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麦布女王》中对英国重商主义传统的批判

2023-12-31 00:00:00李浩楠
文教资料 2023年20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重商主义雪莱

摘 要:被认为是自由贸易发源地的英国,在实行自由贸易之前是重商主义的坚定践行者。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英国的工业优势愈发凸显时,诱导其他国家放弃重商主义并接受英国所宣扬的自由贸易体系,打击垄断、贸易保护和政府监管最符合英国当时的国家利益。因此,在《麦布女王》中雪莱对重商主义的批评和对自由贸易的辩护表面上是因为自由贸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归根结底不过是出于其所处时代下维护民族利益的考量。

关键词:雪莱 《麦布女王》 重商主义 自由贸易 英国霸权

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全球复苏更显乏力,给经济全球化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挑战。重商主义一词也重新回到公众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约翰逊(Johnson E. A. J.)称重商主义是一个“让人不悦的单词”[1]。在经过亚当·斯密大加鞭挞后,重商主义饱受诟病和指责,被置于自由贸易的对立面,“成了混淆货币与财富、实行贸易保护、鼓励垄断寻租、政府过度干预之类不良经济思想和行为的代名词”[2]。

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被誉为“西方传统中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他独具特色,“在很多方面堪称真正的诗人,英语作家中没有谁比他更符合这一称号”[3]。雪莱在观察和反思社会政治经济方面表现出相当的敏锐性,并且发表了许多关于经济问题的观点。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于抓住了工业革命的先机,英国在资本主义工业方面占据了优势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因其掌握了巨大的工业优势,英国无须继续借助重商主义的庇护来谋得发展,而自由贸易成为其巩固并提升优势地位的手段之一。把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上升为主流意识形态,与英国的民族利益休戚相关,重商主义在英国则被贬低为一种有害的思想和政策,受到人们的责难和谴责,成为众矢之的。雪莱的《麦布女王》诞生在此种背景下。大多数学者认为雪莱对自由市场的支持是源于对政府干预的不满和为遭受苦难的民众发声的观点,实际上雪莱对于重商主义的批判是为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辩护,本质上是维护国家利益并巩固英国的霸权地位的一种体现。

一、《麦布女王》中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重商主义一度被谴责为混淆了货币与财富,将金银看作财富的唯一形态和标准,认为“财富和货币可视为同义语”[4]。在《麦布女王》中,雪莱通过描绘人们对黄金的痴迷和追逐,表达了对重商主义混淆货币与财富的批判。

在长诗的第三节,雪莱指出 “那些镀金的蚊蝇/一个个在朝廷的阳光下取暖/利用它的腐败养得脑满肠肥”[5],雪莱用“镀金的蚊蝇”来指涉以君主为代表的一心追求财富、沉迷奢侈享乐的人。他们拥有充足的物质产品,通过压迫贫苦百姓以满足他们自身的欲望。皇帝身上镀金的链子象征着他对黄金的渴望,而他不过是黄金的奴隶。在第二节中,雪莱描述了这位皇帝被获得黄金的卑劣欲望所掌控,于是不关心百姓啼饥号寒的声音,当听到贫苦人民对他的诅咒时,他也能一笑置之。当许许多多的人被饿死,他却肆意挥霍享用不尽的饭食时,他不仅不会表示同情,反而冷酷地感到一丝愉快。比起穷苦人们的饭食,黄金在他眼中是真正的快乐。雪莱指出,这位皇帝所渴求的黄金并不会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只会毒害他,使他即使在睡眠中也被梦魇所折磨,而无法享受真正的宁静。

在《麦布女王》中,黄金被描述为“一位活佛,睥睨一切/统治着人间万物”[6],它被人们当作是万事万物的标准,“是非用黄金来衡量/他们睥睨着群众的道德,残酷地把它踏成泥浆”[7]。在这里,雪莱指出,黄金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准绳, 成为高于一切的存在。在它的统治下,人们不再尊重道德,更不再追求拥有道德,连真理也难逃它的掌控,成为被标价的商品供人买卖。然而,道德和真理本是无价的事物,现在却被人忽视和出售。雪莱在第四节中阐述了黄金成为万物的标准之后,在第五节中进一步阐述了黄金的统治地位——它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一切都在它的控制之下。从“庸俗的大人物”“虚荣的富人”到“骄横傲慢的小人”,从“农民”到“贵族、教士和国王”[8],都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全能的金子和财富,所以他们视黄金为“活佛”,心甘情愿而盲目地崇拜它。

在黄金的诱惑和统治下,人们不遗余力地去获取更多财富,雪莱对那些为了财富而去维护暴政的人进行了猛烈批评。这些人受雇于暴君,在黄金和权势的诱惑下,他们心甘情愿去做各种残忍的事情,为君主的暴政保驾护航。他们为暴政去涂脂抹粉,最终带来的是饥荒、灾难与贫困。对于这些唯利是图的人来说,黄金是事物价值的标准。在对黄金的渴求和追逐中,他们变得无知、麻木,成为专制暴政的奴隶,其存在最后只是为暴政服务。

