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2023-12-31 00:00:00胡燕陈鹏辉杨齐何雨洁吴明扬魏丹黄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13期

摘" 要:优秀的科技创新能力是现代石油企业能够稳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该文以某石油企业为例,在充分调研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石油企业的企业特色,构建出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使用DS证据理论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对应底层指标的权重和赋权得分,最终得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并分析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DS证据理论;石油企业

中图分类号:F426"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5-2945(2023)13-0113-04

Abstract: Excell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s one of the prerequisites for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etroleum enterprises. Taking an oil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fully investigating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enterpris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enterprise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which includes 4 first-level indicators, 8 second-level indicators and 20 third-level indicators, and use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mproved by DS evidence theory to calculate the weight and weighting score of the corresponding underlying indicators. Finally, the scores of enterpri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re obtained, 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is analyzed.

Key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valuation system;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S evidence theory; petroleum enterprises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支撑,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核心内容。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为响应国家提出的对科技创新的新要求,各个企业也开始加强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石油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要求高,因此需要一个完善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评估其创新能力,并且该评价体系的结果也能够对石油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起指导作用。本文以石油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调研大量国内外针对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和对应评价方法的论文和报告,充分研究了有关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进展、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建立适合石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评级体系。

1" 研究综述

国内外的学者做了大量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国外研究的指标体系中最为著名、受到关注最多的有: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印度工业联合会制定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欧盟创立和实施的《欧洲创新记分牌》《全球创新记分牌》等[1]。而我国自1978年开始建立科技统计制度,最早从科技人员普查开始,之后不断改进和发展,直到现在已经构成了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形成了《国家创新指数报告》《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等评价成果[2-3]。国内部分高校学者如荣秋霖、苟三勇、张登宇、张琼和司江伟等[4-9]针对石油企业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综上而言,现阶段针对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构建并未有统一的标准,且通过调研发现,评价体系的构建多基于整个行业而非企业,且石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较少。因此,根据石油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已有的评价体系来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使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展示结果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是有必要的。

2" 研究方法

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分析与决策相关的全部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分解为目标层、中间层和方案层,以此对各要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不同要素的权重[10]。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如下。

2.1.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决策目标、准则和对象三者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将三者划分为目标层、中间层和方案层,构建层次结构。其中,最高层,也叫目标层,一般只含有一个元素即评价的对象;中间层,也叫准则层,可以划分为多个元素和层次,是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底层,也叫方案层,是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决策方案。

2.1.2" 建立判断矩阵

对于一个指标Ak,其下一层指标Bk的判断矩阵如下

A= ,

式中:aij表示第i个指标相对于第j个指标的重要性评分。重要性评分的设定可根据表1由专家进行设定,此处设定X和Y为某一指标下一层的任意2个指标。

2.1.3" 一致性检验

对判断矩阵做一致性检验,根据结果检验判断矩阵是否满足一致性指标,若CRlt;0.10,则认为其具有满足一致性;否则,则不具有一致性。

2.1.4"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将某一指标的权重乘以上一层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到各个指标对最高层的权重。

2.2" 证据理论

DS证据理论,即DS理论是一种用以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论,主要的作用是将多个主体相融合。应用到本文中,可将多个专家给定的重要性评分,通过DS证据理论融合为一个较为合理的最终评分[11]。

2.3" 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分析,先收集各个专家的重要性评分,使用DS证据理论融合所有专家的评分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最终评分作为判定矩阵的依据,接着遵循层次分析法的步骤,依次计算各层对应权重,最终得到底层指标对应评价目标的权重。本文最终的评分以区间评级的方式给出,采取专家的意见,对底层指标的数值作1~5分的等级划分,再与权重相结合等比例放大至百分制分数。本文评价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3" 评价体系构建

3.1" 构建原则

为了使评价体系在反映科技型企业创新综合能力过程中,能够科学有效地呈现出企业的真实水准和发展潜力,并且更好地应用于企业间科技创新能力对比,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科学性原则;②全面性原则;③相关性原则;④可比性原则;⑤导向性原则;⑥可行性原则。

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在设定底层指标时需考虑数值指标能否通过实验和企业统计数据直接或间接计算得出。指标体系整体的数据获取难度和量化复杂度较低,能够降低评价过程的耗时,增加评价体系的应用范围。

3.2" 评价体系

基于某石油公司的实际情况,并充分参考调研有关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综合构造了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转化能力的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20项三级指标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3.3" 评分说明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最终评分,采用专家区间打分制而定。根据公式计算出的底层指标的最终结果,参考表2的区间定分,得到底层指标的评分,将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予各项底层指标,加总等比例放至百分制评分,即为最终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4" 评价结果

4.1" 数据说明

为了更好地展示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本文使用某石油企业2021年的相关数据做评价与分析,该数据将经营状况、人员信息、资源投入、外部合作、外部支持、技术产出和人才产出等作为底层指标的计算依据。

4.2" 评价过程

第一步:建立重要性评分体系。

搜集共计20位专家的重要性评分,部分评分的展示见表3、表4。

使用DS证据理论融合所有专家的重要性评分,如:人力资源的专家所填写的有关人力方面的重要性评分在最终的重要性评分中,权重占比为其他专家的2倍。基于此理论,最终可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总评分,作为判断矩阵,最终重要性评分的部分展示见表5。

第二步:计算底层指标权重。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分析步骤结合第一步计算得出的重要性评分判断矩阵,得到各个三级指标,即底层指标的权重见表6。

第三步:计算评分。

根据各个底层指标的计算公式和给定公司的实际的数据,结合表2的评分区间,最终得到各个底层指标的评分和赋权评分,将所有的最终评分加总,等比例放至百分制数值,得到该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最终评分为60分。

5" 结束语

该科技创新评价体系融入石油企业特色,主要有以下3点优势:①符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②指标说明简便易理解;③与石油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估适配性高。同样,使用层级分析法为该评价体系计算权重,也融入了DS证据理论,提高权重指标的可信度,适用于全行业的所有公司,并能够支持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

参考文献:

[1] 邓华,曾国屏.创新型国家评价指标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1):103-106.

[2] 杜雅萍.国内外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风,2018(24):219,221.

[3] 王东杰.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1.

[4] 荣秋霖.石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投资与创业,2021,32(5):129-131.

[5] 苟三勇,黄晓霞.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2):31-36.

[6] 张登宇,王军.石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15,35(2):74-79.

[7] 张琼,董秀成,张彦明.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40-43.

[8] 司江伟,李成龙.我国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的完善[J].当代石油石化,2008(5):14-16,22,49.

[9] 陈德明.吐哈油田科技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成都:西南石油学院,2001.

[10] 钱政成,王兆华.山东省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J].山东农业科学,2021,53(11):144-150.

[11] 唐娟,王璐,刘志.基于证据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云制造服务质量评价方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