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题出版 服务全民阅读

2024-01-01 00:00:00蒋茂凝 刘志江
中国数字出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主题出版书香社会全民阅读

摘 要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做强做优主题出版”。主题出版在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引领阅读导向、提升阅读品质、营造阅读氛围,成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有效方式。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是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人民出版社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为人民出好书的理念,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服务全民阅读。文章总结人民出版社在做好主题出版、服务全民阅读工作方面的主要思路和做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主题出版;全民阅读;书香社会;人民出版社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全民阅读大会致贺信,深刻阐述阅读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人的成长进步的重要作用,从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高度,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文化延绵不断的关键因素。进入新时代,“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连续11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发展,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影响日益扩大,书香中国氛围日益浓厚。

出版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传扬文化的重要使命,为阅读活动提供内容基础支撑,成为服务和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其中,主题出版是围绕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或针对一些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时间等重要节点而组织开展的选题策划和出版活动。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是推动全民阅读走深走实的重要抓手。

1 强化引领,主题出版助推全民阅读走向深入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做强做优主题出版”,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及时策划、编辑、出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读物,打造文献精编、权威读本、理论专著、通俗读物等多层次作品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落地生根。”[1]近年来,主题出版在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引领阅读导向、提升阅读品质、营造阅读氛围,成为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有效方式。

1.1 引领阅读导向

出版承载的是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的主流价值趋向。主题出版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创作推出一大批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学术著作和通俗读物,组织出版一大批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精品佳作,策划推出一大批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高尚道德情操的优秀读物,充分发挥出主题出版凝心聚力、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引领阅读导向的重要力量[2]。

1.2 提升阅读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不断推进文艺创新、提高文艺创作质量,努力为人民创造文化杰作、为人类贡献不朽作品。”

主题出版是国家意志和时代精神的风向标,是出版担负文化使命、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主题出版有利于汇聚力量、聚焦内容、提升质量,无论在内容选择,还是编校、装帧设计等方面,确保为读者提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品质[3-4]。

1.3 营造阅读氛围

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以来,出版单位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各类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推进主题阅读活动,通过新闻报道、连载选载、刊发书评、读书分享等方式,利用新华书店、网络书店等各类阅读空间和平台,精心组织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和相关读物的学习阅读,广泛开展“四史”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阅读活动。出版单位要推动主题出版物持续形成阅读热点亮点,被广大读者所关注、阅读、接受、认同,真正发挥正面宣传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

2 牢记使命,为读者提供优质精神文化产品

人民出版社作为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在成立伊始即围绕党的奋斗目标开展工作,积极融入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之中,在思想引领、记录历史、讴歌时代、礼赞人民中不断贡献书香力量。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100年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和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人民出版社赓续红色血脉,始终紧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步伐,着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始终坚持为人民出好书理念,着力展现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民出版社深入学习贯彻贺信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为人民出好书的理念,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服务全民阅读[5]。

2.1 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始终是出版工作的首要任务。

人民出版社创始人李达等革命先辈以出版为武器,用纸张和笔墨播撒真理,拟定“马克思全书”“列宁全书”出版计划,建社不到一年就出版了《国家与革命》《资本论入门》等十多种经典著作。很多人正是读了这些书籍,认识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进而确定人生信念并投身革命,可谓“一卷书雄百万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出版社陆续推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全集、选集等,先后出版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出版社把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出版《习近平著作选读》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单行本,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问答》系列,出版《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研究》、“习近平地方足迹丛书”、《习近平讲故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重点读物,初步形成了经典著作、权威读本、学术专著、大众读物、学生教材等多种类、分层次、广覆盖的出版物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增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2.2 着力展现党和国家发展历程

出版始终同国家命运和时代发展紧密相联。1950年12月,人民出版社复社时提出:必须密切配合每个时期的政治任务与政策要求。为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人民出版社先后推出《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汇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等大量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优质高效完成党代会、全国两会文件和辅导读物的出版任务,忠实记录时代进步、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聚焦党和国家重大纪念活动,出版“改革开放全景录”、《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党的十九大以来大事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纪录小康工程丛书”、《十年伟大飞跃》《不可阻挡的伟大进程》等主题作品;推出《从五个维度认识把握“两个确立”》《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王蒙王学典对谈录》《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一批阐释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进展的原创性成果;组织策划出版“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普及丛书”“精准脱贫研究丛书”“中国式现代化系列丛书”“走向共同富裕丛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丛书”等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点读物,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国家政策、把握时代脉搏的钥匙,引领读者在阅读中深刻感悟党和国家非凡历程和丰功伟绩,了解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制度优势,增强读者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让“家国情怀”扎根读者心灵,更激发了他们积极投身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的强烈愿望。