重商主义一直被当作国家干预经济的代名词。在《麦布女王》中,雪莱通过谴责贸易垄断表达了对重商主义国家干预的不满,在他看来,“商业的垄断,简直像那些色厉内荏、阴险刁钻的帝王将相一样,毫不逊色地煽旺了全世界互相仇视的火焰”[9]。

在推行重商主义措施的时代,为了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与军队的开支,以及在与他国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政府与商人结成联盟。国家采取扶持、保护商人与商业资本的政策,鼓励商品输出与对外贸易,以此获取大量的货币,满足国家对于财政开支和富国强兵的要求。在开拓海外贸易市场的过程中,英国政府积极参与其中,为商人的行动提供热心支持,并利用外交乃至战争手段最大限度地为本国商人谋取利益。此外,国王还向商人集团颁发特许状,垄断特定地区的贸易。

在雪莱看来,贸易的垄断带来的是灾难性的后果。在没有实行贸易垄断时,各国间的商业活动可以自由进行,雪莱将这种状态看作是和平与自由的体现。而在商业垄断的条件下,为了保护本国的贸易,商业活动被特定的群体管控,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活动受到限制,这导致了 “道德与智慧,真理与自由”[10]消失不见。尽管雪莱将财富称作“人类的孽障”[11],但实际上雪莱并非反对商业本身,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财富的作用以及贫困的危害,他反对的是“作为重商主义体系核心的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联盟”[12]。雪莱指责政府以他人的利益为代价对特定集团的商人给予商业特权,他们之间的联盟欺骗和剥削了穷人以及大部分中产阶级。而这必定会损害自由,最终也会阻碍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二、《麦布女王》中对自由贸易的辩护

“对于一个浪漫主义者来说,在他那个时代倡导自由意味着倡导自由贸易,同时批评政府干预经济。”[13]在《麦布女王》中,雪莱表达出对于自由贸易的辩护。雪莱宣称自由是人类登上道德高峰的途径,而自由贸易则是国家繁荣的手段。

雪莱对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批评实际上是为其对自由贸易的辩护服务。雪莱宣称,得益于自由贸易,“这儿曾经是最热闹的所在/异邦人士、船只和商品,纷至沓来/有一个时期,和平与自由曾光临过这一块丰土”[14]。显而易见,雪莱对自由贸易给予了高度赞美。在实行自由贸易的时期,各国间可以自由进行商业往来,不仅人们可以享用到不同地方的商品,各国也处于和平的状态中。而不幸的是,当国家对商业进行干预和控制后,便捏碎了繁荣的蓓蕾,导致道德与智慧、真理与自由都不复存在。此外,雪莱也指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得战争频发,可见,雪莱将自由贸易看作实现世界和平与自由的基础和前提。他将国家的权力比作“猖獗的瘟疫”[15],凡是被它所干预的都受到污染,连同自由与真理也被消灭。“封闭了真理的嘴巴”[16],最终徒留疯狂和苦难。他隐晦地指出,国家的力量“如同隐秘的毒汁,注射进这荒凉社会的无血的脉管”[17]。因此,当他说出“大自然容不得君王”[18]时,他所表达的是对国家干预经济的反抗和对自由贸易的推崇。雪莱认为“英国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政府的干预” [19]。因此,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不合理且有害的,自由贸易才是值得推崇的。

“雪莱的激进主义与亚当·斯密等最初倡导自由市场的英国人的很类似。”[20]因此,在雪莱对于自由贸易的辩护中看到类似于斯密所宣传的“看不见的手”的思想便不足为奇。“看不见的手”这一原理将经济的自由运行看作是一种自然的秩序,无需国家的介入,经济自身便能运行良好。在《麦布女王》中,雪莱用自然来指涉经济,他认为,经济的运行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与自然一样,它也有着自己的方法,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国家。国家干预意味着违反自由贸易的法则。雪莱指出,大自然的判断远比人类的判断准确,自由贸易与大自然一样,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让国家的权威来取代市场的判断只会导致更大的任意性和不公正。

在《麦布女王》的注释中,雪莱指出商业垄断使得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仇视,导致战争频发,带来种种罪恶和腐败;还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表面上,雪莱似乎是对商业充满敌意,将商业称作是一切真正宝贵和卓越的人类品质的敌人。实际上,他谴责的不是商业本身,而是国家干预下的商业,“当财富来源于自由市场的独立运作时,雪莱并不反对”[21]。他认为在实施自由贸易时,各国间的商业往来促进了和平与自由,但当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时,这种和平与自由便被破坏了。雪莱认为,当以重商主义为特征的国家干预经济被消除,自由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时,英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便会提升,贫富差距也会缩小。

