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研究

2023-12-31 00:00:00张静任立杰
电脑迷 2023年13期

【摘 "要】 中职“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是为了实现技艺传承,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河北省中职学校为例,分析了河北省中职学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现状,通过分析,发现名师工作室建设存在目标不明确、引领和建设能力不足、成果转化不突出、管理和考核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促进河北省中职学校教育改革贡献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 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中职学校

一、河北省中职学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

(一)名师工作室建设背景

河北省是教育产业大省,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强省。河北省现有中职学校843所(包括221所技工学校),2023年在校生总人数110.11万人(其中17.84万人是技校生),河北省目前已初步形成办学形式多样、办学规模较大,并且专业门类较齐全、公办和民办学校百花齐放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根据《河北省2017年度名师工作室、紧缺专业教师技艺技能创新平台项目验收的通知》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遴选河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的通知》(冀教职成函〔2022〕58号)文件精神,可以发现“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以下简称“工作室”)是河北省教育厅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有关精神,全面推进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为了更好地培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河北省教育厅出台了“双师型”名师工作室项目建设政策,目的就是以“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为载体,通过以师傅带动徒弟发展的培养模式,从而建立起研修一体化模式,使得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的能力均可以得到提高,为河北省中职教育培养出一支高水准和专业化名师团队,从而为中职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名师工作室基本情况

中职“双师型”教师人数统计。从《关于对2022年河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结果进行公示的通知》可知,河北省有中职“双师型”教师13711名,其中初级“双师型”教师6721名,中级“双师型”教师4544名,高级“双师型”教师2446名。

“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立项建设数量统计。从河北省教育厅官网获悉,中职教育名师工作室遴选活动共举办了2次,分别是在2017年和2022年,每五年举办一次,共有47个中职名师工作室立项建设单位。

2017年河北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立项建设单位有28个,中职学校8个;高职学校20个,其中石家庄5个、张家口2个、沧州1个。

2022年河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立项建设单位有70个,中职学校39个,高职学校31个。其中中职学校名师工作室在石家庄有9个、保定8个、唐山5个、张家口5个、承德3个、秦皇岛2个、沧州2个、衡水2个、邯郸1个、廊坊1个、邢台1个。

“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分类统计。2017~2022年“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分类统计:装备制造大类14个、交通运输大类7个、电子与信息大类5个、财经商贸大类5个、旅游大类4个、文化艺术大类4个、农林牧渔大类2个、教育与体育大类2个、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1个、轻工纺织大类1个、土建施工大类1个、新闻传播大类1个。

二、河北省中职学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名师工作室建设目标不明确

中职教师需要形成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师通过集体的学习、交流来解决现实问题,形成相互帮助和共同提高的氛围。“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就是实现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载体,工作室建设目标就是激发各个成员动力的源泉,是成员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并不太明确,目标的制定更多的是由工作室主持人来完成,成员对工作室建设目标不太清楚,成员的认同度不高,对目标的践行不到位,不能很好地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成员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方向不一致。由于目标不够明确,工作室成员缺少共同发展的目标意愿,成员之间认同度不高,主体意识不强,共同领导意识较为淡薄,作为成员更多的是被动完成任务,没有形成对工作室的系统性思考,不能很好地调动积极性。

(二)工作室引领和建设能力不足

“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中的主持人是引领工作室建设的核心与灵魂人物,主持人对工作室的整体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中职教育的工作室成员相对较为复杂,工作室人数一般在15人左右,这里既包括了中职学校教师,也有企业人员,其中企业人员要求占1/4以上。在遴选工作室主持人时更多地突出其专业能力,但是主持人在青年教师成长以及组织培训活动等方面的引领能力不足,缺乏长期有效的规划以及建设能力,对工作室成员的发展把握不准,由于组织经验不足,使得成员的成长不能以工作室为载体获得落实。

(三)工作室建设成果转化不突出

中职学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人员是由名师和成员组成的,他们是工作室建设与发展的共同体。从目前的“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来看,对企业元素有了更多的重视,但是在培养职业教师所需要的职业性与实践性方面不足,不能将优秀的成果和经验转化为带动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的力量。

(四)工作室的管理和考核不完善

“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人员通常在15人左右,为了便于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但是河北省有相当一部分工作室的管理相对较为松散,由于工作室成员大部分有教学任务,教学工作较忙,只能利用空闲时间在工作室完成相关任务。成员考核较为单一,主要是以科研成果作为考核评价主要依据,对于在工作室中怎么提高成员的积极性、学习质量、专业技能等方面均缺乏有效的评价,这不利于成员的发展。对工作室建设周期的工作动态不能进行追踪式评价,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带动成员发展,特别是没有形成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三、河北省中职学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措施

