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时间词主要包括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两大类。它们是文言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此,笔者归纳了如下藏在文言文中的“时间词”:
一、时间名词
(1)晓:天亮后,即“早晨,清晨”。如《卖炭翁》中的“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译作: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着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赶去。
(2)日中:正午时分,中午。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译作: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3)亭午:中午,正午。如《三峡》中的“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作:倘若不是在中午或半夜,那么就无法看见太阳和月亮。
(4)夙夜:早上和晚上。如:《出师表》中的“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译作:(我)接受任命以来,早晚忧愁叹息,唯恐(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事没有做成,以致损害他的英明。
(5)薄暮:傍晚。如:《岳阳楼记》中的“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译作:到了傍晚,天色阴沉暗淡,只能听见(远处传来的)老虎的咆哮声和猿猴的悲鸣声。
(6)昔日:往日,从前,过去。如:《出师表》中的“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译作:在往日任用他时,先帝称赞他是一个才能突出的人。
(7)旦日:第二天。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译作:第二天,外面的客人过来拜访邹忌,和他坐在一起交谈,邹忌询问(客人):“我跟徐公相比,你觉得谁更美?”
(8)翼日:明日,第二天。如《促织》中的“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译作:第二天,成名把蟋蟀献给县令,县令见它这么小,便怒斥成名。
(9)明年,意为“第二年”。如:《岳阳楼记》中的“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译作:到了第二年,政务顺达,百姓和乐,许多荒废的事业都重新兴盛起来了。
(10)期年,意为“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作:一年之后,即使(还有人)想要提出意见,也找不到什么事可说了。
二、时间副词
(1)寻:不久。如《桃花源记》中的“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译作:但没有实现,(他)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2)俄而:不久,顷刻。如《咏雪》中的“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作: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俄顷:一会儿,片刻。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译作:一会儿,风停了,云层墨黑,深秋的天空阴沉迷蒙,渐近黄昏,天黑了下来。
(4)已而:不久。如《醉翁亭记》中的“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译作: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
(5)既而:不久,一会儿。如《口技》中的“既而儿醒,大啼”,译作:不久,孩子醒来了,大声啼哭。
(6)无何:不久。如《促织》中的“抚臣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译作:巡抚没有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
(7)未几:没多久,过了一会儿。如《口技》中的“未几,夫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译作:过了一会儿,丈夫打呼噜的声音响起来了,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停下。
(8)久之:许久,很久,过了一会儿。如《狼》中的“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译作:过了一会儿,狼似乎闭上了眼睛,它的神情看起来极为悠闲自在。
(9)少时:①一会儿;②小时候。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译作:自认为小时候学习非常刻苦。
(10)顷刻:一会儿,转眼间。如《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的“一夕,猫奴争食,自檐而堕,连盆与架顷刻碎之”,译作:有一天晚上,两只猫在争夺食物,它们从屋顶上掉了下来,一会儿的功夫就把盆和架子砸碎了。
(11)少顷:一会儿。如《口技》中的“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译作: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屏障中醒木一拍,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没有一个观众敢大声讲话。
(12)少间:一会儿。如《促织》中的“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译作:一会儿,帘内扔出一张纸条,那上面写着求神的人心中所想的事情,没有丝毫差错。
(13)曩者:以往,先前,过去。如《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译作: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般,他们的将士必定会遭受袭击而被俘虏。
当然,文言文中的时间词还有很多。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要注意收集和整理,并强化记忆,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