2.3 着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出版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途径,出版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出版产品和服务。

1921年9月,人民出版社在建社《通告》上提出:“本社出版品的性质,在指示新潮底趋向,测定潮势底迟速,一面为信仰不坚者祛除根本上的疑惑,一面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以“人民”二字命名,鲜明表达了为人民出好书的价值追求。人民出版社始终秉持这一理念,出版图书总数超过3万种,发行书刊40余亿册。“人民版”图书成为数代人的共同记忆,广受赞誉,影响深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出版社顺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在选题策划、内容编校、装帧设计、载体创新等环节上下功夫,倾力打造了一大批优秀主题出版物:出版《中国共产党简史》等4部简史,推出《袁隆平传》《屠呦呦传》《时代楷模张桂梅的故事》等“时代楷模丛书”“院士传记丛书”;出版“国家社科基金丛书”“人民文库(第二辑)”等原创性学术成果;推出“典亮世界丛书”“历史通识书系”等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重底蕴及当代价值的市场读物,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中,充分发挥出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影响和塑造了一代代读者。

2.4 着力推动出版融合发展

当前,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化正在重塑出版业态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促使出版业在内容生产、传播渠道、商业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数字出版、网络出版等新兴出版业态蓬勃发展,电子书、有声书、视频书等广受读者认可[6]。

人民出版社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依托丰富的出版资源,打造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为核心的全媒体融合出版矩阵,推出“党员小书包”App、“党员教育数据库”等多种数字产品,拓展阅读功能、提升阅读体验,通过在传统纸质图书内嵌入二维码,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模型等丰富元素,使读者借助手机扫码随时随地观看音视频内容,增强图书的可视性与可读性。推出以“第六批干部培训教材”、《图解政府工作报告》及《将改革进行到底》等政论片为代表的一大批视频书,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受到读者热烈欢迎。“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包括12个子库,13 000余种图书、7 000余万个知识点,已系统完整地收录建党以来出版的所有马列经典著作和党的文件文献,被党政干部和专家学者称为“用科学技术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工程”。2024年9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数据库”上线运行。目前,数据库已系统收录公开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和相关图书、署名文章和研究阐释类理论文章、相关新闻报道等。所有内容经过系统整理、数字化有声化加工,开发了专题学习、内容搜索、引文比对等功能,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阅读选择。

3 守正创新,为深化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当前,我们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更加需要阅读的引领、文化的滋养。人民出版社通过推出精品力作,践行服务全民阅读的使命。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步伐,提升内容质量水平和阅读供给能力,做强做优主题出版,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7]。

3.1 不断提升出版能力,坚持为人民出好书

好书是阅读最根本的保障,图书的价值导向与内容质量决定阅读的方向、品质和成效。面对复杂严峻的产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我们始终坚守“为人民出好书”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好书”的供给能力。

(1)不断完善主题出版工作机制,加强规划引导。由社编委会统筹谋划主题出版项目,定期研究协调项目进展,依托专项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项目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对主题出版工作的组织引导。

(2)增强市场意识,持续提升选题策划能力。注重主动策划、“破圈”拓展,加强与权威部门和重点研究机构的沟通联系,积极问计求教、做好服务对接,提前掌握选题情况,不断充实重点选题项目库。

(3)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选题集体论证“双盲审”机制,组建图书终审组、图书阅评组,严格对内容导向进行把关,确保选题质量和内容导向。

(4)强化精品意识,严格“三审三校”制度。建立完整的全流程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编校印各环节的精准把控,通过重大项目机制,组织全社骨干编校力量“集团化”作战,不同岗位人员密切配合,不断将高品质的主题图书推向读者。

(5)加强编辑培养,运用“导师制”等人才培养机制,把“政治三力”作为编辑的首位要求,把选题策划能力作为编辑的核心能力,创新编辑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高编辑队伍策划精品、锻造精品的业务能力。成系统、有规模、分阶段精心打造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高质量精品主题图书,持续擦亮品牌。

3.2 创新发行方式,深化阅读推广

近年来,图书营销方式日益多元、消费习惯深刻变化。我们主动应变求变,不断创新营销方式、拓展营销渠道、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更多优质主题出版物送到读者手中。

(1)充分发挥主阵地优势和主渠道作用,提高宣传发行力度效度。统筹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构建“线上+线下”宣传平台,依托新华社通稿、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等,第一时间进行全媒体全方位宣传。

