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陶瓷文化数字资源采集策略研究

2024-01-01 00:00:00宋小伟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4期
关键词:陶瓷文化图书馆

摘 "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陶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具有较为丰富的美学思想,图书馆应当承担起传承和发扬陶瓷文化的重要社会责任,以图书馆数字资源采集为重要导向,真正实现陶瓷文化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图书馆陶瓷文化数字资源采集应该全员参与,拓展数字资源采集工作主体,利用网络优化数字资源采集工作方式,借助数字信息技术提升加工处理效率,基于用户需求完善数字资源平台建构。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资源采集;陶瓷文化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699(2024)04-0126-05

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速度不断加快,这对图书馆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现阶段陶瓷文化和图书馆数字资源采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在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利用数字资源开发陶瓷文化相关文献资料,能够极大提升陶瓷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陶瓷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相契合的需要。文章就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的重要作用及面临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的有效实现策略,以供参考。

一、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的必要性

(一)满足馆藏建设需要

在电子出版物和图书馆数字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关注和重视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在数字资源采集与利用方面投入了较多资金和精力。实际上,数字资源是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与拓展的重要推动力,在不断改善图书馆信息环境的情况下,不仅能够极大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对检索效率的提升产生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实际上,图书馆关于陶瓷文化的相关数字资源采集是对数字资源的有益补充和完善,在具有针对性开发数字资源的情况下,各类型陶瓷文化元素能够得到全面利用,为极大提升图书馆馆藏建设水平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满足读者求知需求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对陶瓷文化的关注正在不断提高,图书馆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阅读的平台,在全面加强陶瓷文化相关馆藏建设的同时,图书馆对陶瓷文化的建设管理也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准确把握数字资源采集核心价值,积极组织和开展多样化统筹管理活动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应有的价值,以良好的资源整合为基本导向,实现服务读者的预期目标。图书馆作为社会公众接触和了解陶瓷文化的重要平台,其建设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了读者对陶瓷文化的相关阅读需求,在紧密关注图书馆陶瓷文化,挖掘相应数字资源核心价值的同时,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数据库质量

图书馆数据库建设需要与实际阅读需求相适应,在紧密关注图书馆建设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将数据库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能够极大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为赢得读者良好社会口碑奠定坚实基础。在采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的情况下,图书馆能够通过整合与丰富数字资源的形式为客户节省获取陶瓷文化的时间,在便捷高效查阅数字资源的同时,图书馆的整体效益更高。实际上,数据库建设所需的成本较大,需要在购买数字资源之前进行适用和协商,这一过程较为漫长,基于自主获取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能够极大满足数据库建设的相关需要,以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数字资源采集目标为导向真正提升数据库的整体质量。

(四)促进陶瓷文化传承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以陶瓷文化为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责任方,在先进文化传播的同时必须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落到实处。在准确把握陶瓷文化相关价值定位,积极推进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的同时,能够形成较为全面完善的陶瓷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在准确把握陶瓷文化重要育人价值的情况下,实现数字资源采集应用的预期效果,为实现图书馆陶瓷文化传承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面临的问题

(一)数字资源采集工作主体单一

现阶段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据资源采集工作的实施主体仍然较为单一化,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相应数字资源采集方面的重要性十分突出,但是忽略了工作主体上的多元拓展,大多只是依赖于公共图书馆的内部资源,而忽略了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深度合作,没有巧妙利用社会群众资源进行数据资源采集。在数字资源采集工作主体相对单一的情况下,图书馆关于陶瓷文化的相关数字资源采集实际成效难以满足预期目标。

(二)数字资源采集方式较为死板

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的具体执行中,部分工作人员采用的数据资源采集方法较为死板,通常只是基于传统模式下将纸质阅读资源转化为电子阅读资源,对互联网的应用不够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资源采集的整体效果。实际上,陶瓷文化涉及的领域众多与陶瓷文化相关的数字资源也较为丰富。然而,在数字资源采集方式较为单一的情况下,很难形成较为全面的统筹管理机制,导致相关资源利用效率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极大阻碍了图书馆陶瓷文化的渗透和发展。

(三)数字资源加工处理效率较低

全面推进数字资源加工处理是保障图书馆陶瓷文化数字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关于数字资源的加工处理效率仍然较低,对数据信息的分析以及对相关文字的校对缺乏科学方法,由此导致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工作落实不到位。实际上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的加工处理,本身关系到资源整合与利用的效果,但是目前相应数字资源的处理方式仍然较为死板,没有真正形成全面多元的管理机制,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成熟,导致数字资源加工处理效率受到影响。