雪莱对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了谴责,对自由贸易的好处进行了辩护,但雪莱对于自由贸易的态度存在矛盾。在注释中雪莱提出,如果英国能够自给自足,自己供给一切生活必需品,那么就不会再进口别国的一切商品。雪莱既然倡导自由贸易,为何又强调英国要自己供给所需要的产品,这岂不是与自由贸易的原则相违背?正如亚当·斯密鼓吹自由贸易的同时,又支持英国航海法案的实施。从对于自由贸易的矛盾态度中,可以窥见他们鼓吹自由贸易的目的。

“自由贸易的理论构建与实际利益紧密相连”,“自由贸易作为对重商主义的政策取代,更多的是产业强盛、生产高效之后的一种自然选择,绝不是单纯观念的力量或对某种理想的追求”[22],其目的在于“说服其他国家放弃工业化努力”[23]。李斯特在评价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时的观点可谓切中肯綮,“一个人当他已攀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攀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上来”[24]。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世界强国,毫不畏惧与他国之间的竞争,并扩大海外扩张。原先的重商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形势,自由贸易则成为新的最优解,提倡自由也因此变得顺理成章。归根结底,“自由贸易学说只是其时代的产物,因为当它成为一个国家的信条时,该国正对自己的实力充满信心,自信能够在夺取市场的斗争中,打败所有竞争对手” [25]。换句话说,“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本质不是自由,而是一种以最小的代价将国家利益最大化的霸权手段” [26]。

三、结语

英国从重商主义转向自由贸易,与其实际利益密切相关。自由贸易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在新形势下最能迎合国家利益。当英国获得强大的优势地位时,为使国家利益最大化,自由贸易思想便被包装成绝对普适的公理,乃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而重商主义则被贬斥为毫无益处的思想而退居一隅。

从英国重商主义政策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以及英国依赖保护主义实现工业繁荣的历史现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英国并非自由贸易的绝对拥护者和践行者。相反,其国家和民族利益决定了英国在不同的情况下采取不同的立场和态度。通过贸易保护的方式,重商主义为英国率先开始工业化并取得压制性优势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工业化的发展扩大了英国对世界市场的需求,促使英国不得不诉诸自由贸易。一言以蔽之,“英国实施自由贸易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帝国利益,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和平与自由” [27]。

通过对英国重商主义传统的猛烈批判,雪莱表达了对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他对重商主义的谴责服务于对自由贸易思想的辩护。他对于自由贸易的捍卫,本质上是英国维护和扩大其国家利益和霸权地位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Johnson, E. A. J. Predecessors of Adam Smith:The Growth of British Economic Thought[M]. New York:Prentice-Hall Inc, 1937:3.

[2] 梅俊杰.重商主义真相探解[J].社会科学,2017(7):123-144.

[3] Bloom, Harold. Poets and Poems[M]. 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2005:117.

[4] 胡明,方敏.亚当·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评及其错误[J].经济思想史学刊,2023(1):46-87.

[5] [6] [7] [8] [9] [10] [11] [14] [15] [16] [17] [18] [英]雪莱. 麦布女王[M].邵洵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31,55,47,54,170,23,23,23,34,69,43,34.

[12] [13] [19] [20] [21] Cantor, Paul. Shelley’s Radicalism:The Poet as Economist[M]// Litera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Liberty:Spontaneous Order in Culture. Auburn: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 2009:242, 259, 229, 250, 249.

[22] 梅俊杰.论重商主义在荷兰率先崛起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2023(4):60-75.

[23] 梅俊杰.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学说的重商主义渊源[J].经济思想史学刊, 2022(3):116-137.

[24] [德]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陈万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07.

[25] 伍山林.如何认识经济思想的“谱系”——以英国重商主义为例[J].经济思想史学刊,2021(3):148-164.

[26] [27] 范岚清,尹建龙.19世纪英国推动下自由贸易政策的全球化——基于约翰·包令相关活动的考察[J].全球史评论,2022(2):114-128,342-343.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重商主义雪莱
从重商主义到自由贸易:企业家群体与英国工业化时期贸易政策的转型
美国重商主义的重新兴起及其影响研究
时代金融(2017年8期)2017-03-31 09:23:57
浅谈自贸区战略背景下如何利用原产地政策发挥出口优势
中国经贸(2016年16期)2016-10-27 11:43:51
一诺30年
名言名句
新重商主义的影响分析
商场现代化(2016年7期)2016-04-27 16:23:03
环境保护下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
商(2016年6期)2016-04-20 10:26:36
“自由贸易”新常态初探
人民论坛(2016年8期)2016-04-11 13:04:09
明天
“自由贸易” ——皮特(奥地利)
环球时报(2014-03-31)2014-03-31 09: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