(2)以新华书店主渠道为主,统筹全国各大书城、城市阅读空间“一号位置、重点造型”,采取电子屏幕定格推荐、书店小程序等形式提升宣传热度。

(3)提前与全国各地有资质的印刷企业确定印装工艺,就近印刷、当地发货,实现出版社、书店、印厂三位一体联动,打造命运与共的出版生态链,积极服务各级党政机关,及时满足党员干部的阅读需求。

(4)不断巩固扩展图书发行传播平台和阵地,把更多力量和资源投向互联网,建设京东、天猫网络销售旗舰店,积极运用云展销、长图、阅读直播、短视频等开展宣传营销推广活动,将品牌书、品质书、人民版书推介到读者手中。

(5)大力创新阅读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各类全民阅读活动,推动主题精品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推动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打造人民出版社读书会,通过组织举办读书会、发布会、研讨会等系列品牌阅读活动,加强人民版好书和数字产品的宣传推广,持续为读者推“好书”,让人民品牌深入人心。强化好书评选推介,与权威机构联合发布全民阅读书单,努力为读者选“好书”,让优秀主题出版物真正走进读者。

3.3 拥抱新兴技术,丰富服务形态

互联网时代,“懂网者,得读者”。我们将积极适应出版发展趋势和读者阅读习惯,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内容出版+知识服务”为抓手,加快出版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增强出版物的吸引力、影响力。

(1)加快推进传统出版业务数字化运营创新,在内容上应结合读者群体的阅读兴趣,立足小切口,深挖内容资源,注重拓展主题的外延。充分利用图片、漫画、二维码等,丰富有声书、视频书、互动书等多元形态,提升主题出版物的创意元素和科技内涵,增强立体化、沉浸式阅读体验,更加精准有效地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2)立足自身内容资源优势,围绕知识服务、数据服务等发展方向,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资源数据库等项目的持续开发,盘活马克思主义、党的文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等特色数据资源,推出更多出版和科技融合的项目。

(3)加强前沿技术探索利用,适应读者阅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技术对主题出版内容传播的放大作用。在形式上更加求新求变,重视主题读物的故事性和可读性,不断丰富出版的传播形式、手段载体,推出一批口袋书、掌中书,让优质内容以更加有趣和新鲜的形式展现,为阅读提供延伸服务、跨界服务、增值服务[8]。

4 结语

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创作推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主题出版精品,为深化全民阅读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是每一位出版人的光荣使命与职责。新时代新征程,人民出版社将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出版的功能与价值,在筑牢思想之基、讲述时代之变、弘扬文明之风、传承文化之魂中展现更大作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责任编辑:郭剑)

参考文献

[1] 新闻出版署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EB/OL].(2021-12-30)[2024-10-20].https://www.gov.cn/xinwen/2021-12/30/content_5665670.htm.

[2] 郝振省,韩建民.主题出版的历史与内涵[J].出版与印刷,2021(1):28-33.

[3] 聂震宁,韩建民.主题出版与全民阅读的关系与协同发展策略[J].出版与印刷,2023(6):16-25.

[4] 黄志坚.努力出版发行好书更好助力全民阅读[J].中国出版,2023(9):9-10.

[5] 人民出版社.谱写新时代党的出版事业新篇章[J].中国出版,2022(20):17-19.

[6] 周慧琳.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主题出版工作[J].出版参考,2017(1):5-8.

[7] 黄晓新,吴若楠.新征程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意义与着力点[J].中国出版,2023(10):23-29.

[8] 韩建民,熊小明.新时代主题出版如何助力全民阅读[J].中国出版,2018(16):21-23.

Focusing on Theme Publishing" Services for National Reading

Maoning Jiang Zhijiang Li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Beijing 100706,China

Abstract Theme publis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Party's theoretical principles and policies, promoting advanced socialist culture, and gathering the powerful force to forge ahead in the new era. By guiding reading orientation, improving reading quality, and creating a reading atmosphere, it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deepen national reading activities. Doing a good job in thematic publishing is an important lever to promote the deepe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reading.In recent years,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has deeply studied and implemented the ideolog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strengthened the concept of producing good books for the people, and continuously launched high-quality works to serve the public's reading.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ain ideas and practices of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in doing a good job in theme publishing and serving the public's reading work,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related fields.

Keywords Theme publishing; National reading; A nation of avid readers;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猜你喜欢
主题出版书香社会全民阅读
阅读存折
“书香社会”的“领读者”
由《家风十章》看主题出版的大众化探索
出版广角(2016年24期)2017-03-02 18:25:01
创新服务在书香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贴近生活,引导读者,培养新知
出版广角(2016年14期)2016-12-13 01:50:57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5:37:38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3:11:36
回应时代课题,创新主题出版
出版广角(2016年13期)2016-09-29 16: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