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通过对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设施蔬菜种植情况的调研,为聊城市阳 谷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和蔬菜种植提供指导。【方法】通过纸质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设施类型、蔬菜种植安排、劳动力来源、遇到问题解决方法、销售 渠道、收支状况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结果表明,阳谷县设施蔬菜种植主要以钢架结构塑料大棚设施类型为主,种植茬口安排存在一年一茬、一年二茬、一年三茬三种方式,种植蔬菜种类以葫芦科、茄科为主,劳动力以家庭成员为主,销售渠道主要以批发商采购为主,投入成本最多的部分是肥料,每亩收入6000元以上居多。同时,存在种植模式单一化、种植户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弱、销售渠道存在局限性、种植成本大等问题。【结论】综合以上问题,建议从种植模式、培训指导、销售渠道、合理投入等方面改进,为聊城市阳谷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和蔬菜种植提供指导。
关键词:阳谷县;设施蔬菜;种植
蔬菜中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是生活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随着人们对蔬菜供应要求和品质的不断提升,设施栽培应运而生。蔬菜设施栽培实现了蔬菜全年稳定供应,不仅保证了蔬菜种类的多样化,而且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
山东省是传统蔬菜大省,其蔬菜产量居于全国前列[1]。据统计,随着设施蔬菜种植的推广,2015年山东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全国设施蔬菜总种植面积的1/4[2]。寿光坐落于山东省的中北部,是全国最 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具有“蔬菜之乡”的美称。而聊城市位于山东西部,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十分适合设施蔬菜的生长种植。近年来,聊城市蔬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业结构逐步完善,2019年全市蔬菜净值高于200亿元[3]。聊城市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13.33万hm2以上,在2014年,聊城市被授予“中国蔬菜第一市”称号[4]。同时,聊城市形成了最大的早春茬秋延迟黄瓜、早春豆角等时令性优势品种种植基地,播种面积在3.33hm2以上的种植基地900余处,例如:莘县、东 昌府区等大宗设施蔬菜基地、莘县燕店的香瓜、茌平耿店的辣椒、阳谷 阿城的西葫芦、冠县斜店的黄瓜等一大批优势明显的特色区域蔬菜种植基地[5]。目前,聊城市蔬菜生产已初具规模,经过近几年的规划发展,已形成了一批特色乡镇、专业村[6]。
阳谷县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西南部, 东经115°39’-116°06’,北纬35°55’-36°19’ ,境内地形为鲁西平原,黄河之北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海拔高度为39.62米。2020年区域划分,阳谷县下辖3个街道、14个乡镇,共856个行政村、17个社区。众多河流支干途经此地,水资源丰富,属暖温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光照条件丰富,周边化工厂、大型垃圾处理厂少,适宜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2018年,阳谷县土地总面积106 532. 53hm2,常住人口约有69.57万人,蔬菜种植面积一般稳定在48.7万亩[7]。2021年的阳谷县统计公报显示,阳谷蔬菜播种面积47.75万亩,总产195.36万吨,单产4090.9公斤/亩。司立英的调查研究发现,2012年阳谷七级镇张庄、东阿姚寨镇纪庄等依靠种植区域蔬菜,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万元[8]。
在《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了解聊城市阳谷县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状况中同样适用。只有深入基层调查,才能更清楚地了解现状、发现问题,也才能为设施蔬 菜产业发展和增加种植户收益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本研究围绕聊城市阳谷县设施蔬菜种植现状,通过调查问卷,深入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阳谷县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1 设施蔬菜种植调研
本研究数据于2022年6—10月通过实地纸质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为阳谷县设施蔬菜种植农户,回收完毕并整理后,共发放纸质问卷350份,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285份,有效回收率约81.43%。同时,网络调查采取网络调查问卷 形式,共收到网络调查问卷100份。
本次调研内容主要涉及设施蔬菜种植基本情况,包括设施大棚类型、设施蔬菜种植茬口安排和种类统计、蔬菜种植劳动力来源、蔬菜种植中遇到生产问题解决方法、销售渠道、收支状况。
1.1 蔬菜种植的设施大棚类型
