易促使胎儿窒息甚至死亡[6-7]。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休息、镇静、预防抽搐,有指征的降压和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效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孕妇的血压控制水平,进而减轻疾病对孕妇及胎儿造成的损害。

本研究结果可见:干预前,两组孕妇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 周后、分娩前1 天,试验组孕妇的收缩压〔(141.05±10.35)mmHg、(133.06±9.97)mmHg〕 和舒张压〔(96.25±8.81)mmHg、(86.69±8.04)mmHg〕均低于参比组(P<0.05)。该结果提示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实施有氧运动联合个体化饮食的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血压水平。分析原因可能为运动时,血液流动会变得更为顺畅,同时钠(使血压上升的原因之一)也会随着流汗而大量排出体外;另外,使血压上升的物质——儿茶酚胺在血液中的含量也会减少,这些因素都会使得血压下降[8-9]。同时适度的有氧运动能够帮助孕妇增强心肺耐力,能够增加孕妇氧气的摄入量、改善机体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血管壁弹性、降低血压。同时研究中还发现两组孕妇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子痫的发生率均低于参比组(P<0.05)。两组极低体重儿及巨大儿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早产儿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参比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舒张小动脉,抑制小动脉的过度兴奋,增加胎盘的血流量,进而避免胎儿窘迫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0-11]。而个体化饮食能够根据孕妇自身的情况调整日常食谱,使孕妇能够获得日常所需的营养元素,也可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孕妇对钠的摄入有助于避免水肿等症状的发生[12-13]。

综上所述,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干预中实施有氧运动联合个体化饮食的干预有助于改善其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个体化有氧收缩压
清醒时不同时间血压水平预测夜间高血压的价值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今传媒(2022年12期)2022-12-22 07:20:12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中老年保健(2022年3期)2022-11-21 09:40:36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1:54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中老年保健(2022年4期)2022-08-22 03:01:18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