(四)数字资源平台建构不够完善

数字资源平台建构是实现陶瓷文化共享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针对数字资源平台的建构与应用仍然有待优化,一方面表现在各类型资源的管理统筹不到位,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平台建构中,实际阅读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一些图书馆只是将陶瓷文化数字资源的呈现作为一项基本工作,没有与当前图书馆数字资源管理系统相匹配,在陶瓷文化的数据平台搭建方面仍然有待优化,资源利用效率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面临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目的性原则

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应当遵循目的性原则,在准确把握陶瓷文化传承发展这一核心目标的情况下,对各类型数字资源采集工作作出新尝试,真正以明确的目标为导向,提高素质资源采集利用效率。结合当前图书馆陶瓷文化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应当根据现有资源存在的不足做出调整和补充,基于数字资源采集带来的积极影响,真正满足陶瓷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需求。

(二)遵循系统性原则

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应当遵循系统性的原则,从基本的管理需求出发形成较为全面系统的数字资源体系,真正强调各类型资源利用的实际需求,并且在数字资源采集等方面做好有效协调,为资源合理配置奠定坚实基础。遵循系统性原则,需要把握好数据资源采集等方面的核心价值,在图书馆陶瓷文化挖掘利用的同时,形成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的协同配合,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的整体性。

(三)遵循持续性原则

图书馆陶瓷文化数字资源采集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遵循持续性原则,持续不断整合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在及时做好更新的情况下,避免由于相应数字资源时效性问题而影响后续的资源利用效率。图书馆应当形成陶瓷文化数字资源采集的长效机制,在实际管理中增强对陶瓷文化的重视,并且形成动态化的管理机制,一旦发现优秀陶瓷文化数字资源,及时进行资源采集和数据库更新,以满足陶瓷文化的传承发展需求。

四、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的实现策略

(一)全员参与拓展数字资源采集工作主体

图书馆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工作,必须考虑参与主体的多元拓展,除了由图书馆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数字资源采集之外,也应考虑到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同时形成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有效协同互动,在实现馆际资源共享的同时,增强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的采集效果。从公共图书馆的角度来看,公共图书馆应该建立一个全面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加大数字资源采集人才的引入力度,为促进相关人才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需要形成较为全面的人才培训和管理体系,从数字资源采集的视角出发开展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以较为全面的培训管理为基本导向,提升专业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为后续数字资源采集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提供支持。从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协同互动的角度来看,应当关注双方的优势特点,借助高校陶瓷文化理论研究人员,推进数字资源采集的深度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的专业性。从社会公众参与的角度来看,则需要考虑到社会公众在陶瓷文化数字资源采集中的辅助作用,既要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同时也要形成较为全面的统筹机制,在社会公众参与陶瓷文化素质资源收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陶瓷文化数字资源采集效率。

(二)利用网络优化数字资源采集工作方式

网络信息环境下,互联网成为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采集的重要工具,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成熟的同时,需要考虑到网络信息资源的相关分布规律,从用户实际需求着手,对各项陶瓷文化资源做好有针对性的采集与补充。公共图书馆应当结合现阶段陶瓷文化素质资源采集的工作开展状况,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着手,对现有的信息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同时形成较为明确的数据资源采集方案,在有效收藏相关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情况下,形成较为全面的互补机制。各类型网络资源的整合利用都应与基本的管理需求相适应,在正确认识陶瓷文化重要作用和影响力的情况下,形成较为全面多元的统筹管理机制。在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的采集同样需要考虑到采集形式和渠道的多元拓展,大致分为大众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资源两个方面。大众信息资源是指电子书,学术机构,网络课程资源等等,而个人信息资源则强调个人空间主页、自媒体等等,相关资源采集应当尊重版权和隐私保护。此外,在相应数字资源采集的推进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明确方向,主动向资深学者和艺术大师寻求帮助,结合学科背景以及读者需求情况,收集互联网中的陶瓷文化数字资源,在此情况下提高陶瓷文化素质资源采集效率和质量。