阳谷县蔬菜种植设施类型统计见图1和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钢架结构的塑料大棚占比最大,为36.36%;而竹木结构的塑料大棚所占比例仅为22.60%,比钢架结构 大棚占比少13.76%;日光温室占26.49%,简易拱棚占比10.65%,而连栋温室占比为3.90%。
1.2 设施蔬菜种植茬口安排和种类统计
设施蔬菜种植茬口安排统计见表1,从表中可 以看出,蔬菜种植茬口分为一年一茬、一年二茬、一年三茬三种类型。一年一茬种植模式为一年种植一大茬辣椒,种植时间安排为7/8月上旬育苗,10/11月中下旬收果。一年二茬有三种种植安排,第一种安排为黄瓜和芸豆,其中黄瓜种植时间为7/8月至10月上旬,芸豆种植时间为11月上旬至次年2月底;第二种安排为黄瓜和番茄,种植时间分别为8月上旬至11月下旬和3/4月至7月中上旬;第三种安排为种植黄瓜和芹菜,其中黄瓜种植时间是从3/4月育苗,5月份收瓜,之后休整3个月,9/10月开始种植芹菜,11/12月收获。在一年三茬种植安排中,第一茬种植黄瓜,时间为6月至9月底;第二茬种植芸豆,时间为10/11月至次年2月中下旬;第三茬 种植黄瓜,时间是在3/4 月至5月底。
设施蔬菜种植种类统计见图3。由图可以看出,阳谷县设施蔬菜种植最多的是葫芦科类蔬菜,例如黄瓜、西葫芦、丝瓜。其中,黄瓜占比为38.70%,主要分布在西湖镇以北地区,西葫芦和丝瓜均各占7.01%。其次为茄科蔬菜,番茄占比为23.64%,主要种植区域为七级镇,辣椒占比5.97%;芹菜占比15.32%。
1.3 蔬菜种植劳动力来源
阳谷县设施蔬菜种植劳动力来源统计见图4,由图可以看出,以家庭成员为单位经营的占比最大,为75.32%,即以家庭成员为主进行设施蔬菜的栽培管 理工作;长期固定工人管理蔬菜生产的占比仅 为14.03%;还有10.65%的种植户会在蔬菜生产忙季 雇用临时工参与蔬菜生产。
1.4 蔬菜种植中遇到生产问题解决方法
蔬菜种植中遇到问题时,其解决方法统计见图5。如图所示,遇到生产问题时多数向当地种植技术人员咨询,占比为43.64%;42.60%种植户会凭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自行解决问题;而从网上查阅资料获取相关知识,寻找 解决方法的种植户较少,仅占11.95%,其他方式占1 .81%。
1.5 销售渠道
设施蔬菜销售渠道统计见图6。批发商收购占比最高,为45.19%,当地的农户主要负责种植管理,却不懂销售通道,因此他们的产品大多是由批发商收购;在本地集市上零售占比次之,为15.84%,年纪大的农户一般在本地集市上进行零售;合作社收购占比12 .73%,电商平台(网上售卖)占比12.47%,虽然网络全球覆盖,但阳谷县种植户通过电商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占 比较低;其他销售渠道,例如企业收 购、消费者直接收购,占比较低,分别为9.87%、3.90%。
1.6 收支状况
设施栽培管理过程中投入成本比例见图7,由图可知,整个栽培管理过程中肥料投入成本较大,占比为38.70%,农药投入占比23.64%,种子投入和人工投入占比分别为18.70%和18.96%。
设施蔬菜种植收入情况如图8所示。行情较好,产量高的条件下,每亩的收入会在6000元以上,占比44.94%;收 入2000-3000元,占比27.53%,收入3000-4500元,占比24.16%;收入4500-6000元,占比最低在3.38%。
2 阳谷县设施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模式单一化
本次调研发现,设施类型中主要以塑料大棚(钢架)为主,蔬菜种植主要是以个体种植户为主,少数为承包制经营,种植茬口安排存在三种方式,种植蔬菜种类单一,反季节蔬菜种植少。
2.2 种植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劳动力直接决定生产效率。笔者在安徽省青阳县设施蔬菜种植劳动力调查中发现,蔬菜种植以个体生产家庭经营为主的,种植人员年龄偏大,知识水平低,对新技术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弱[9]。据统计,聊城全市蔬菜企业从业者中,中专文化程度以上者不足5%[10]。本调研结果发现聊城市阳谷县设施蔬菜种植中,劳动力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而在种植生产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多数种植户完全凭经验。劳动力主体以家庭成员为主,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种植户年龄逐渐增大。而在种植生产过程中遇到难题时,通过学习新科技新方法占比较少,通过经验方法解决问题,其主观性强,操作随意性大。本调研发现,阳谷县设施蔬菜种植劳动力情况与聊城市、安徽省青阳县统计情况基本一致,这说明劳动力存在的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2.3 销售渠道存在局限性
蔬菜的保鲜度和质量是影响售卖价格重要的因素。销售渠道也十分重要。本调查发现,批发商收购占比最大,且是种植户长期依赖的销售模式,存在着销售局限性。
2.4 种植成本大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设施蔬菜的种植面积在逐渐扩大,种植投入成本也在提高。本次调查发现,在聊城市阳谷县设施蔬菜种植成本投入中,肥料、农药费用成本大,前期栽培过程中肥料投入占比较大,且需要有种植经验的人工进行栽培管理。
3 对策建议
3.1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种植模式
在不同的乡村建设进程中,应先分析其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吻合度、差异性,进而规划制定出具体的乡村振兴途径[11]。各村庄间人文地理存在差异,不能因其他村庄种植蔬菜盈利多而盲目种植,应综合考虑自身是否具备种植该蔬菜所需种植条件、种植技术和经济成本。让乡村振兴成为种植户自己主动去做的事[12]。遵循实事求是办事原则,每家每户应以市场需求为目标进行种苗的购买和合理的茬口安排。
此外,反季节蔬菜市场价格较高,市场潜力巨大[13]。聊城市阳谷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对发展多种种植模式和新技术、新品种的引入有一定的优势,比如:黄瓜间作辣椒[14]、黄瓜—番茄—菠菜3茬种植模式[15]。随着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振兴农业政策的大力支持,适当种植反季节蔬菜,将给农户带来众多收益,例如有减脂功效的水果黄瓜和外观品质好的草莓番茄,除蔬菜的种植以外,冬季草莓和礼品西瓜市场潜力巨大。