(一)准确定位名师工作室建设目标

教育部和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件,指出应加强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职业院校设立一批产业导师特聘岗位,鼓励职业院校参与“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明确了“双师型”教师的定位。除此之外,还要科学地制订有利于企业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的计划,并认真做好实施工作,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能够高质量地发展,促进教师可以更好地接受前沿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工艺,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以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中要明确具体的目标,全面理清思路,以任务驱动形式来落实相关研究成果,从而有效地发挥出中职“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推进中职专业建设以及教学科研改革,促进“双师型”名师工作室能够行稳致远。中职“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更多的是突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方面的累积。通过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来带动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为青年教师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开展产学研教学活动,争力在 3~5 年内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教学技能更强、实践能力更丰富的高质量“双师型”名师团队。

(二)发挥名师工作室团队引领作用

首先,为了将“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中的名师实践经验全面推广开来,建议将“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的内部组织结构分为主持人、成员教师和企业名匠这三种类型的人员。主持人是工作室中的灵魂人物,主要主持工作室的全面工作。成员教师是重点培养的对象,企业名匠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导师。建议工作室成员是由9名中职学校教师和5名企业人员组成,其中要求初中高级职称教师各1名,使得名师工作室能够强化校企合作作用,突出工作室“双师”引领作用。

其次,成员教师作为“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中最为重要的发展对象,应鼓励工作室全体成员一起参与工作室相关工作计划的制订。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带动整个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工作室的作用,让入室的成员都可以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名师工作室丰富资源的帮助下成长为专业的教师,发挥“师徒带教”作用,最终实现中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最后,中职“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离不开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应充分发挥团队引领作用,让中职学校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团队中来,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支持工作室根据不同教师的专长,使之发挥各自所长。

(三)加大工作室建设成果转化力度

中职“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的所有成员不但需要实现个人专业发展与成长,而且要将成长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本校发展做出贡献,带动本校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促进中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这是工作室建设的初衷。

首先,搭建教师交流展示平台,促进成果的转化与落地。鼓励河北省搭建全省中职学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交流平台,定期开展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以及教研活动等,特别是将“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在交流平台中分享出来,促进全省中职学校名师工作室共同进步,实现经验交流,提高品质,使成果得到转化与利用。其次,做好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工作。“双师型”名师工作室要强调专任教师以“传帮带”的方式来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不断使教师丰富教学经验,强化中职资源课程建设,加强校企专业合作,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和以赛促建等方式来增长经验,巩固成果,促进校企之间开展与工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再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以工作室建设为依托,根据行业以及专业特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使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中职教学改革提供支持,使得师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四)加强工作室的考核与评价

“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定期做好考核工作,通过考核来促进工作室成员的成长。现有评价方式较单一,影响了教师职业精神更进一步发展。因此,工作室需要完善考核与评价制度。具体如下:

首先,工作室通常以三年为一个工作周期,建议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每学期对工作室成员进行中期和期末考核,三年期满后实行终结性的考核,使得考核更加具有科学性。

其次,工作室的考核可以采取考查和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主要由工作室主持人、企业名匠等领导层对成员进行考核,建议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对工作室成员科研成果等进行综合的考评。

最后,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机制。将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级别,表现优秀的成员继续留任,在项目资金扶持上给予倾斜以及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表现良好的成员继续留任,并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适当的奖励;表现合格的成员继续留任;表现不合格的成员不再留任。这样有利于促进“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团队的发展,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中职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工作、教育教学以及师德素养的相关要求,增加本校的特色考核指标。

四、结语

中职学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新举措,是推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对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准确定位工作室建设目标、发挥工作室团队引领作用、加大工作室建设成果转化力度、加强工作室的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完善中职“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以此来大力提升河北省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崔丛丛. 2023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N]. 河北日报. 2023-05-15(05).

[2] 关于遴选河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技艺技能传承平台的通知[EB/OL]. (2022-09-05). http://jwc.helc.edu.cn/?show=436.

[3] 张斌达,马君. 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主题样态与学术前瞻[J]. 职教通讯,2023(04):76-8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6号)[EB/OL]. (2021-08-0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108/t20210817_551814.html?eqid=e9007ab

60000128c0000000664376bf3.

[5] 陈元勇. 优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问题的思考[J]. 教育科学论坛,2021,555(33):19-22.

[6] 姚鲲鹏.高职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研究[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6):34-37.