(三)借助数字信息技术提升加工处理效率

数字信息技术对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的加工处理具有很强的辅助作用,因此需要考虑到基本的数据加工处理需求,在获取原始数字资源的情况下,对相关数字资源进行分类与整合,并且结合陶瓷文化的特点,提升相关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在关于文字校对方面的工作推进中,应当考虑到网络数字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对可能存在的信息错漏进行分析,在相关信息采集中,既要利用文字识别工具对相关文字准确性进行校对,同时也要发挥人工辅助作用,在信息获取之后进行人工审校,为后续数据库加工利用奠定基础。比如在相关数字资源的保存格式设置上,需要关注数字资源本身的格式特点,在数据库建设环节要求格式统一,既要基于行业规范采用统一标准进行数字资源的分类和编码,同时也应考虑到各项数据本身的使用价值和特点,方便读者后续快速查阅和获取信息。在数据资源的备份和安全管理方面,同样需要考虑到资源整合过后如何对数据进行备份,并且在满足资源管理平台建构需求的情况下,对相应数据加工处理提出更高要求,真正形成具有较强规范性的数字资源管理体系。

(四)基于用户需求完善数字资源平台建构

数据库是网络中陶瓷文化数字资源控制与开发的重要工具,因此需要考虑到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搭建数字资源平台,从数字资源采集与开发的视角着手,提高平台应用价值,同时也需要从服务用户阅读需求的视角出发,做好相应管理机制的优化建构,确保相应数字资源平台具有更强的使用价值。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各类型通信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数字资源管理,正朝着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需要从网络信息技术管控的角度出发,建立起关于陶瓷文化的专项数字资源平台,既要满足基本的数据收集和整理需要,同时也应考虑到用户的支持需求,真正提升数字资源平台相关交互设计的科学性。关于数字资源平台的建构,需要考虑到陶瓷文化内容的复杂性,针对陶瓷文化相关数字资源进行分类统筹管理的基础上,需要形成相对应的平台管理机制,一方面针对原生数字资源做好动态指引,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网络资源的整合应用,在准确把握资源配置重要价值的情况下,真正形成较为全面的管理机制。图书馆针对陶瓷文化的数字资源平台建构需要具备图书馆自身的特色,同时也要将陶瓷文化作为一个专题模块着重建设,为增强陶瓷文化社会影响力保驾护航。

五、总结

综上所述,全面优化图书馆数字资源采集是提升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成效的关键,也是满足读者多样化阅读需求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全面推进陶瓷文化数字资源采集过程中,必须形成较为全面的统筹管理体系,结合数字资源采集工作主体的多元拓展,形成较为科学的数字资源采集工作方式,在数字信息技术全面应用、数字资源平台搭建得以落实的情况下,真正满足陶瓷文化数字资源采集的各项需求,为陶瓷文化传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宇航,蒋露娟.公共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转型和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J].文化学刊,2024(03):

213-216.

[2]赵萌萌.面向语义出版的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描述框架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4(02):37-41.

[3]梁建春.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创新[J].办公室业务,2024(04):162-165.

[4]林剑平.融媒体技术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的应用探究:以闽西特色图书资源保护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02):164-166.

[5]张志勇.高校图书馆利用八爪鱼网络爬虫技术高效采集元数据[J].现代信息科技,2019,3(04):4-6.

[6]刘磊,余洁,付玲玲,等.社会网络环境下用户参与图书馆数字资源评选的需求调查:以部分高校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04):9-13.

[7]李其红.浅谈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采集的原则、途径和方法[J].时代金融,2010(05):169-172.

[8]蔡荣生.浅谈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视频与音频信息的采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05):41-43.

[9]罗德胤.数字图书馆的资源采集模式探讨:以营造学社数字图书馆为例[J].建筑史论文集,2002,15(01):180-186+261-262.

责任编辑:洪丽

Strategies of Collecting Digital Resources of Ceramic Culture in Libraries

SONG Xiaowei

(Jingdezheng University, Jingdezhen 333400, Jiangxi, China)

Abstract: Ceramic culture, as a special one of the rich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bears profound aesthetic thoughts. Libraries should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it forward. With the colle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as the major goal, we can truly realize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eramic cultural resources to en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The collection of ceramic culture digital resources should get all members concerned involved in it, optimize the collection process using the network, impro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iciency with the help of IT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 platforms according to users’ needs.

Keywords: library; digital resource collection; ceramic culture

猜你喜欢
陶瓷文化图书馆
图书馆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12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40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瓷都”的资源优势
中国市场(2017年10期)2017-05-04 09:51:11
我国特色文化对外翻译的形式与意义
陶瓷文化的特征浅谈
青年时代(2016年32期)2017-01-20 00:03:13
飞跃图书馆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20:16:59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青花瓷》歌词英译探微
现代交际(2016年12期)2016-07-09 02:19:33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