3.2 加强培训指导,提升种植户认知
在阳谷县设施蔬菜种植产业中,可鼓励相关专业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的领域,设立专门的技能培训班,培育一批本土科技带头人。并通过各种多媒体通道宣传农业知识、推广先进技术、科普农田趣事,提升全村种植户的文化素养。同时,搭建就业平台,广泛吸引年轻人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劳动力数量。另外,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定期邀请科技特派团队、农技人员开展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或直接深入乡村田间,面对面进行生产指导和服务,提高种植户的认知能力,培养专业化较强的种植队伍,从而提升种植户能适应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的能力[16]。
3.3 拓展销售渠道
打破销售渠道局限,逐步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线上、线下销售相结合,线上发展电商平台,或创建自媒体账号直播带货、宣传推广,覆盖更多消费群体;线下与学校、机关直属单位、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直接对接,加大蔬菜购买力度。同时,在蔬菜生产重点乡镇,建立蔬菜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等蔬菜仓储集散基地,方便蔬菜长距离销售。由此,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拓展蔬菜销售渠道,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助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
3.4 科学合理投入
为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农村部在2022年发布了《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基于这两个方案,蔬菜设施栽培应科学管理,合理安排设施栽培茬口,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投入效率和利用率,例如蔬菜设施栽培中增加专用节水施肥滴灌系统,实现水肥一体化。此外,杀虫灯、黄板以及其他设备,可有效降低农药的喷施。由此实现降低化肥、农药成本投入,提升肥料利用率和蔬菜品质,从而提高聊城市阳谷县种植户年均纯收入。
参考文献
[1] 王英超,李金庆,郭洪参,等.山东省蔬菜出口贸易
现状浅析[J].中国蔬菜,2023(4):15-19.
[2] 高中强,郑华美,郝国芳,等.山东蔬菜产业发展现
状与转型升级[J].中国蔬菜,2017(4):7-11.
[3] 杜宗泽,袁久东,岳玉苓,等.聊城市设施蔬菜土
壤肥力状况分析[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34(4):27-30.
[4] 聊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聊城调查队. 聊城统计
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5] 吕彦霞,姚杰,朱传宝.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
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22(8):80-82.
[6] 杨增美.农产品地标性品牌建设路径选择——以山
东聊城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2):
240-241+244.
[7]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阳谷县县
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J].山东省人
民政府公报,2018,657(33):35-36.
[8] 司立英.聊城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9] 赵侠.青阳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J].农机科
技推广,2022(12):52-53.
[10] 白学江,魏传民.聊城蔬菜出口分析及发展设想
[J].检验检疫科学,2003(3):44-46.
[11] 张一卓,李世芬,李竞秋,等.乡村分类识别与特征
评价研究——以聊城市阳谷县为例[J].建筑与文
化,2022(11):64-66.
[12] 沈飚.因地制宜、积极创新加快推进嘉定农业农村
高质量发展[J].上海农村经济,2023(4):10-13.
[13] 李建明,李建斌,刘建辉.我国设施蔬菜产品市场分
析及发展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2(3):79-82.
[14] 王玉强.温室黄瓜间作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蔬菜,2023(10):71-74.
[15] 张增芬,董亚亚,张书萧,等.大拱棚黄瓜-番茄-菠
菜3茬种植模式[J].河北农业,2018(3):23-25.
[16] 闵锐,成越,马宇卿,等.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主产省
份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J].财会通讯,2023(10):
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